一种多通道变电站接地网腐蚀诊断系统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1041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通道变电站接地网腐蚀诊断系统控制装置,主要由实心导体、空心管状导体和斜管组成;所述的空心管状导体上下两端分别焊接有外型尺寸相互匹配的实心导体;所述的斜管焊接在空心管状导体的外侧壁上并与空心管状导体连通,斜管的端部倾斜向下;在斜管的端部可拆卸连接有端帽;在斜管和空心管状导体连接通道之间设有呈螺旋状分布的铜导线,并且所述的铜导线一端与设在空心管状导体内壁的电接触片焊接、另一端延伸至斜管端部与端帽中的导线固定腔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降低接触阻抗对实际测量结果的影响,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A control device for corrosion diagnosis system of multi-channel substation grounding gr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通道变电站接地网腐蚀诊断系统控制装置
本技术属于变电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多通道变电站接地网腐蚀诊断系统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接地装置是一个隐蔽工程,深埋地下,它的运行状况不能直观地检查,变电站工作通道以及设备区地面大部分都经硬化处理,约占总面积70%左右。在大多数变电站,地面还经过硬化处理。在高压设备区,为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建有专供操作人员走动的安全通道,这都使直接观察或者开挖观察接地装置的锈蚀、损坏情况变得困难。磁场法的测量方式是:向导体中注入一定频率的正弦激励电流,测量导体周围由激励电流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分布情况,依据分布特征和规律确定导体位置。在接地网接入异频电流源时,一般通过电连接装置连接在接地网和电流源之间,但是接地网裸露在外的部分可能发生锈蚀,或加上了绝缘保护,不方便连接,而埋入地下的部分难以判断位置,且具有更高的阻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一种多通道变电站接地网腐蚀诊断系统控制装置,该装置具有便于接入电流源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通道变电站接地网腐蚀诊断系统控制装置,主要由实心导体、空心管状导体和斜管组成;所述的空心管状导体上下两端分别焊接有外型尺寸相互匹配的实心导体;所述的斜管焊接在空心管状导体的外侧壁上并与空心管状导体连通,斜管的端部倾斜向下;在斜管的端部可拆卸连接有端帽;在斜管和空心管状导体连接通道之间设有呈螺旋状分布的铜导线,并且所述的铜导线一端与设在空心管状导体内壁的电接触片焊接、另一端延伸至斜管端部与端帽中的导线固定腔固定连接。在空心管状导体两端对称焊接有实心导体可以进行电流激励。斜管是斜向下布置的,即使下雨也不会渗入到空心管状导体管内中,进而不会造成管内发生锈蚀,保持良好的电连接性。在斜管的端部可拆卸连接有端帽,端帽可以对斜管起到封闭和保护的作用,仅当检测时才打开。铜导线呈螺旋状分布在空心管状导体官腔内和斜管的管腔内;由于铜导线一端与电接触片贴合接触,且两者焊接固定,因此接触电阻值低,可以低损耗的传导电流源产生的电流,电接触片与实心导体电性连接;并且铜导线一端与端帽中的导线固定腔固定,方便在检测时通过转动端帽并向外拉出可将铜导线裸露出来,并将夹线钳夹在铜导线上,方便实现将变频激励电流接入到实心导体进而进入到接地网中。当导体支路流过激励电流时,对应支路的正上方位置会存在水平方向磁感应强度的最大值,进而探测导体地表面水平方向磁感应强度的峰值位置,可以确定对应导体支路的位置。由于变电站电磁环境主要以工频为主,为排除变电站背景磁场干扰、提高对磁场的测量精度,采用于变电站磁场测量的异频电流源,针对不同频率电流产生,采用不同频率响应磁场的测量模块,实现对变电站磁场的测量,为将所测量的磁场数据上传至上位机进行分析及显示,研制磁场测量数据的采集模块,实现对数据传输、存储及显示。本技术进一步说明,空心管状导体上端的实心导体与变电站设备相连,下端的实心导体和接地网相连。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端帽上设有螺纹连接管,所述斜管上设有与所述螺纹连接管配合的螺纹连接部。端帽和斜管通过螺纹连接管和螺纹连接部螺纹连接,可以实现便于拆卸,并保证一定的密封性。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螺纹连接管的根部卡合连接有密封圈,所述端帽和所述斜管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设置密封圈可以保证良好的密封性。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铜导线与外部的变频激励电流通过夹线钳电性连接。夹线钳方便夹在铜导线上,因此方便实现将变频激励电流接入到实心导体进而进入到接地网中。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斜管距离地面高度为:300~400mm。由于高度低,因此便于操作时使用。一种多通道变电站接地网腐蚀诊断系统控制装置,主要由实心导体、空心管状导体和斜管组成;所述的空心管状导体焊接在实心导体的一侧面上,并且空心管状导体上下两端密封;所述的斜管焊接在空心管状导体的外侧壁上并与空心管状导体连通,斜管的端部倾斜向下;在斜管的端部可拆卸连接有端帽;在斜管和空心管状导体连接通道之间设有呈螺旋状分布的铜导线,并且所述的铜导线一端与设在空心管状导体内壁的电接触片焊接、另一端延伸至斜管端部与端帽中的导线固定腔固定连接。将空心管状导体焊接在实心导体一侧并且将空心管状导体的两端进行密封,可以通过空心管状导体向实心导体进行电流激励。斜管是斜向下布置的,即使下雨也不会渗入到空心管状导体管内中,进而不会造成管内发生锈蚀,保持良好的电连接性。在斜管的端部可拆卸连接有端帽,端帽可以对斜管起到封闭和保护的作用,仅当检测时才打开。铜导线呈螺旋状分布在空心管状导体官腔内和斜管的管腔内;由于铜导线一端与电接触片贴合接触,且两者焊接固定,因此接触电阻值低,可以低损耗的传导电流源产生的电流;并且铜导线一端与端帽中的导线固定腔固定,方便在检测时通过转动端帽并向外拉出可将铜导线裸露出来,并将夹线钳夹在铜导线上,方便实现将变频激励电流接入到实心导体进而进入到接地网中。当导体支路流过激励电流时,对应支路的正上方位置会存在水平方向磁感应强度的最大值,进而探测导体地表面水平方向磁感应强度的峰值位置,可以确定对应导体支路的位置。由于变电站电磁环境主要以工频为主,为排除变电站背景磁场干扰、提高对磁场的测量精度,采用于变电站磁场测量的异频电流源,针对不同频率电流产生,采用不同频率响应磁场的测量模块,实现对变电站磁场的测量,为将所测量的磁场数据上传至上位机进行分析及显示,研制磁场测量数据的采集模块,实现对数据传输、存储及显示。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设置了一个空心的管体,并且在空心管的外壁延伸出一个向下倾斜的斜管,斜管内装有用于电连接的铜线,并且可以通过端帽进行封闭,端帽仅在测量时打开,因此可以保证极佳的导通能力,降低接触阻抗对实际测量结果的影响,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2.本技术的结构简单,经济实用,且方便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造,因此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能力。3.本技术的在实际操作时,操作过程简单,速度快,因此可以节约整个检测过程中使用的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局部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端帽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再一实施例外部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各图标记及其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1-实心导体,2-空心管状导体,3-斜管,31-螺纹连接部,4-端帽,41-螺纹连接管,42-密封圈,401-导线固定腔,5-电接触片,6-铜导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多通道变电站接地网腐蚀诊断系统控制装置,主要由实心导体1、空心管状导体2和斜管3组成;所述的空心管状导体2上下两端分别焊接有外型尺寸相互匹配的实心导体1;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通道变电站接地网腐蚀诊断系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实心导体(1)、空心管状导体(2)和斜管(3)组成;/n所述的空心管状导体(2)上下两端分别焊接外型尺寸相互匹配的实心导体(1);/n所述的斜管(3)焊接在空心管状导体(2)的外侧壁上并与空心管状导体(2)连通,斜管(3)的端部倾斜向下;在斜管(3)的端部可拆卸连接有端帽(4);/n在斜管(3)和空心管状导体(2)连接通道之间设有呈螺旋状分布的铜导线(6),并且所述的铜导线(6)一端与设在空心管状导体(2)内壁的电接触片(5)焊接、另一端延伸至斜管(3)端部与端帽(4)中的导线固定腔(401)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通道变电站接地网腐蚀诊断系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实心导体(1)、空心管状导体(2)和斜管(3)组成;
所述的空心管状导体(2)上下两端分别焊接外型尺寸相互匹配的实心导体(1);
所述的斜管(3)焊接在空心管状导体(2)的外侧壁上并与空心管状导体(2)连通,斜管(3)的端部倾斜向下;在斜管(3)的端部可拆卸连接有端帽(4);
在斜管(3)和空心管状导体(2)连接通道之间设有呈螺旋状分布的铜导线(6),并且所述的铜导线(6)一端与设在空心管状导体(2)内壁的电接触片(5)焊接、另一端延伸至斜管(3)端部与端帽(4)中的导线固定腔(40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变电站接地网腐蚀诊断系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空心管状导体(2)上端的实心导体与变电站设备相连,空心管状导体(2)下端的实心导体和接地网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变电站接地网腐蚀诊断系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帽(4)上设有螺纹连接管(41),所述斜管(3)上设有与所述螺纹连接管(41)配合的螺纹连接部(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通道变电站接地网腐蚀诊断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伟彭彦军滕本科王若涵张晓辉董海亮黄勇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桂林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