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板式称重传感器应变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0854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路板式称重传感器应变梁,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侧皆设置有防护基础块,所述第一分力杆的另一端皆与支撑板焊接固定,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底端与传动块焊接固定,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有受力板,所述传感梁皆与受力板相贴合,所述传感梁的底部皆与连接器焊接固定,所述连接器的底部皆焊接有底板预埋件,且底板预埋件的底部皆设置有基础板,所述基础板皆与底板预埋件相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由于支撑板一侧受力过于集中,使得某一侧的传感梁受力过于集中,造成传感梁的损坏,提高了传感梁的使用寿命,支撑板通过防护基础块与限位槽对汽车进行支撑,避免由于汽车过重超出承受范围对装置造成损坏。

A kind of strain beam for highway plate type load c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板式称重传感器应变梁
本技术涉及称重传感器
,具体为一种公路板式称重传感器应变梁。
技术介绍
汽车的诞生可以说是人类历史进程中一项伟大的专利技术,它改善了人类的出行方式,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且大型运载货车的出现也加速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但是大型运载货车对道路的损耗也是特别严重的,所以控制货车的重量是必不可少的,现阶段市场上的公路板式称重器应变梁存在当车辆从某一端驶入时,重力较为集中,应变梁很难有效的将重力分散开来,导致传感器部分受力较大,使得传感器容易损坏,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公路板式称重传感器应变梁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路板式称重传感器应变梁,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车辆从某一端驶入时,重力较为集中,应变梁很难有效的将重力分散开来,导致传感器部分受力较大,使得传感器容易损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公路板式称重传感器应变梁,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侧皆设置有防护基础块,所述支撑板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皆焊接有固定杆,所述支撑板底部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皆焊接有第一传动杆,所述支撑板底部前后两端的中部皆焊接有第二传动杆,且第二传动杆的左右两侧皆焊接有第一分力杆,所述第一分力杆的另一端皆与支撑板焊接固定,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底端与传动块焊接固定,所述传动块底部的左右两端皆焊接有第二分力杆,且第二分力杆的另一端皆与传动板的顶部焊接固定,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有受力板,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底端皆与受力板焊接固定,所述受力板底部的四个面角处皆设置有传感梁,所述传感梁皆与受力板相贴合,所述传感梁的底部皆与连接器焊接固定,所述连接器的底部皆焊接有底板预埋件,且底板预埋件的底部皆设置有基础板,所述基础板皆与底板预埋件相贴合。优选的,所述防护基础块靠近支撑板一侧的顶端皆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端皆延伸至限位槽内部。优选的,所述限位槽底部的前后两端皆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杆的底端插设在固定槽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下两端的四个面角皆焊接有弹簧,且弹簧的另一端与限位槽的内壁焊接固定。优选的,所述传动板的底部皆与受力板焊接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避免由于支撑板一侧受力过于集中,使得某一侧的传感梁受力过于集中,造成传感梁的损坏,提高了传感梁的使用寿命,支撑板通过防护基础块与限位槽对汽车进行支撑,避免由于汽车过重超出承受范围对装置造成损坏;(1)通过设置第一传动杆、第一分力杆和第二传动杆,当车辆从某一侧驶入支撑板顶部时,当支撑板顶部的某一侧先受力时,通过支撑板将力传达到第一传动杆上,通过第一传动杆分散一部分力到受力板上,通过第一分力杆将一部分力传达到第二传动杆上,第二传动杆再将力通过传动块传达到第二分力杆上,第二分力杆通过传动板将力传达到受力板上,通过此装置可以使得支撑板某一侧受到的力通过第一传动杆、第一分力杆和第二传动杆分散到受力板上,再由受力板传达到传感梁上,避免由于支撑板一侧受力过于集中,使得某一侧的传感梁受力过于集中,造成传感梁的损坏,提高了传感梁的使用寿命;(2)通过设置防护基础块和限位槽,当支撑板受到汽车的重力超过传感梁所能承受的范围时,支撑板向下移动,支撑板通过防护基础块与限位槽对汽车进行支撑,避免由于汽车过重对装置造成损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图1中A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支撑板;2、防护基础块;3、限位槽;4、固定杆;5、固定槽;6、弹簧;7、第一传动杆;8、第一分力杆;9、第二传动杆;10、传动块;11、第二分力杆;12、传动板;13、受力板;14、传感梁;15、连接器;16、底板预埋件;17、基础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公路板式称重传感器应变梁,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的左右两侧皆设置有防护基础块2,支撑板1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皆焊接有固定杆4,防护基础块2靠近支撑板1一侧的顶端皆开设有限位槽3,支撑板1的左右两端皆延伸至限位槽3内部,限位槽3底部的前后两端皆开设有固定槽5,固定杆4的底端插设在固定槽5的内部,其作用为,支撑板1上下两端的四个面角皆焊接有弹簧6,且弹簧6的另一端与限位槽3的内壁焊接固定,其作用为当汽车的重力超出该装置所能承受的范围时,支撑板1向下移动,支撑板1通过防护基础块2与限位槽3对汽车进行支撑,避免由于汽车过重对装置造成损坏,当汽车称重完毕驶出支撑板1顶部时,通过弹簧6的回弹力带动整个装置复位,以便再次称重,支撑板1底部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皆焊接有第一传动杆7,支撑板1底部前后两端的中部皆焊接有第二传动杆9,且第二传动杆9的左右两侧皆焊接有第一分力杆8,第一分力杆8的另一端皆与支撑板1焊接固定,第二传动杆9的底端与传动块10焊接固定,传动块10底部的左右两端皆焊接有第二分力杆11,且第二分力杆11的另一端皆与传动板12的顶部焊接固定,支撑板1的下方设置有受力板13,传动板12的底部皆与受力板13焊接固定,其作用为通过第二分力杆11将支撑板1所受到的重力分散传输到受力板13上,再由受力板13将力分散到不同位置的传感梁14上,使得某一侧的传感梁14不会因为重力过于集中造成损坏,第一传动杆7的底端皆与受力板13焊接固定,受力板13底部的四个面角处皆设置有传感梁14,传感梁14皆与受力板13相贴合,传感梁14的底部皆与连接器15焊接固定,连接器15的底部皆焊接有底板预埋件16,且底板预埋件16的底部皆设置有基础板17,基础板17皆与底板预埋件16相贴合。工作原理:首先,当汽车驶入支撑板1顶部进行称重时,支撑板1某一侧首先受力,重力通过第一传动杆7将一部分力传输到受力板13的两侧,另一部分力通过第一分力杆8传输到第二传动杆9上,在通过第二传动杆9传输到传动块10上,传动块10通过第二分力杆11将力传输到传动板12上,传动板12将力分散传输到受力板13中部,通过受力板13将力相对均匀的传输到传感梁14上,此装置避免由于支撑板1一侧受力过于集中,使得某一点的传感梁14受力过于集中,造成传感梁14的损坏,提高了传感梁14的使用寿命,以上为本技术的全部工作原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路板式称重传感器应变梁,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左右两侧皆设置有防护基础块(2),所述支撑板(1)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皆焊接有固定杆(4),所述支撑板(1)底部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皆焊接有第一传动杆(7),所述支撑板(1)底部前后两端的中部皆焊接有第二传动杆(9),且第二传动杆(9)的左右两侧皆焊接有第一分力杆(8),所述第一分力杆(8)的另一端皆与支撑板(1)焊接固定,所述第二传动杆(9)的底端与传动块(10)焊接固定,所述传动块(10)底部的左右两端皆焊接有第二分力杆(11),且第二分力杆(11)的另一端皆与传动板(12)的顶部焊接固定,所述支撑板(1)的下方设置有受力板(13),所述第一传动杆(7)的底端皆与受力板(13)焊接固定,所述受力板(13)底部的四个面角处皆设置有传感梁(14),所述传感梁(14)皆与受力板(13)相贴合,所述传感梁(14)的底部皆与连接器(15)焊接固定,所述连接器(15)的底部皆焊接有底板预埋件(16),且底板预埋件(16)的底部皆设置有基础板(17),所述基础板(17)皆与底板预埋件(16)相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板式称重传感器应变梁,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左右两侧皆设置有防护基础块(2),所述支撑板(1)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皆焊接有固定杆(4),所述支撑板(1)底部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皆焊接有第一传动杆(7),所述支撑板(1)底部前后两端的中部皆焊接有第二传动杆(9),且第二传动杆(9)的左右两侧皆焊接有第一分力杆(8),所述第一分力杆(8)的另一端皆与支撑板(1)焊接固定,所述第二传动杆(9)的底端与传动块(10)焊接固定,所述传动块(10)底部的左右两端皆焊接有第二分力杆(11),且第二分力杆(11)的另一端皆与传动板(12)的顶部焊接固定,所述支撑板(1)的下方设置有受力板(13),所述第一传动杆(7)的底端皆与受力板(13)焊接固定,所述受力板(13)底部的四个面角处皆设置有传感梁(14),所述传感梁(14)皆与受力板(13)相贴合,所述传感梁(14)的底部皆与连接器(15)焊接固定,所述连接器(15)的底部皆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能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华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