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08520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线装置,接线时将压轮体尾部下边缘向外掀起,使压轮体连接部下端的压轮卡扣与座体底板的卡槽脱离,此时压轮体头部到导电片的最小距离变大,然后线缆通过底板设置的穿线孔穿入压轮槽,使线缆的导电芯到导电片位置,再将压轮体尾部压向底板,使压轮体连接部下端的压轮卡扣卡入卡槽,此时压轮体头部到其所在压轮槽处的导电片的最小距离变小,使压轮体头部将线缆导电芯压紧到导电片。该接线装置,使用压轮体结构替代紧固件,压轮体同座体装配在一起,线缆可直接接入,不再需要压接线端子,零件数量减少,避免分离丢失零件,结构合理,生产装配快捷效率高,降低了生产使用的综合成本。

Wir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器部件,特别涉及一种接线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焊机所用的接线装置,生产加工及应用装配中,主要有以下的缺点:(1)结构复杂,零件多,生产装配麻烦,生产装配的零件一般在22~26个,其中多数零件为螺钉、螺母等紧固件,与面板的装配还需要额外的紧固件,生产装配耗时较多,效率过低。(2)接线装置因固定线缆的方式为螺钉锁紧,因此线缆端头需要压接线端子,接线端子多为紫铜,并使用冷压设备进行压接,需投入材料、设备和压接模具,生产成本高。(3)接线装置的保护罩与座体与分离,使用螺钉紧固,拆卸麻烦且易丢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接线装置,其零件数量减少,避免分离丢失零件,结构合理,生产装配快捷效率高,降低了生产使用的综合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接线装置,其包括座体1、压轮体2;所述座体1左右两端分别垂直固定设置有左端板、右端板11;所述座体1上形成有前后两排压轮槽12;同一排的各压轮槽12之间由平行于端板11的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座体(1)、压轮体(2);/n所述座体(1)左右两端分别垂直固定设置有左端板、右端板(11);/n所述座体(1)上形成有前后两排压轮槽(12);/n同一排的各压轮槽(12)之间由平行于端板(11)的隔板(13)隔离;/n前后两排中前后对应的两个压轮槽(12)之间由固定在座体(1)底板(14)的隔离块(15)隔离;/n一对前后压轮槽(12)之间的隔离块(15)上部卡合有一“∩”型导电片(17);/n每一压轮槽(12)处的底板(14)设置有穿线孔(141);/n穿线孔(141)的远离隔离块(15)侧的底板(14)上侧面设置有卡槽(142);/n同一排压轮槽(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座体(1)、压轮体(2);
所述座体(1)左右两端分别垂直固定设置有左端板、右端板(11);
所述座体(1)上形成有前后两排压轮槽(12);
同一排的各压轮槽(12)之间由平行于端板(11)的隔板(13)隔离;
前后两排中前后对应的两个压轮槽(12)之间由固定在座体(1)底板(14)的隔离块(15)隔离;
一对前后压轮槽(12)之间的隔离块(15)上部卡合有一“∩”型导电片(17);
每一压轮槽(12)处的底板(14)设置有穿线孔(141);
穿线孔(141)的远离隔离块(15)侧的底板(14)上侧面设置有卡槽(142);
同一排压轮槽(12)的隔板(13)上部及对应左端板、右端板(11)上部均分别设置有左右向并且位于同一轴向上的轴孔(18);
所述压轮体(2)包括依次上下连接的头部(21)、连接部(22)、尾部(23);
压轮体(2)头部(21)设置有过轴孔(211);
压轮体(2)连接部(22)下端设置有压轮卡扣(221);
一个压轮槽(12)安置一个压轮体(2);
通过一轴(3)穿过同一排压轮槽(12)的隔板(13)上部及对应左端板、右端板(11)上部的轴孔(18),以及压轮体(2)头部(21)的过轴孔(211);
当压轮体(2)连接部(22)下端设置的压轮卡扣(221)卡向压轮槽(12)处底板(14)上侧面的卡槽(142)时,压轮体(2)头部(21)到其所在压轮槽(12)处的导电片(17)的最小距离变小;
当压轮体(2)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尔新吴婷王进成蔡涛陈振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通用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通用电焊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