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和专利>正文

原煤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0828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新型原煤燃烧器,其外壳和内胆之间形成主气室,其中充满了新鲜空气,底座和炉排之间形成底气室,其中也充满了新鲜空气,顶部煤斗中的原煤除保持连续燃烧外,还起到密封和隔热作用,内胆四周开有通气孔,这样,无论是正压供气还是负压吸气,主燃烧区均能得到充足的新鲜空气,原煤炽热地燃烧从喷火孔喷出白色火焰,供给各类炉、窑、灶使用,消除了冒黑烟、污染环境的缺陷,为烧原煤的各类炉、窑、灶的新建和改造开辟了新的渠道。(*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燃烧器。现常用的燃烧器为油燃烧器和气燃烧器,但我国是个产煤大国,主要的燃料是煤,目前以煤为燃料的各类炉、窑、灶普遍存在着加煤冒黑烟和因供氧不足而造成出力不足等缺陷,导致热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新型的原煤燃烧器,不但能克服上述因供氧不足而出力不足,加煤冒黑烟污染环境等缺陷,广泛地应用于各类新建炉、窑、灶中,而且能将现有冒黑烟的炉、窑、灶改造成无黑烟,为煤燃料的利用开辟新的渠道。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原煤燃烧器的内胆由耐火材料制成或用金属材料制成水套形式,外壳及底部由金属材料或耐火材料制成,内胆与外壳之间的空间和底部空间充满了新鲜空气,该新鲜空气由鼓风机吹入(使内膛形成正压)或由高烟囱抽力或引风机吸入(使内膛形成负压),原煤燃烧器的顶部为煤斗和金属上盖,煤斗中的原煤除保持连续燃烧外还起到密封和隔热作用,对应于内膛主燃烧区部位,在内胆四周设置了若干个通风孔,使预热后的新鲜空气源源不断地进入主燃烧区,使煤炽热地燃烧,在正压或负压的作用下,无黑度的白色火烟猛烈地从喷火口喷出,提供炉、窑、灶使用。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不仅热效率高,不污染环境,而且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各类燃煤炉、窑、灶的新建和改造中。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提原煤燃烧器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提原煤燃烧器的示意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原煤燃烧器主要由底座1、铸铁炉排2、外壳4、内胆6、煤斗7、上盖8等组成,其中底座1、外壳4、煤斗7、上盖8均由金属材料或耐火材料制成,内胆6由耐火材料制成或用金属材料制成水套形式,内胆6与外壳4之间的空间形成主空气室A,该主气室A可贯通成一体也可分隔成若干个,其上装有进气管B以输入新鲜空气,如被隔板5分隔成上气室10和下气室15,底座1和炉排2之间的空间为底气室16,在上气室10、下气室15、底气室16上分别设置了进气管9、14、18以分别向各气室提供新鲜空气,外壳4的外侧设置了若干个观察孔13,另一外侧在炉排2上的灰渣层以上部位设置了喷火孔3,该喷火孔3的一端通往内膛,另一端伸出外壳4外,对应于内膛中主燃烧区12的部位,在内胆6的四周开有若干个通气孔11,各通气孔11的一端分别与主气室A即上气室10、下气室15相通,其另一端通往主燃烧区12,各观察孔13的中心与相应的通气孔11处于同轴位置,以便观火与捅火,炉排2上堆积引燃物和原煤,煤斗7中的原煤提供原煤燃烧器的连续燃烧,同时起到了密封和隔热的作用,当原煤燃烧器工作时,先在炉排2上放置引火物,点燃后通过进气管18向底气室16内送入新鲜空气、逐步加煤从观察孔13中看到煤层着火,当着火的煤层高度达到下气室15的上部后,即将煤斗7中的煤加满并关闭上盖8,这时鼓风机(图中未画出)通过进气管9、14、18源源不断地输入新鲜空气,使炉壳4与内胆6之间的空间和底座1与炉排2之间的空间,即上气室10、下气室15和底气室16中均充满了正压的新鲜空气,该正压的新鲜空气又通过通气孔11输入主燃烧区12,克服了供氧不足的缺陷,使煤炽热地燃烧,火焰从上而下穿过煤的还原氧化层燃烧,燃烧时产生的辐射热一方面使主燃烧12以上的新鲜煤层干馏、干燥,所产生的挥发物穿过主燃烧区12时被炽热的火焰充分燃尽,克服了冒烟的缺陷,白色的火焰从喷火孔3中猛烈地喷出供给炉、窑、灶中使用,另一方面,辐射热又预热了各气室10、15、16中的新鲜空气,提高燃烧温度。同样,如采用高烟囱或引风机(图中未画出)产生抽力,亦可获得以上燃烧效果,亦可使喷火孔3猛烈地喷出白色火焰、实现正压供空气一样的目的,此外,当采用负压进新鲜空气时,原煤燃烧器可取消外壳4和上气室10、下气室15,此时各通气孔11的一端就直接与大气层相通,新鲜空气直接从大气层经各通气孔11进入主燃烧区12、克服供氧不足的缺陷,使煤炽热地燃烧,也实现正压供空气一样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个主要由底座(1)、铸铁炉排(2)、外壳(4)、内胆(6)、煤斗(7)、上盖(8)等组成的原煤燃烧器,其主要特征是a、外壳(4)和内胆(6)之间的空间形成主气室(A),该主气室(A)可以贯通一体也可分隔成若干个,其上装有进气管(B),底座(1)和炉排(2)之间的空间为底气室(16),其上装有进气管(18);b、对应于主燃烧区(12)的部位,内胆(6)四周开有若干个通气孔(11),各通气孔(11)的一端分别与主气室(A)相通,另一端则通往主燃烧区(12);c、外壳(4)的外侧设置了若干个与通气孔(11)同轴位置的观察孔(13),d、外壳(4)的另一外侧,对应于炉排(2)上灰渣层上方的部位,开有喷火孔(3),该喷火孔(3)的一端通往内膛,另一端伸出外壳(4)之外,e、内胆(6)可做成水套形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煤燃烧器,其主要特征在于各通气孔(11)的一端可直接与大气层相通。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新型原煤燃烧器,其外壳和内胆之间形成主气室,其中充满了新鲜空气,底座和炉排之间形成底气室,其中也充满了新鲜空气,顶部煤斗中的原煤除保持连续燃烧外,还起到密封和隔热作用,内胆四周开有通气孔,这样,无论是正压供气还是负压吸气,主燃烧区均能得到充足的新鲜空气,原煤炽热地燃烧从喷火孔喷出白色火焰,供给各类炉、窑、灶使用,消除了冒黑烟、污染环境的缺陷,为烧原煤的各类炉、窑、灶的新建和改造开辟了新的渠道。文档编号F23L1/00GK1352366SQ0013322公开日2002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10日专利技术者王和 申请人:王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个主要由底座(1)、铸铁炉排(2)、外壳(4)、内胆(6)、煤斗(7)、上盖(8)等组成的原煤燃烧器,其主要特征是:a、外壳(4)和内胆(6)之间的空间形成主气室(A),该主气室(A)可以贯通一体也可分隔成若干个,其上装有进气管(B) ,底座(1)和炉排(2)之间的空间为底气室(16),其上装有进气管(18);b、对应于主燃烧区(12)的部位,内胆(6)四周开有若干个通气孔(11),各通气孔(11)的一端分别与主气室(A)相通,另一端则通往主燃烧区(12);c、外 壳(4)的外侧设置了若干个与通气孔(11)同轴位置的观察孔(13),d、外壳(4)的另一外侧,对应于炉排(2)上灰渣层上方的部位,开有喷火孔(3),该喷火孔(3)的一端通往内膛,另一端伸出外壳(4)之外,e、内胆(6)可做成水套形式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和
申请(专利权)人:王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