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晓亮专利>正文

助燃式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0713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由燃烧器1、水箱2、发热器3、烟筒4、进水管5、出水管6、保温层7和进气管8组成的助燃式锅炉,燃烧器1、发热器3、进水管5和出水管6安在水箱2上,保温层8盖在水箱2表面,烟筒4安在发热器3后面,进气管8与发热器3相通。由于燃料在燃烧时,获得了从进气管8进来的空气,使燃烧更完全,发热量更大,能更好地节约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燃油和燃气加温的锅炉。已有的锅炉,用燃烧器喷燃料进入发热器后产生燃烧,将发热器烧热,在发热器外部的水将热量送到用户,再回到水箱中。废气从烟内排走。在燃料燃烧时,因发热器为全封闭的,没有新的氧气进入,燃料不能完全燃烧,产生热量不足,排出有害气体较多。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使燃料更完全燃烧的助燃式锅炉。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助燃式锅炉由燃烧器、发热器、烟筒、水箱、进水管、出水管、保温层和进气管组成。燃烧器、发热器、进水管和出水管安在水箱上,保温层盖在水箱表面,烟筒安在发热器后,进气管与发热器相通。由于发热器内的燃料在燃烧时,获得来自进气管内空气(氧气)使燃烧更完全。采用以上方法后,燃料在燃烧时获得新的氧气,燃烧更完全,产生热量更多,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助燃式锅炉的实施例装配图。在附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燃烧器1、发热器3、进水管5、出水管6安装在水箱2上,保温层7盖在水箱2的表面,烟筒4安在发热器3后,发热器3安在燃烧器1后在,进气管8从水箱2穿过与发热器3相通。空气从进气管8内进入发热器3内一燃料一起燃烧。本专利技术不只仅只限以上一种形式,从进气管8内进氧气也为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用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助燃式锅炉作进一步说明。权利要求1.一种助燃式锅炉由燃烧器、水箱、发热器、烟筒、进水管、出水管和保温层组成,燃烧器、发热器、进水管和出水管安在水箱上,保温层盖在水箱表面,烟筒安在发热器后,其特征在于进气管8与发热器3相通。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由燃烧器1、水箱2、发热器3、烟筒4、进水管5、出水管6、保温层7和进气管8组成的助燃式锅炉,燃烧器1、发热器3、进水管5和出水管6安在水箱2上,保温层8盖在水箱2表面,烟筒4安在发热器3后面,进气管8与发热器3相通。由于燃料在燃烧时,获得了从进气管8进来的空气,使燃烧更完全,发热量更大,能更好地节约能源。文档编号F23L1/00GK1715754SQ200410023379公开日2006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1日专利技术者李晓亮 申请人:李晓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助燃式锅炉由燃烧器、水箱、发热器、烟筒、进水管、出水管和保温层组成,燃烧器、发热器、进水管和出水管安在水箱上,保温层盖在水箱表面,烟筒安在发热器后,其特征在于:进气管8与发热器3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亮
申请(专利权)人:李晓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