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凹式循环流化床锅炉二次风供风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0580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二次风供风方法及供风装置,具体是将炉膛下部二次风喷口附近的壁面向炉膛内凹入,使二次风供风喷口由离炉膛中心更近的位置向炉膛内供风,用于改善炉膛燃烧中心区域氧浓度场分布,消除炉膛中心区域缺氧的现象,提高锅炉的运行经济性。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后,锅炉结构更加简单,制造安装更方便,锅炉运行更加稳定,适用于锅炉的设计和原有锅炉技术改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二次风供风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背景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流动主要分为下部的密相区流动和上部的 稀相区流动,下部密相区即锥段是燃烧发生的主要场所;其风量的给 入采用分级送风, 一次风由炉膛底部布风板给入,起流化和燃烧供风 的作用;二次风由炉膛下部密相区不同高度的四周壁面喷口给入,补 充燃烧所需氧量。因此,二次风的及时给入对燃烧效率影响很大。随 着循环流化床锅炉容量的增大,炉膛截面增大很多,二次风喷口距离 炉膛中心的距离可达几米到十几米,使二次风喷口给入的二次风很难 靠喷射和扩散到达炉膛中心区域,使炉膛中心区域处于严重缺氧状 态。试验证明,炉膛中心缺氧在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中普遍存在,由 于炉膛中心广大区域缺氧,导致燃料燃烧不充分,特别是锅炉飞灰可 燃物高,降低了锅炉效率。为了解决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二次风供给 问题, 一般采用降低炉膛宽度,或者增加二次风的穿透能力,如提高 二次风流速或射流动量等措施,但这些方法均受到其它因素的限制, 且效果也十分有限。我国引进ALSTOM公司的"裤衩"腿结构,将炉 膛下部一分为二,降低了二次风喷口距离炉膛中心的距离,显著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内凹式循环流化床锅炉二次风供风方法,其特征是,将炉膛下部壁面(1)的二次风供入部分区域向内凹出,形成凹台(3),并布置不同高度的二次风供风管(2)向内伸入到凹台(3)的内壁,使喷口距炉膛中心的距离更短,形成更加伸入到炉膛中心的二次风供风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平江建忠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