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催化剂涂层百叶型集热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0535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催化剂涂层百叶型集热墙,包括透光玻璃、百叶帘、集热蓄热墙;透光玻璃与集热蓄热墙之间为空气流道,透光玻璃的上下端设有通风口以及实现该通风口打开和关闭的挡板;集热蓄热墙的上下端设有通风口以及该通风口的挡板;百叶帘包括若干个能够周向转动的叶片,叶片的一个面上涂覆热催化剂层,另一个面涂覆光催化剂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能实现冬季白天集热净化、夜晚保温,实现夏季白天散热净化、夜晚辐射制冷;有效解决了传统集热墙功能单一的问题,同时能有效利用太阳能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保障人体健康的作用,具有太阳能净化、采暖和制冷三重功能。

Double catalyst coated louver collector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催化剂涂层百叶型集热墙
本技术涉及一种集热墙,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双催化剂涂层百叶型集热墙。
技术介绍
集热墙又叫特伦布墙,英文名称Trombewall,简称集热墙,是集热-蓄热墙式被动式太阳房的最典型构件。集热墙是利用阳光照射到外面有玻璃罩的深色蓄热墙体上,加热透明盖板和厚墙外表面之间的夹层空气,通过热压作用使空气流入室内向室内供热,同时墙体本身直接通过热传导向室内放热并储存部分能量,夜间墙体储存的能量释放到室内;另一方面,集热墙通过玻璃盖层等将热量以传导、对流及辐射的方式损失到室外。集热墙式太阳房非常适用于我国北方太阳能资源丰富、昼夜温差比较大的地区如西藏、新疆等,它将大大改善该地居民的居住环境,减少这些地区的采暖能耗。传统的Trombe墙系统结构简单,维护费用低和无能源消耗等优点,但是存在功能单一、能源利用效率低和冬季夜间热损较大的不足;如申请号201120283690.8,公开一种高效太阳能相变蓄热集热墙,相变材料板贴附在太阳能集热蓄热墙通道内建筑墙体表面,并在相变材料板表面按照迎流攻角β和阵列方式布置各种涡发生器,通道顶端和底部开口分别与建筑房间和室外相通。其主要是为了提高相变材料的蓄热放热速率,提高利用率,仍是在传统的Trombe墙上对利用率的改进。另一方面,室内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降低同时保障室内空气的质量成为另一突破点。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解决现有集热墙功能单一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技术公开双催化剂涂层百叶型集热墙,包括依次平行设置的透光玻璃、百叶帘、集热蓄热墙;透光玻璃与集热蓄热墙之间为空气流道,透光玻璃的上下端设有第一室外通风口、第二室外通风口,以及实现第一室外通风口、第二室外通风口打开和关闭的第一室外挡板、第二室外挡板;集热蓄热墙的上下端设有第一室内通风口、第二室内通风口,以及实现第一室内通风口、第二室内通风口打开和关闭的第一室内挡板,第二室内挡板;百叶帘包括若干个能够周向转动的叶片,叶片的一个面上涂覆热催化剂层,另一个面涂覆光催化剂层。优选的,所述透光玻璃为硼硅酸盐玻璃制得的全波段高透光玻璃。优选的,所述热催化剂层的材质为贵金属催化剂、过渡金属催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优选的,所述光催化剂层的材质为二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锡、二氧化锆、硫化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优选的,第一室外挡板、第二室外挡板、第一室内挡板、第二室内挡板均为板状结构,第一室外挡板的一端铰接在上墙体上,第二室外挡板的一端铰接在下墙体上,第一室内挡板的一端铰接在集热蓄热墙的上端,第二室内挡板的一端铰接在集热蓄热墙的底端。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能够通过高反射率低吸收率的光催化层降解室内污染物,同时利用光催化材料低吸收率的特点,能有很小地吸收太阳辐照尽可能小地增加室内热负荷,还能在冬季夜晚有效实现对室内保温;热催化层具有较好的集热效率,在一定温度下将激发其对有机污染物进行氧化降解,并利用热催化材料一面具有高发射率的特点,在夏季夜晚,再结合采用室外空气不断流过空气流道,能有效代走蓄热墙体的热量,达到降低室内热负荷,对室内实现一定的制冷效果;(2)百叶帘为一种可调节倾斜角度的结构,因此为更好实现系统采暖、净化、制冷功能,在不同模式下,通过对叶片倾斜角度的调节,使各种功能更好的实现;(3)将传统Trombe墙中的普通玻璃更换成硼硅酸盐高透玻璃,高透玻璃在100nm-400nm的紫外光波段透过率83%,其他波段透过率〉90%,这样太阳光中的紫外光能有效透过硼硅酸盐玻璃投射到百叶帘上,用于光催化材料TiO2降解室内污染物;同时在需要热催化材料MnOx-CeO2集热和热催化净化时,太阳辐射能高比例通过高透玻璃投射到功能百叶帘上;(4)本技术能实现冬季白天集热净化、夜晚保温,实现夏季白天散热净化、夜晚辐射制冷;有效解决了传统Trombe墙功能单一的问题,同时能有效利用太阳能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达到提升室内居住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的作用,具有太阳能净化、采暖和制冷三重功能,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双催化剂涂层百叶型集热墙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上C处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处于冬季白天时的工作模式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处于冬季夜晚时的工作模式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处于夏季白天时的工作模式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处于夏季夜晚时的工作模式示意图。图中标号:透光玻璃1、空气流道2、百叶帘3、集热蓄热墙4、第一室外通风口V1、第二室外通风口V2、第一室内通风口V3、第二室内下通风口V4、第一室外挡板D1、第二室外挡板D2、第一室内挡板D3、第一室内挡板D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双催化剂涂层百叶型集热墙,包括依次平行设置的透光玻璃1、百叶帘3、集热蓄热墙4;透光玻璃1与集热蓄热墙4之间为空气流道2,透光玻璃1的上下端设有第一室外通风口V1、第二室外通风口V2,以及实现第一室外通风口V1、第二室外通风口V2打开和关闭的第一室外挡板D1、第二室外挡板D2;集热蓄热墙4的上下端设有第一室内通风口V3、第二室内通风口V4,以及实现第一室内通风口V3、第二室内通风口V4打开和关闭的第一室内挡板D3、第二室内挡板D4,第一室外通风口V1与第一室内通风口V3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第二室外通风口V2与第二室内通风口V4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百叶帘3包括若干个能够周向转动的叶片31,叶片31的一个面(A面)上涂覆热催化层,另一个面(B面)涂覆光催化层。其中,所述透光玻璃1为硼硅酸盐玻璃制得的全波段高透光玻璃,高透光玻璃在100nm-400nm的紫外光波段透过率83%,其他波段透过率〉90%,这样太阳光中的紫外光能有效透过硼硅酸盐玻璃投射到百叶帘3上。其中,叶片31均可以实现360度转动,通过控制百叶的角度来实现不同功能和室内冷热负荷的调节,实现叶片31的转动,可通过手动、电动控制等方式,该电动控制方法为现有技术中的控制方法。本实施例中,第一室外挡板D1、第二室外挡板D2、第一室内挡板D3、第二室内挡板D4均为板状结构,第一室外挡板D1的一端铰接在房间的上墙体上,第二室外挡板D2的一端铰接在房间的下墙体上,第一室内挡板D3的一端铰接在集热蓄热墙4的上端,第二室内挡板D4的一端铰接在集热蓄热墙4的底端。铰接的方式可采用合页进行铰接。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双催化剂涂层百叶型集热墙,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平行设置的透光玻璃、百叶帘、集热蓄热墙;透光玻璃与集热蓄热墙之间为空气流道,透光玻璃的上下端设有第一室外通风口、第二室外通风口,以及实现第一室外通风口、第二室外通风口打开和关闭的第一室外挡板,第二室外挡板;集热蓄热墙的上下端设有第一室内通风口、第二室内通风口,以及实现第一室内通风口、第二室内通风口打开和关闭的第一室内挡板,第二室内挡板;百叶帘包括若干个能够周向转动的叶片,叶片的一个面上涂覆热催化剂层,另一个面涂覆光催化剂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催化剂涂层百叶型集热墙,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平行设置的透光玻璃、百叶帘、集热蓄热墙;透光玻璃与集热蓄热墙之间为空气流道,透光玻璃的上下端设有第一室外通风口、第二室外通风口,以及实现第一室外通风口、第二室外通风口打开和关闭的第一室外挡板,第二室外挡板;集热蓄热墙的上下端设有第一室内通风口、第二室内通风口,以及实现第一室内通风口、第二室内通风口打开和关闭的第一室内挡板,第二室内挡板;百叶帘包括若干个能够周向转动的叶片,叶片的一个面上涂覆热催化剂层,另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念思刘小勇王静舞陆彭飞李梅李亚运李亮徐坚强林虹霞查思怡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