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双金属组合式活塞环、活塞总成和内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0162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0:31
一种双金属组合式活塞环、活塞总成和内燃机,该双金属组合式活塞环包括配合设置的第一活塞环和第二活塞环;第一活塞环的纵截面为阶梯形,其阶梯面位于第一活塞环的内圆周侧;第二活塞环的纵截面为与第一活塞环的纵截面相配合的阶梯形,其阶梯面位于第二活塞环的外圆周侧;第一活塞环与第二活塞环的轴向接触面为斜接触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活塞环加强了上下两环之间的连接,大幅提升了密封性:通过两环间的锥面磨砂接触面实现紧密轴向连接,减轻了两环面接合处的漏气;同时两环间定位简单,加工方便。

Bimetal combined piston ring, piston assembly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金属组合式活塞环、活塞总成和内燃机
本技术涉及内燃机零部件设计与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金属组合式活塞环、活塞总成和内燃机。
技术介绍
活塞环是内燃机燃烧室中的重要部件,一种装配于活塞环槽内部的弹性金属环,通过其自身的弹力和缸内气体的压力,在汽缸壁外圆与活塞环槽表面之间形成密封,是内燃机燃烧室的核心部件。目前的活塞环主要有单体式和组合式两种。通常需要在一个活塞上安装3-4道活塞环。活塞环的主要作用主要包括密封作用、控油作用、传热作用和支撑四大作用,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工作可靠性、机油消耗率和使用寿命。其中活塞工作时活塞环直接承受高温高压气流的冲击,据可靠数据认为,发动机活塞组吸入的热量的60%-75%由环带部散发。在三道活塞环中,第一道环密封气体的比例约85%,同时还要完成10-20%的控油工作。组合式活塞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发动机缸内产生的压缩力与爆发力,使组合环随动,与活塞瞬间压紧、松开。达到组合环内主、副环之间的截流、减压、缓泄,最终起到了瞬间密封作用,同时保障瞬间爆发行程结束。转速越高,爆发行程瞬间越短,泄漏量越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金属组合式活塞环,其特征在于,包括配合设置的第一活塞环和第二活塞环;/n第一活塞环的纵截面为阶梯形,其阶梯面位于第一活塞环的内圆周侧;/n第二活塞环的纵截面为与第一活塞环的纵截面相配合的阶梯形,其阶梯面位于第二活塞环的外圆周侧;/n第一活塞环与第二活塞环的轴向接触面为斜接触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金属组合式活塞环,其特征在于,包括配合设置的第一活塞环和第二活塞环;
第一活塞环的纵截面为阶梯形,其阶梯面位于第一活塞环的内圆周侧;
第二活塞环的纵截面为与第一活塞环的纵截面相配合的阶梯形,其阶梯面位于第二活塞环的外圆周侧;
第一活塞环与第二活塞环的轴向接触面为斜接触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金属组合式活塞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活塞环采用球磨铸铁材料;第二活塞环采用灰铸铁材料;
所述第一活塞环采用经过热处理的球磨铸铁材料,所述球磨铸铁材料包括GOE-52-KV1型球磨铸铁;
所述第二活塞环采用经过热处理的灰铸铁材料,所述灰铸铁材料包括GOE-32-F14型灰铸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金属组合式活塞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活塞环的内圆周下环面为内倾锥面,第一活塞环的外圆周上环面为桶面;
所述第二活塞环的外圆周上环面为外倾锥面、外圆周下环面为桶面;
所述内倾锥面、外倾锥面的锥度均为15-75度,所述内倾锥面、外倾锥面的锥度互为余角;
所述内倾锥面、外倾锥面的锥度均为45度;
所述锥面表面经过磨砂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金属组合式活塞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活塞环和第二活塞环外圆在装配时与气缸套在圆周方向设有空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金属组合式活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兴雨王诗文舒歌群卫海桥田华王月森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