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保温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0153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保温箱,包括箱体和箱盖,箱体外设置连通座和制冷组件;箱体包括内胆、内胆保温层和保温层外壳;内胆保温层设有与内胆连通的第一和第二风道;保温层外壳对应第一风道设置第一出风口,对应第二风道设置第一进风口;内胆对应第一风道设置第二出风口,对应第二风道设置第二进风口;连通座位于保温层外壳的外表面,与所述外表面形成过渡通道;制冷组件包括导冷块、半导体制冷片和散热器;散热器与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连接;导冷块的一端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贴合,另一端伸入过渡通道内;过渡通道内设置第一风扇。通过本方案可以有效解决现有便携式保温箱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存在无法满足疫苗冷藏温度要求的问题。

A portable heat preservation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保温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保温箱。
技术介绍
目前,区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及其下级医疗卫生机构(如社区、乡村卫生所、偏远山区等)的各疫苗接种点,通常使用便携式的保温箱保存疫苗。便携式保温箱一般采用保温材料制成的箱体结构,例如泡沫箱。现有的上述便携式保温箱,通过在保温箱内放置冰袋控制箱内温度。由于现有便携式保温箱难以完全隔绝外部环境所传导的热量,而冰袋吸热能力有限,随着环境温度升高,该便携式保温箱内的温度也会逐渐升高。因此,现有的便携式保温箱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存在无法满足疫苗冷藏温度要求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保温箱,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的便携式保温箱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存在无法满足疫苗冷藏温度要求的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保温箱,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体外设置连通座和制冷组件;所述箱体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内胆、内胆保温层和保温层外壳;所述内胆保温层设有与内胆连通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保温层外壳对应所述第一风道设置第一出风口,对应所述第二风道设置第一进风口;所述内胆对应所述第一风道设置第二出风口,对应所述第二风道设置第二进风口;所述连通座位于所述保温层外壳的外表面,用于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连通座与所述保温层外壳的外表面形成过渡通道;所述制冷组件包括导冷块、半导体制冷片以及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连接;所述导冷块的一端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贴合,另一端伸入所述过渡通道内;所述过渡通道内设置第一风扇,所述第一风扇用于驱动所述内胆中的空气进入所述第二风道,并经所述连通座内的导冷块冷却后,从所述第一风道回流至所述内胆中。可选地,所述制冷组件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流量大小的风道控制机构。可选地,所述风道控制机构包括第一风道控制机构和第二风道控制机构;所述第一风道控制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连通座上的第一进给电机和设置在所述连通座的过渡通道内且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第一堵块,所述第一进给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堵块相连,通过驱动所述第一堵块伸缩运动,控制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开度;所述第二风道控制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连通座上的第二进给电机和设置在所述连通座的过渡通道内且靠近所述第一进风口的第二堵块,所述第二进给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堵块相连,通过驱动所述第二堵块伸缩运动,控制所述第一进风口的开度。可选地,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导冷块相邻,且靠近所述第一进风口。可选地,所述内胆的容积不大于20L,所述第一风扇的额定功率不小于1.5瓦。可选地,所述第一风道内设有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道内设有第三风扇;所述内胆的容积不大于20L,所述第一风扇、第二风扇和第三风扇的额定功率之和不大于1瓦。可选地,所述制冷组件还包括集风嘴套,所述集风嘴套为具有容纳腔的结构,所述导冷块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集风嘴套的壁体上开设进风孔和出风孔,所述进风孔和出风孔相对设置;所述集风嘴位于所述集风嘴套的外部且安装在所述出风孔处;所述进风孔靠近所述第一风扇,所述集风嘴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可选地,所述内胆和/或箱盖的内壁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预定的传感器,所述箱盖上设有显控屏,所述显控屏与所述预定的传感器相连;其中所述预定的传感器为温度传感器或湿度传感器或温湿度传感器。可选地,所述凹槽上设有盖板,所述第二出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均设有挡板,所述盖板和所述挡板均设有多个通孔。可选地,所述内胆内壁靠近所述第二出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处均分别设置垫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保温箱,在箱体上设置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在箱体外部设置连通该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连通座,将与半导体制冷片冷端相连接的导冷块置于连通座的过渡通道中,并在连通座内设置强制对流风扇。在风扇的作用下,便携式保温箱内胆中的空气经第二风道进入过渡通道,并通过过渡通道中与制冷片冷端连接的导冷块冷却后,从第一风道回流至内胆中,可以有效控制便携式保温箱的温度,解决了现有的便携式保温箱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存在无法满足疫苗冷藏温度要求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便携式保温箱的剖视图;图2为图1中局部Ⅰ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2中集风嘴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便携式保温箱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便携式保温箱的剖视图。图中各标号的说明如下:0—箱盖;1—箱体;11—内胆保温层,112—第一风道、1121—第二风扇、113—第二风道、1131—第三风扇;114—凹槽,1141—盖板;115—垫板;12—内胆,121—第二出风口、122—第二进风口;13—保温层外壳,131—第一出风口、132—第一进风口;2—连通座,21—过渡通道;211—第一风扇;3—制冷组件;31—导冷块,311—集风嘴套、3111—侧板、3112—集风嘴、3113—进风孔;32—半导体制冷片;33—散热器;41—第一风道控制机构,411—第一进给电机、412—第一堵块;51—第二风道控制机构,511—第二进给电机、512—第二堵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解决现有便携式保温箱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存在无法满足疫苗冷藏温度要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保温箱。该便携式保温箱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体外设置连通座和制冷组件;所述箱体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内胆、内胆保温层和保温层外壳;所述内胆保温层设有与内胆连通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保温层外壳对应所述第一风道设置第一出风口,对应所述第二风道设置第一进风口;所述内胆对应所述第一风道设置第二出风口,对应所述第二风道设置第二进风口;所述连通座位于所述保温层外壳的外表面,用于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连通座与所述保温层外壳的外表面形成过渡通道;所述制冷组件包括导冷块、半导体制冷片以及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连接;所述导冷块的一端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贴合,另一端伸入所述过渡通道内;所述过渡通道内设置第一风扇,所述第一风扇用于驱动所述内胆中的空气进入所述第二风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保温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和箱盖(0),所述箱体外设置连通座(2)和制冷组件(3);/n所述箱体(1)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内胆(12)、内胆保温层(11)和保温层外壳(13);所述内胆保温层(11)设有与内胆(12)连通的第一风道(112)和第二风道(113);所述保温层外壳(13)对应所述第一风道(112)设置第一出风口(131),对应所述第二风道(113)设置第一进风口(132);所述内胆(12)对应所述第一风道(112)设置第二出风口(121),对应所述第二风道(113)设置第二进风口(122);/n所述连通座(2)位于所述保温层外壳(13)的外表面,用于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口(132)和第一出风口(131),所述连通座(2)与所述保温层外壳(13)的外表面形成过渡通道(21);/n所述制冷组件(3)包括导冷块(31)、半导体制冷片(32)以及散热器(33);所述散热器(33)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2)的热端连接;所述导冷块(31)的一端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2)的冷端贴合,另一端伸入所述过渡通道(21)内;/n所述过渡通道(21)内设置第一风扇(211),所述第一风扇(211)用于驱动所述内胆(12)中的空气进入所述第二风道(113),并经所述连通座(2)内的导冷块(31)冷却后,从所述第一风道(112)回流至所述内胆(12)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保温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和箱盖(0),所述箱体外设置连通座(2)和制冷组件(3);
所述箱体(1)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内胆(12)、内胆保温层(11)和保温层外壳(13);所述内胆保温层(11)设有与内胆(12)连通的第一风道(112)和第二风道(113);所述保温层外壳(13)对应所述第一风道(112)设置第一出风口(131),对应所述第二风道(113)设置第一进风口(132);所述内胆(12)对应所述第一风道(112)设置第二出风口(121),对应所述第二风道(113)设置第二进风口(122);
所述连通座(2)位于所述保温层外壳(13)的外表面,用于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口(132)和第一出风口(131),所述连通座(2)与所述保温层外壳(13)的外表面形成过渡通道(21);
所述制冷组件(3)包括导冷块(31)、半导体制冷片(32)以及散热器(33);所述散热器(33)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2)的热端连接;所述导冷块(31)的一端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32)的冷端贴合,另一端伸入所述过渡通道(21)内;
所述过渡通道(21)内设置第一风扇(211),所述第一风扇(211)用于驱动所述内胆(12)中的空气进入所述第二风道(113),并经所述连通座(2)内的导冷块(31)冷却后,从所述第一风道(112)回流至所述内胆(1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组件(3)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第一风道(112)和第二风道(113)流量大小的风道控制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控制机构包括第一风道控制机构(41)和第二风道控制机构(51);
所述第一风道控制机构(41)包括安装在所述连通座(2)上的第一进给电机(411)和设置在所述连通座(2)的过渡通道(21)内且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131)的第一堵块(412),所述第一进给电机(41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堵块(412)相连,通过驱动所述第一堵块(412)伸缩运动,控制所述第一出风口(131)的开度;
所述第二风道控制机构(51)包括安装在所述连通座(2)上的第二进给电机(511)和设置在所述连通座(2)的过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玉林李晓琼樊云龙张秋博阴晓昱张颖杨春华赵天磬蒋智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亘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