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厨房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0124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0:27
一种厨房空调系统,包括空气调节组件和吸油烟组件,空气调节组件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压缩机、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通过冷媒管路相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进入后端风道内或者移出至后端风道外的第三换热器,并且,第三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之间通过载冷通道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该厨房空调系统的第三换热器通过载冷通道与第二换热器相换热,空调启用时,第三换热器可以进入吸油烟组件的后端风道内,使第三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相换热,第三换热器换热后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吸油烟组件的后端风道排出至室外,空调不启用时,第三换热器移出至后端风道外,从而使吸油烟组件能够独立工作。

A kitch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厨房空调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厨房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厨房是人们进行烹饪的主要场所,厨房空气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烹饪者的心情,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厨房闷热的环境给烹饪者带来很大的不适感,为此,人们专利技术了各种厨房空调,以对厨房空气进行降温。现有的厨房空调基本形式和普通空调没有大的区别,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内外机分体式,即外机位于室外,内机位于室内,内、外机各具有一个电机风扇,内外机分体式的厨房空调连接方式需要通过管路连接,需在墙上开孔,破坏装修,外面需挂一个外机,结构不够紧凑,整体不够美观。另一种是内外机为一体式结构,其可以使用一个双轴电机,也可以使用两个电机,内外机一体机通常包括移动空调和窗机,移动空调使用的时候,需要人工连接散热软管,并将软管放到窗外,使用不方便;窗机则需要在墙上开一个方形的、面积较大的孔,将机器放进去,不用的时候可以搬出来,在墙体上留下一个方孔,虽然可以用其它东西堵上,但既麻烦又破坏装修。此外,由于厨房空间有限,厨房空调的体积不能过大,因此,厨房空调的散热存在较大问题,厨房空调使用过程中若不能及时散热,则会大大降低空调的能效。然而,现有的厨房空调与吸油烟机相互独立工作,两者无法联动,厨房空调产生的热量无法通过吸油烟机的风机向室外排出,因此,如何通过吸油烟机排出厨房空调产生的热量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可以启用或停止调节空气调节组件与吸油烟组件之间换热功能的厨房空调系统。r>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厨房空调系统,包括空气调节组件和吸油烟组件,所述空气调节组件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所述压缩机、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通过冷媒管路相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进入所述后端风道内或者移出至后端风道外的第三换热器,并且,所述第三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之间通过载冷通道相连通。第三换热器可以有多种安装结构,优选地,所述后端风道的侧壁上开有通孔,所述第三换热器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能穿过通孔并向内移动至后端风道内部,也能穿过通孔并向外移动至后端风道外部,并且,第三换热器与通孔之间设有密封结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三换热器上安装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始终设于所述后端风道内,在第三换热器向外整体移动至后端风道外侧的状态下,所述挡风板随之向外移动至与后端风道的内侧壁相抵。挡风板与后端风道的内侧壁相抵后,换热器与后端烟道完全隔离,使吸油烟组件可以独立于空气调节组件。驱动机构可以有多种结构,优选地,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在电机驱动下移动的螺杆,所述第三换热器安装在所述螺杆上并随螺杆同步移动。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在电机驱动下来回摆动的摆杆,所述第三换热器在摆杆的带动下进入所述后端风道内或者移出至后端风道外。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换热器为蒸发器,所述第二换热器为冷凝器。进一步优选,所述蒸发器的出风口与厨房室内空间相连通。此外,空气调节组件向厨房吹冷风。为了给厨房提供净化后的新风,所述空气调节组件具有与室外相连通的新风进口,在新风进口与蒸发器的出风口之间的风道内安装有新风净化装置。空气调节组件可以有多种安装结构,优选地,所述空气调节组件安装在厨房吊顶上方。为了使载冷剂能在载冷通道内顺利流动,优选地,在所述载冷通道上安装有能驱动载冷剂在载冷通道内流动的驱动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该厨房空调系统的第三换热器通过载冷通道与空气调节组件的第二换热器相换热,空调启用时,第三换热器可以进入吸油烟组件的后端风道内,使第三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相换热,第三换热器换热后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吸油烟组件的后端风道排出至室外,空调不启用时,第三换热器移出至后端风道外,从而使吸油烟组件能够独立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空气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第三换热器进入后端通道内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第三换热器移出后端通道内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厨房空调系统包括空气调节组件1和吸油烟组件2。其中,空气调节组件1包括压缩机11、第一换热器12和第二换热器13,压缩机11、第一换热器12和第二换热器13通过冷媒管路14相连通,在冷媒管路14上安装有四通阀(图中未示)。该空气调节组件1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与现有空调相同,在此不再展开描述。在吸油烟组件2的后端风道上设置有能够活动的第三换热器3,第三换热器3能在驱动机构4的驱动下进入后端风道21内或者移出至后端风道21外,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4包括电机和在电机驱动下移动的螺杆41,第三换热器3安装在所述螺杆41上并随螺杆41上并随螺杆41同步移动。如图1所示,第三换热器3移动至后端风道21内,后端风道21内的气流对第三换热器3进行散热,带走热量。如图2所示,第三换热器3移出至后端风道21外,后道风道21与第三换热器3相互隔离。本实施例中,后端风道21的侧壁上开有通孔,第三换热器3在驱动机构4的驱动下能穿过通孔并向内移动至后端风道21内部,也能穿过通孔并向外移动至后端风道21外部,并且,第三换热器3与通孔之间设有密封结构。具体地,第三换热器3上安装有挡风板6,挡风板6始终设于后端风道21内,在第三换热器3向外整体移动至后端风道21外侧的状态下,挡风板6随之向外移动至与后端风道21的内侧壁相抵第三换热器3与第二换热器13之间通过载冷通道5相连通,在载冷通道5上安装有能驱动载冷剂在载冷通道内流动的驱动泵。工作时,载冷通道5的一头与第二换热器13相换热,载冷通道5的另一头与第三换热器3相换热。通常,载冷剂采用水,则驱动泵为水泵。载冷剂除了采用水以外,还可以采用乙二醇或者丙三醇等其他不同的物质。该空气调节组件1安装在厨房吊顶8上,空气调节组件1具有与室外相连通的新风进口16。通过切换四通阀,使第一换热器12为冷凝器,第二换热器13为蒸发器,蒸发器的出风口15与厨房室内空间相连通,即蒸发器的出风口直接补充至厨房内,在新风进口16与蒸发器的出风口15之间的风道内安装有新风净化装置7。实施例二:如图4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驱动机构4包括电机和在电机驱动下来回摆动的摆杆42,第三换热器3在摆杆42的带动下进入后端风道21内或者移出至后端风道21外。图5中,第三换热器3摆动至后端风道21内,如图6所示,第三换热器3摆动至后端风道21外。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展开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厨房空调系统,包括空气调节组件(1)和吸油烟组件(2),所述空气调节组件(1)包括压缩机(11)、第一换热器(12)和第二换热器(13),所述压缩机(11)、第一换热器(12)和第二换热器(13)通过冷媒管路(14)相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在驱动机构(4)的驱动下进入所述后端风道(21)内或者移出至后端风道(21)外的第三换热器(3),并且,所述第三换热器(3)与第二换热器(13)之间通过载冷通道(5)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厨房空调系统,包括空气调节组件(1)和吸油烟组件(2),所述空气调节组件(1)包括压缩机(11)、第一换热器(12)和第二换热器(13),所述压缩机(11)、第一换热器(12)和第二换热器(13)通过冷媒管路(14)相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在驱动机构(4)的驱动下进入所述后端风道(21)内或者移出至后端风道(21)外的第三换热器(3),并且,所述第三换热器(3)与第二换热器(13)之间通过载冷通道(5)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房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风道(21)的侧壁上开有通孔,所述第三换热器(3)在所述驱动机构(4)的驱动下能穿过通孔并向内移动至后端风道(21)内部,也能穿过通孔并向外移动至后端风道(21)外部,并且,第三换热器(3)与通孔之间设有密封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厨房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换热器(3)上安装有挡风板(6),所述挡风板(6)始终设于所述后端风道(21)内,在第三换热器(3)向外整体移动至后端风道(21)外侧的状态下,所述挡风板(6)随之向外移动至与后端风道(21)的内侧壁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厨房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4)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丙松李昂傅海峰朱启惠曹亚裙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