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蓄热的锅炉-汽机负荷调节系统及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0111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蓄热的锅炉‑汽机负荷调节系统及方法,包括风机、锅炉本体、汽轮机、发电机、蓄热器、高温过热器、冷凝器、主水泵、调节换热器等以及连接管路和附属阀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调节换热器和蓄热器的方法,实现了在深度调峰过程中,通过蓄热增加锅炉负荷达到减小锅炉在低负荷运行下的能耗高、排放高、安全可靠性差等问题,以及蓄热供热的方法作为汽轮机启动的汽封用汽,减小汽轮机启动时间,同时参与供热来提升系统的经济性和灵活性。

A boiler turbine load regulation system based on heat storage and its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蓄热的锅炉-汽机负荷调节系统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锅炉系统负荷调节和蓄热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蓄热的锅炉-汽机负荷调节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发展和装机容量持续增加,可再生能源机组的间歇性与不稳定性特征,同时由于用户用能需求的不稳定性特征,导致能源供需侧的不匹配行矛盾日益尖锐,这给电网运行带来安全构成极大挑战。在发挥主干负荷的基础上,提升火力发电机组的调峰灵活性,对于电网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于此同时,为了提升机组尤其是大机组参与调峰的能力,火力发电厂就必须具备深度调峰的能力。需要指出的是,在深度调峰工况下,由于锅炉负荷低,导致燃烧过程中存在燃烧不稳定、燃烧效率降低、排放增加、单位发电煤耗增加、系统经济性和安全性变差等诸多不利影响。因此,如何在深度调峰过程中,提高锅炉侧的性能参数,成为锅炉系统面临的挑战。此外,除了深度调峰意外,在锅炉运行中还存在诸多可提高锅炉运行效率的参数,例如,在锅炉负荷较高时,锅炉过热器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传统的喷水减温装置虽然能够降低过热器热负荷,但是存在能量上的浪费。如何在保证过热器安全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喷水减温的热量也是可以提高锅炉效率。另外,在锅炉机组参与调峰过程中,冷启动时间长,不利于机组灵活性,而采取热启动,可以快速的启动锅炉机组,提高了机组负荷调节的灵活性和机组运行的经济性。于此同时,蓄热储能技术作为调节负荷波动的一种有效方法,利用蓄热技术解决热力系统中的波动问题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因此,如何利用蓄热技术,改善锅炉系统在深度调峰等运行过程中的锅炉性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蓄热的锅炉-汽机负荷调节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蓄热的锅炉-汽机负荷调节系统,其包括风机、调节换热器入口风道、调节换热器、调节换热器出口风道、蓄热器、蓄热器出口低温风道、止回阀、一次风道、空气预热器、高温过热器入口蒸汽管、高温过热器、主蒸汽管、汽轮机、发电机、汽轮机乏汽连接管、冷凝器、主水泵、主水管、蓄热补水支路、蓄热补水入口阀、蓄热蒸汽主管路、蓄热蒸汽出口阀、蓄热蒸汽止回阀、汽封蒸汽旁路管、蓄热供热支路、蓄热供热出口阀、蓄热供热止回阀、抽汽供热主路、抽汽供热出口阀、抽汽供热止回阀、热用户、锅炉本体、烟气流道调节器;锅炉本体内设有调节换热器、空气预热器、高温过热器和烟气流道调节器;调节换热器分别通过调节换热器入口风道和调节换热器出口风道与风机和蓄热器相连;蓄热器出口烟气通过蓄热器出口低温风道与一次风道相连,一次风道与空气预热器相连;蓄热器出口低温风道上设有止回阀;调节换热器下方设有用于改变烟气流向的烟气流道调节器;高温过热器入口蒸汽管与高温过热器、主蒸汽管、汽轮机顺次相连;汽轮机与发电机相连;汽轮机通过汽轮机乏汽连接管与冷凝器相连,冷凝器与主水管相连,主水管上设有主水泵;主水管旁接蓄热补水支路,蓄热补水支路与蓄热器、蓄热蒸汽主路顺次相连,蓄热蒸汽主路与汽封蒸汽旁路管并联后与汽轮机相连;蓄热补水支路上设有蓄热补水入口阀,蓄热蒸汽主路上设有蓄热蒸汽出口阀和蓄热蒸汽止回阀;蓄热蒸汽主路上在蓄热蒸汽出口阀上游的位置通过旁接蓄热供热支路与抽汽供热主路相连,蓄热供热支路上设蓄热供热入口阀和蓄热供热止回阀;汽轮机与抽汽供热主路、热用户依次相连,抽汽供热主路上设有抽汽供热出口阀和抽汽供热止回阀。优选的,所述的烟气流道调节器包括若干片导流叶片)、支撑固定端)、转动轴)和传动连杆;每片导流叶片安装在对应的转动轴上,并通过支撑固定端固定,传动连杆与各导流叶片对应的转动轴分别构成传动连接;所有导流叶片平行设置且同步转动;烟气流道调节器位于调节换热器下方的烟气流道上,且所有导流叶片的转动角度应当满足:至少存在一个全关状态使烟气能绕过调节换热器直接流入高温过热器,同时至少存在另一个全开状态使烟气能顺次流入调节换热器和高温过热器。优选的,所述的蓄热器包括高温蓄热器,也包括保温蓄热器和中低温蓄热器组合的梯级蓄热器;所述高温蓄热器中的蓄热材料包括熔盐、石墨、混凝土、铸铁及其混合物,所述中低温蓄热器中的蓄热材料包括糖醇类、石蜡类相变材料及其混合物。一种根据上述基于蓄热的锅炉-汽机负荷调节系统的负荷调节方法,其包括低负荷下的蓄热调节过程、过载负荷下的蓄热调节过程、蓄热供热汽机启动调节过程、蓄热供热调节过程四种工作状态:低负荷下的蓄热调节过程:当机组处于深度调峰指令过程,汽轮机负荷降低,此时将锅炉负荷调到高于汽轮机负荷,通过调节烟气流道调节器的导流叶片,让其处于全开状态,锅炉烟气能够顺次流入调节换热器和高温过热器进行换热;空气经风机鼓入,并通过调节换热器入口风道进入调节换热器换热,换热后的空气通过调节换热器出口风道进入蓄热器,将换热空气从锅炉烟气换得的高品位热能储存在蓄热器中,放热后的低温空气再经过蓄热器出口低温风道进入一次风道,达到预热一次风温的目的;通过调节换热器的换热和蓄热器的储热过程,增加锅炉负荷,提高锅炉对汽机负荷变化的调节弹性以及锅炉的效率;当汽轮机负荷提升,蓄热器的蓄热达到设定蓄热量时,调节烟气流道调节器的导流叶片,让其处于全关状态,锅炉烟气直接流入高温过热器进行换热,蓄热调节过程完成,锅炉进入常规工况运行;过载负荷下的蓄热调节过程:当锅炉负荷过大导致从水冷壁出口进入高温过热器入口的烟气温度超温时,调节烟气流道调节器的导流叶片,让其处于全开状态,锅炉烟气首先流入调节换热器进行换热降温后,再流入高温过热器进行换热,避免超温烟气对高温过热器的危害;风机鼓入换热空气,换热空气经调节换热器入口风道进入调节换热器被加热后,经调节换热器出口风道进入蓄热器换热,将高品位热能储存其中,放热后的低温空气再经过蓄热器出口低温风道进入一次风道,达到预热一次风温的目的;当过热烟气温度恢复正常时,调节烟气流道调节器的导流叶片,让其处于全关状态,锅炉烟气直接流入高温过热器进行换热,蓄热调节过程完成,锅炉进入常规工况运行;蓄热供热汽机启动调节过程:当锅炉系统机组关停后重新启动时,在蓄热器储存一定的高品位热能的基础上,开启蓄热补水入口阀、蓄热蒸汽出口阀,关闭蓄热供热出口阀;冷凝水由主水泵泵出,流经主水管、蓄热补水支路,进入蓄热器换热,产生高温蒸汽,与蓄热蒸汽主管路汇合后进入汽封蒸汽旁路管,最终流入汽轮机作为汽轮机快速启动的汽封用汽;蓄热供热调节过程:当抽汽供热主路的负荷不满足热用户热需求时,在蓄热器储存一定的高品位热能的基础上,开启蓄热补水入口阀、蓄热供热出口阀,关闭蓄热蒸汽出口阀;冷凝水由主水泵泵出,流经主水管、蓄热补水支路,进入蓄热器换热,产生高温蒸汽,经由蓄热供热支路进入抽汽供热主路,满足热用户热需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采用调节换热器和蓄热相结合,实现了在深度调峰过程中,通过蓄热增加锅炉负荷达到减小锅炉在低负荷运行下的能耗高、排放高、安全可靠性差等问题。(2)本专利技术采用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蓄热的锅炉-汽机负荷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1)、调节换热器入口风道(2)、调节换热器(3)、调节换热器出口风道(4)、蓄热器(5)、蓄热器出口低温风道(6)、止回阀(7)、一次风道(8)、空气预热器(9)、高温过热器入口蒸汽管(10)、高温过热器(11)、主蒸汽管(12)、汽轮机(13)、发电机(14)、汽轮机乏汽连接管(15)、冷凝器(16)、主水泵(17)、主水管(18)、蓄热补水支路(19)、蓄热补水入口阀(20)、蓄热蒸汽主管路(21)、蓄热蒸汽出口阀(22)、蓄热蒸汽止回阀(23)、汽封蒸汽旁路管(24)、蓄热供热支路(25)、蓄热供热出口阀(26)、蓄热供热止回阀(27)、抽汽供热主路(28)、抽汽供热出口阀(29)、抽汽供热止回阀(30)、热用户(31)、锅炉本体(32)、烟气流道调节器(33);/n锅炉本体(32)内设有调节换热器(3)、空气预热器(9)、高温过热器(11)和烟气流道调节器(33);调节换热器(3)分别通过调节换热器入口风道(2)和调节换热器出口风道(4)与风机(1)和蓄热器(5)相连;/n蓄热器(5)出口烟气通过蓄热器出口低温风道(6)与一次风道(8)相连,一次风道(8)与空气预热器(9)相连;蓄热器出口低温风道(6)上设有止回阀(7);调节换热器(3)下方设有用于改变烟气流向的烟气流道调节器(33);高温过热器入口蒸汽管(10)与高温过热器(11)、主蒸汽管(12)、汽轮机(13)顺次相连;汽轮机(13)与发电机(14)相连;汽轮机(13)通过汽轮机乏汽连接管(15)与冷凝器(16)相连,冷凝器(16)与主水管(18)相连,主水管(18)上设有主水泵(17);主水管(18)旁接蓄热补水支路(19),蓄热补水支路(19)与蓄热器(5)、蓄热蒸汽主路(21)顺次相连,蓄热蒸汽主路(21)与汽封蒸汽旁路管(24)并联后与汽轮机(13)相连;蓄热补水支路(19)上设有蓄热补水入口阀(20),蓄热蒸汽主路(21)上设有蓄热蒸汽出口阀(22)和蓄热蒸汽止回阀(23);蓄热蒸汽主路(21)上在蓄热蒸汽出口阀(22)上游的位置通过旁接蓄热供热支路(25)与抽汽供热主路(28)相连,蓄热供热支路(25)上设蓄热供热入口阀(26)和蓄热供热止回阀(27);汽轮机(13)与抽汽供热主路(28)、热用户(31)依次相连,抽汽供热主路(28)上设有抽汽供热出口阀(29)和抽汽供热止回阀(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蓄热的锅炉-汽机负荷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1)、调节换热器入口风道(2)、调节换热器(3)、调节换热器出口风道(4)、蓄热器(5)、蓄热器出口低温风道(6)、止回阀(7)、一次风道(8)、空气预热器(9)、高温过热器入口蒸汽管(10)、高温过热器(11)、主蒸汽管(12)、汽轮机(13)、发电机(14)、汽轮机乏汽连接管(15)、冷凝器(16)、主水泵(17)、主水管(18)、蓄热补水支路(19)、蓄热补水入口阀(20)、蓄热蒸汽主管路(21)、蓄热蒸汽出口阀(22)、蓄热蒸汽止回阀(23)、汽封蒸汽旁路管(24)、蓄热供热支路(25)、蓄热供热出口阀(26)、蓄热供热止回阀(27)、抽汽供热主路(28)、抽汽供热出口阀(29)、抽汽供热止回阀(30)、热用户(31)、锅炉本体(32)、烟气流道调节器(33);
锅炉本体(32)内设有调节换热器(3)、空气预热器(9)、高温过热器(11)和烟气流道调节器(33);调节换热器(3)分别通过调节换热器入口风道(2)和调节换热器出口风道(4)与风机(1)和蓄热器(5)相连;
蓄热器(5)出口烟气通过蓄热器出口低温风道(6)与一次风道(8)相连,一次风道(8)与空气预热器(9)相连;蓄热器出口低温风道(6)上设有止回阀(7);调节换热器(3)下方设有用于改变烟气流向的烟气流道调节器(33);高温过热器入口蒸汽管(10)与高温过热器(11)、主蒸汽管(12)、汽轮机(13)顺次相连;汽轮机(13)与发电机(14)相连;汽轮机(13)通过汽轮机乏汽连接管(15)与冷凝器(16)相连,冷凝器(16)与主水管(18)相连,主水管(18)上设有主水泵(17);主水管(18)旁接蓄热补水支路(19),蓄热补水支路(19)与蓄热器(5)、蓄热蒸汽主路(21)顺次相连,蓄热蒸汽主路(21)与汽封蒸汽旁路管(24)并联后与汽轮机(13)相连;蓄热补水支路(19)上设有蓄热补水入口阀(20),蓄热蒸汽主路(21)上设有蓄热蒸汽出口阀(22)和蓄热蒸汽止回阀(23);蓄热蒸汽主路(21)上在蓄热蒸汽出口阀(22)上游的位置通过旁接蓄热供热支路(25)与抽汽供热主路(28)相连,蓄热供热支路(25)上设蓄热供热入口阀(26)和蓄热供热止回阀(27);汽轮机(13)与抽汽供热主路(28)、热用户(31)依次相连,抽汽供热主路(28)上设有抽汽供热出口阀(29)和抽汽供热止回阀(30)。


2.根据权利1要求所述的基于蓄热的锅炉-汽机负荷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气流道调节器(33)包括若干片导流叶片(331)、支撑固定端(332)、转动轴(333)和传动连杆(334);每片导流叶片(331)安装在对应的转动轴(333)上,并通过支撑固定端(332)固定,传动连杆(334)与各导流叶片(331)对应的转动轴(333)分别构成传动连接;所有导流叶片(331)平行设置且同步转动;烟气流道调节器(33)位于调节换热器(3)下方的烟气流道上,且所有导流叶片(331)的转动角度应当满足:至少存在一个全关状态使烟气能绕过调节换热器(3)直接流入高温过热器(11),同时至少存在另一个全开状态使烟气能顺次流入调节换热器(3)和高温过热器(11)。


3.根据权利1要求所述的基于蓄热的锅炉-汽机负荷调节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良乔龙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