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兆青专利>正文

燃油催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0102 阅读:14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由壳体、容室、导孔、灯泡和进出油口等构成的燃油催化器,其特征是在壳体内设有两个工作室,一个工作室提供光源和热源,另一个工作室由远红外线材料沿轴向附着的多条导孔等组成的。本燃油催化器是利用光和热使附有远红外线的导孔散发远红外线,对流经导孔的燃油产生作用,达到利用远红外线实施对燃油的催化,从而达到提高燃油燃烧效率的目的。(*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催化器,具体的说是一种适用于各种燃油在燃烧过程中提高其工作效率的催化器。使用燃油作为动力的设备、设施有许许多多,但都存在着如何使燃油得到充分燃烧和提高其工作效率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据有关资料检索表明,目前在对燃油实施使其充分燃烧的技术方面主要有二种办法。一是在燃油中参入一些复合催化剂,以此来达到其目的。二是在输入燃油的设备或管道中加入一些专用的净化或催化装置。在使用的物理装置中主要是利用磁性材料来实施的,但其有效的效率是极低的。“远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因此它的传导方式是属于放射的,放射速度除了与光同快外,且能够像光一样直线前进,而分子是构成各种物质的基本单位,由于各分子质量、集合方法和排列方式等不同,各分子的结构也就不同,所以便拥有特定的振动和回转周波数,换句话说,各个分子会不断地伸缩(伸缩振动),或是不停地做角度变换(螺旋振动),诸如此类的振动周期,在经红外线照射后,都会产生共鸣吸收。因此,远红外线被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中,诸如改善水质、强化健康、提高燃油燃烧效率……等等。运用远红外线的波长及频率的特性,使汽油内的分子,因振荡以及组织重新排列,而被震散并活化整齐排列,拉长汽油分子键,使汽油表面张力增大,汽油分子更细微化,燃烧性大幅提高,以达到省油、增马力、预防积碳等环保效应。但一般设计远红外线的装置利用了陶瓷等基材,而陶瓷材料必须不断受激发才能释放出波动能,产生远红外红,通常使用一段时间后,产生的远红外线就会逐渐衰减至失效。这是目前市面上燃油催化器无法普及化的重大原因。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并能有效提高燃油燃烧的效率,它由壳体、容室、导孔、灯泡以及进出油口等构成的燃油催化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由壳体、容室、导孔、灯泡和进出油口等构成的燃油催化剂,其特征是由一个长形状的壳体,所述的壳体内部分为二个工作室;壳体的两个端面分别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进油口和出油口升入到壳体内都分别连接有止漏垫,壳体内止漏垫的中间为容室,两个止漏垫的中间连接着导孔,它们构成了一个工作室;所述的导孔是沿轴向带有远红外线材料的导孔;壳体内另一个工作室内有一个泪发室,泪发室的两端各安装有一个灯泡。使用时只要将本技术燃油催化器安装在输入燃油的管道上,燃油从进口端进入本催化器,通过导孔及灯照再由出口端进入燃烧缸中燃烧,就可以起到正催化的目的。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燃烧的效率。本技术因为在一个壳体内设置了光源,又在壳体内沿轴向设置有带有远红外线材料的多个导孔,因此只要发光体发出光源和热源照射在附有远红外线材料的导孔上,就能使远红外线材料持续发散远红外线,对流经导孔的燃油产生作用,从而达到利用远红外线实施对燃油的催化目的。所以,本技术能够达到拟定的目的。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全剖视结构视图。图2是本技术图1左视全剖视图。图1和图2中由一个长形状的壳体(1),壳体(1)内部分为二个工作室;壳体(1)的两个端面分别设有进油口(2)和出油口(3),进油口(2)和出油口(3)升入到壳体(1)内都分别连接有止漏垫(4),壳体(1)内止漏垫(4)的中间为容室(5),两个止漏垫(4)的中间连接着导孔(6),所述的导孔(6)是沿轴向带有远红外线材料的导孔,它们构成了一个工作室;壳体(1)内另一个工作室有一个泪发室(7),泪发室(7)的两端各安装有一个灯炮(8)。使用时只要将本燃油催化器安装在输入燃油管道上,燃油从进油口(2)进入到催化器中,经灯照下在远红外线的材料作用下经过催化后由出油口(3)流向燃烧缸中燃烧,就可以达到提高燃油燃烧效率的目的了。权利要求1.一种由壳体、容室、导孔、灯泡和进出油口等构成的燃油催化器,其特征是由一个壳体,所述的壳体内部分为二个工作室;壳体的两个端面分别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进油口和出油口升入到壳体内都分别连接有止漏垫,壳体内止漏垫的中间为容室,两个止漏垫的中间连接着导孔,它们构成了一个工作室;壳体内另一个工作室内有一个泪发室,泪发室的两端各安装有一个灯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催化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是长形状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催化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导孔是沿轴向带有远红外线材料的导孔。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由壳体、容室、导孔、灯泡和进出油口等构成的燃油催化器,其特征是在壳体内设有两个工作室,一个工作室提供光源和热源,另一个工作室由远红外线材料沿轴向附着的多条导孔等组成的。本燃油催化器是利用光和热使附有远红外线的导孔散发远红外线,对流经导孔的燃油产生作用,达到利用远红外线实施对燃油的催化,从而达到提高燃油燃烧效率的目的。文档编号F23K5/02GK2443249SQ00254978公开日2001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00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0年9月22日专利技术者刘兆青 申请人:刘兆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壳体、容室、导孔、灯泡和进出油口等构成的燃油催化器,其特征是由一个壳体,所述的壳体内部分为二个工作室;壳体的两个端面分别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进油口和出油口升入到壳体内都分别连接有止漏垫,壳体内止漏垫的中间为容室,两个止漏垫的中间连接着导孔,它们构成了一个工作室;壳体内另一个工作室内有一个泪发室,泪发室的两端各安装有一个灯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兆青
申请(专利权)人:刘兆青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