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燃气净化节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9980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油燃气净化节能装置,它包括具有内孔的壳体,以及在壳体内孔设置的数个永磁体和磁通道。数个永磁体的S极和N极分别按序固设于壳体内孔内壁,数个永磁体另一端的N极和S极分别按序朝向壳体内孔中心,永磁体以偶数形式设置,每两个永磁体的S极与S极呈相斥状地相对排列,每两个永磁体的N极与N极呈相斥状地相对排列,数个永磁体的S极对S极之间、N极对N极之间形成磁通道,数个永磁体在壳体内孔的极性排列为S-S、N-N、S-S按序交替排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简单、合理,其功效超过现有磁化与非磁化节油净化装置。使用本装置可提高雾化,使燃烧更充分,提高了燃油、燃气的作功率和热效率,大幅度减少了废气或烟雾的排放量,使得废气中有害气体的含量降至最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燃油燃气净化节能装置能确保在任何季节和任何环境温度地区发挥净化节能的作用。(*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燃油燃气机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燃油燃气机具的净化节能装置。
技术介绍
能源和环境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两个基本条件。作为现代社会主要能源的石油和天然气,由其储量的有限性与使用的无限性所形成的能源危机日趋尖锐。伴随着燃油、燃气量的急剧增长,废气排放量也随之剧增,大量有害气体如甲烷、一氧化碳及非甲烷烃等不断排入大气,严重污染了环境,并危及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改善环境,人们在内燃机的节油方面曾做了大量工作,如采用“九孔片节油器”、“多级火花塞”、“怠速节油器”、“电子点火装置”、“高能点火器”、“磁化增能器”等装置,以及采取“提高压缩比”及尾气三元催化燃烧等方法与措施,但是终因有的效果不显著、有的容易损坏而未能广泛应用。尤其在低温季节及严寒地带,上述节能净化装置由于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节能净化效果明显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燃油燃气净化节能装置,它解决了现有节能净化装置易受环境温度影响以及节能净化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燃油燃气净化节能装置,它包括具有内孔的壳体,以及在壳体内孔设置的数个永磁体和磁通道,所述数个永磁体的S极和N极分别按序固设于壳体内孔内壁,所述数个永磁体另一端的N极和S极分别按序朝向壳体内孔中心,永磁体以偶数形式设置,每两个永磁体的S极与S极呈相斥状地相对排列,每两个永磁体的N极与N极呈相斥状地相对排列,数个永磁体的S极对S极之间、N极对N极之间形成磁通道,数个永磁体在壳体内孔的极性排列为S-S、N-N、S-S按序交替排列。本技术的燃油燃气净化节能装置结构新颖、简单、合理,其功效超过现有磁化与非磁化节油净化装置。使用本装置可提高雾化,使燃油、燃气与空气混合更佳,空燃比更趋理想,燃烧更充分,提高了燃油、燃气的作功率和热效率,大幅度减少了废气或烟雾的排放量,使得废气中有害气体的含量降至最低,达到既减少污染,又节约能源的目的。应用本技术的燃油燃气净化节能装置,既能大幅度降低或消除废气排放中的有害气体,保护环境,又能改善油气燃烧条件,大幅度提高燃烧效率和作功率,减少能耗,节约能源,同时能确保在任何季节和任何环境温度地区发挥净化节能的作用。将本装置应用于汽油车和柴油车,在废气排放中最为有害的甲烷(CH4)含量可由6400ppm降至<1~<5,下降率达到99%以上,非甲烷烃的减少率达60%~90%,节油率高达16%~25%,其功效性能十分稳定。将本装置应用在家用石油液化气灶具上,烟气中的一氧化碳减少率为49%~62%,甲烷减少率达80%~90%,非甲烷烃减少率为64%~92%,节气率一般均稳定在14%~28%。在燃烧中能清除积碳并不再积碳,具有清除和防止积碳的功能,还可进一步减少烟气排放和降低能耗,使净化、节能效果更为显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燃油燃气净化节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净化节能装置的壳体中的多极相斥交变磁路结构示意图。图3是按图2所示的A-A剖视图。图4是按图2所示的B-B旋转剖视图。图5是图1净化节能装置的壳体中的另一种多极相斥交变磁路结构示意图。图6是按图5所示的C-C剖视图。图7是按图5所示的D-D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和图2,本技术的一种燃油燃气净化节能装置包括具有内孔的壳体1,在壳体1内孔设置的数个永磁体2和磁通道3,以及在壳体1外面装设的热传导体4。通过热传导体4可将热量传导入壳体1内部。热传导体4上设有联接孔5,通过联接孔5与热源体连接。如图2所示,永磁体2有S极和N极。数个永磁体2的S极和N极分别按序固设于壳体1内孔内壁,数个永磁体2另一端的N极和S极分别按序朝向壳体1内孔中心。结合参看图3和图4,永磁体2以偶数形式设置数个。每两个永磁体2的S极与S极呈相斥状地相对排列,每两个永磁体2的N极与N极呈相斥状地相对排列。数个永磁体2的S极对S极之间、N极对N极之间形成磁通道3。参看图5至图7,图中表示了本净化节能装置的壳体1中的另一种多极相斥交变磁路结构。每两个永磁体2的S极与S极同样呈相斥状地相对排列,每两个永磁体2的N极与N极呈相斥状地相对排列。数个永磁体2的S极对S极之间、N极对N极之间亦形成磁通道3。具体地说,数个永磁体2在壳体1内孔的极性排列为S-S、N-N,再S-S、N-N、S-S按序交替排列,并以偶数形式设置。燃油、燃气是由碳氢化合物的分子借助于偶极矩或顺时偶极矩间的静电引力把分子和分子缔合在一起的,燃油、燃气分子的相互位置是可变的,具有流动性。本技术采用聚磁技术,通过高密度磁能流道装置对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进行磁化处理。当燃油液滴或燃气分子团以一定速率流经本装置中具有一定强度的静态交变磁场时,碳原子核和氢原子核与磁场能产生共振;同时,油、气分子流经磁场时,分子感应出磁性,并使分子的磁化强度方向和外磁场方向相反,而在磁场中取向排列。在核磁共振和磁化条件下,油、气分子结构发生裂变,改变了油、气分子的某些物理化学性能。在分子间磁力的相互作用下,碳氢化合物分子间的偶极矩发生变化,分子键被磁场切割,大分子团分解为极细分子,分子间距增大,油、气分子与氧分子的接触面增大,粘度下降,流动性变得更好,提高了雾化性;同时被加热的燃油在温度达到摄氏40℃~70℃时,油、气分子活动速度变大,其流动性能较低温时明显提高,燃油、燃气在此温度范围内雾化性提高,使燃烧更充分。本技术的壳体可由耐压、耐温的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制成,也可与热传导体制成一体。热传导体宜选用超导材料或低碳钢,其厚度应不小于永磁体厚度。永磁体宜采用高剩磁感应强度(Br)、高磁感应强度矫顽力(HCB)、高磁化强度矫顽力即内廪矫顽力(HCJ)、高磁能积(BH)、高热稳定性的永磁材料,永磁体厚度原则上应等于或大于磁隙直径的1/2。磁场强度一般在3000GS~7000GS之间选择。权利要求1.一种燃油燃气净化节能装置,它包括具有内孔的壳体,以及在壳体内孔设置的数个永磁体和磁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数个永磁体的S极和N极分别按序固设于壳体内孔内壁,所述数个永磁体另一端的N极和S极分别按序朝向壳体内孔中心,永磁体以偶数形式设置,每两个永磁体的S极与S极呈相斥状地相对排列,每两个永磁体的N极与N极呈相斥状地相对排列,数个永磁体的S极对S极之间、N极对N极之间形成磁通道,数个永磁体在壳体内孔的极性排列为S-S、N-N、S-S按序交替排列。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燃油燃气净化节能装置,它包括具有内孔的壳体,以及在壳体内孔设置的数个永磁体和磁通道。数个永磁体的S极和N极分别按序固设于壳体内孔内壁,数个永磁体另一端的N极和S极分别按序朝向壳体内孔中心,永磁体以偶数形式设置,每两个永磁体的S极与S极呈相斥状地相对排列,每两个永磁体的N极与N极呈相斥状地相对排列,数个永磁体的S极对S极之间、N极对N极之间形成磁通道,数个永磁体在壳体内孔的极性排列为S-S、N-N、S-S按序交替排列。本技术结构新颖、简单、合理,其功效超过现有磁化与非磁化节油净化装置。使用本装置可提高雾化,使燃烧更充分,提高了燃油、燃气的作功率和热效率,大幅度减少了废气或烟雾的排放量,使得废气中有害气体的含量降至最低。本技术的燃油燃气净化节能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油燃气净化节能装置,它包括具有内孔的壳体,以及在壳体内孔设置的数个永磁体和磁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数个永磁体的S极和N极分别按序固设于壳体内孔内壁,所述数个永磁体另一端的N极和S极分别按序朝向壳体内孔中心,永磁体以偶数形式设置,每两个永磁体的S极与S极呈相斥状地相对排列,每两个永磁体的N极与N极呈相斥状地相对排列,数个永磁体的S极对S极之间、N极对N极之间形成磁通道,数个永磁体在壳体内孔的极性排列为S-S、N-N、S-S按序交替排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天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博瑞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