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承台模板的墩身预埋钢筋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99059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承台模板的墩身预埋钢筋定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滑槽内固定安装有滑杆,滑杆上套设有多个活动座,活动座的顶部延伸至滑槽外,多个活动座的顶部均开设有导向槽,多个导向槽内均滑动安装有导向杆,导向杆的顶端延伸至导向槽外,多个导向杆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下夹板,多个下夹板的顶部均开设有下弧形槽,下弧形槽的两侧均为开口构造,多个下夹板的上方均设有上夹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实用性好,操作便捷,能够对多根钢筋进行夹持固定,而且方便对多根钢筋的水平位置和高度位置进行调节,确保定位的预埋钢筋位置准确,提高了对钢筋预埋的精准度。

A positioning device for embedded reinforcement of pier body based on bearing platform form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承台模板的墩身预埋钢筋定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墩身浇筑
,具体为一种基于承台模板的墩身预埋钢筋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高速发展,高速铁路大多以桥梁为主,在桥梁墩身施工前需在承台中预埋钢筋,对预埋钢筋的定位精确要求较为严格,在施工过程中,针对预埋钢筋定位精确的提高不仅仅体现了施工质量,也为后续施工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是,现有技术中,大多是采用拉线的方式定位预埋钢筋,这种方法存在钢筋定位后其垂直度无法满足要求,而且对钢筋预埋之间的间距和垂直度不能够进行精准的定位,容易造成偏差,影响墩身的施工质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承台模板的墩身预埋钢筋定位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承台模板的墩身预埋钢筋定位装置,解决了对钢筋定位后的垂直度无法满足要求,而且对钢筋预埋之间的间距和垂直度不能够进行精准的定位,容易造成偏差,影响墩身的施工质量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承台模板的墩身预埋钢筋定位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滑槽(2),滑槽(2)内固定安装有滑杆(3),滑杆(3)上套设有多个活动座(4),活动座(4)的顶部延伸至滑槽(2)外,多个活动座(4)的顶部均开设有导向槽(5),多个导向槽(5)内均滑动安装有导向杆(6),导向杆(6)的顶端延伸至导向槽(5)外,多个导向杆(6)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下夹板(7),多个下夹板(7)的顶部均开设有下弧形槽(8),下弧形槽(8)的两侧均为开口构造,多个下夹板(7)的上方均设有上夹板(9),多个上夹板(9)的底部均开设有上弧形槽(10),上弧形槽(10)的两侧均为开口构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承台模板的墩身预埋钢筋定位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滑槽(2),滑槽(2)内固定安装有滑杆(3),滑杆(3)上套设有多个活动座(4),活动座(4)的顶部延伸至滑槽(2)外,多个活动座(4)的顶部均开设有导向槽(5),多个导向槽(5)内均滑动安装有导向杆(6),导向杆(6)的顶端延伸至导向槽(5)外,多个导向杆(6)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下夹板(7),多个下夹板(7)的顶部均开设有下弧形槽(8),下弧形槽(8)的两侧均为开口构造,多个下夹板(7)的上方均设有上夹板(9),多个上夹板(9)的底部均开设有上弧形槽(10),上弧形槽(10)的两侧均为开口构造,多个下夹板(7)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丝杆(11),多个上夹板(9)的顶部均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12),第一丝杆(11)分别贯穿相对应的第一通孔(12),多个第一丝杆(11)上均螺纹安装有螺母(13),螺母(13)与相对应上夹板(9)的顶部相接触,多个活动座(4)上均固定套设有第一支撑板(14),多个第一支撑板(14)的顶部均开设有两个螺纹孔(15),多个螺纹孔(15)内均螺纹安装有第二丝杆(16),第二丝杆(16)的两端均延伸至螺纹孔(15)外,多个上夹板(9)上均固定套设有第二支撑板(17),多个第二支撑板(17)的底部均开设有第二通孔(18),第二丝杆(16)的顶端贯穿相对应的第二通孔(18),多个活动座(4)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9),多个固定板(19)的顶部均开设有第三通孔(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书文李晓慧杨彬耀赵漪孙宇晖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建工集团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