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液井口不落地自动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98958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钻井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钻井液井口不落地自动回收装置。所述的帆布漏斗的下端连接有回收漏斗,回收漏斗的下端中间通过支撑座连接有防溢管;且回收漏斗的左侧下端设置有回收接口;回收接口通过回收管道与泥浆回收罐左侧的泥浆入口连接,所述的泥浆回收罐的内部设置有浮筒,浮筒的上端与固定在泥浆回收罐内侧顶端的自动气路控制器连接,自动气路控制器的右侧设置有压缩空气入口;泥浆回收罐的右侧下端通过蝶阀与气动隔膜泵连接,气动隔膜泵外侧设置有排液口。它安装后可以后部回收从钻台井口落下的钻井液,当储浆罐达到一定容量时自动回收再利用,使用气动控制,不使用电能,符合国家油气环境下的防爆要求。

Automatic recovery device of drilling fluid wellhead without lan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钻井液井口不落地自动回收装置
本技术属于钻井配件
,尤其是涉及钻井液井口不落地自动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环境保护法”的出台实施,地方有关部门和业主在环保要求上越来越高,为了保证井口防喷器和钻台下地面不受泥浆污染,同时也可以保证钻具内流出泥浆的回收再利用,有必要使用井口不落地装置进行钻井施工作业。钻井队现在使用的都是自已临时自制的接浆伞,一是不能全部回收,很大一部分都落在地面,给地面造成污染,二是安装困难,费时费力还不能达到相关环保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钻井液井口不落地自动回收装置,安装后可以后部回收从钻台井口落下的钻井液,当储浆罐达到一定容量时自动回收再利用,使用气动控制,不使用电能,符合国家油气环境下的防爆要求;重量轻,安装简单快速,节约人力缩短安装时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帆布漏斗、回收漏斗、支撑座、防溢管、回收接口、回收管道、泥浆入口、泥浆回收罐、自动气路控制器、浮筒、压缩空气入口、蝶阀、气动隔膜泵、排液口;所述的帆布漏斗的下端连接有回收漏斗,回收漏斗的下端中间通过支撑座连接有防溢管;且回收漏斗的左侧下端设置有回收接口;回收接口通过回收管道与泥浆回收罐左侧的泥浆入口连接,所述的泥浆回收罐的内部设置有浮筒,浮筒的上端与固定在泥浆回收罐内侧顶端的自动气路控制器连接,自动气路控制器的右侧设置有压缩空气入口;泥浆回收罐的右侧下端通过蝶阀与气动隔膜泵连接,气动隔膜泵外侧设置有排液口。作为优选,所述的泥浆回收罐的容积为1.5立方米。作为优选,所述的帆布漏斗为斜泄漏结构,以井口为中轴线,帆布漏斗的右侧到中轴线的距离a大于帆布漏斗的左侧到中轴线的距离b。作为优选,所述的回收管道的管径为0.2米。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它安装后可以全部回收从钻台井口落下的钻井液,当储浆罐达到一定容量时自动回收再利用,使用气动控制,不使用电能,符合国家油气环境下的防爆要求;重量轻,安装简单快速,节约人力缩短安装时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帆布漏斗1、回收漏斗2、支撑座3、防溢管4、回收接口5、回收管道6、泥浆入口7、泥浆回收罐8、自动气路控制器9、浮筒10、压缩空气入口11、蝶阀12、气动隔膜泵13、排液口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看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帆布漏斗1、回收漏斗2、支撑座3、防溢管4、回收接口5、回收管道6、泥浆入口7、泥浆回收罐8、自动气路控制器9、浮筒10、压缩空气入口11、蝶阀12、气动隔膜泵13、排液口14;所述的帆布漏斗1的下端连接有回收漏斗2,回收漏斗2的下端中间通过支撑座3连接有防溢管4;且回收漏斗2的左侧下端设置有回收接口5;回收接口5通过回收管道6与泥浆回收罐8左侧的泥浆入口7连接,所述的泥浆回收罐8的内部设置有浮筒10,浮筒10的上端与固定在泥浆回收罐8内侧顶端的自动气路控制器9连接,自动气路控制器9的右侧设置有压缩空气入口11;泥浆回收罐8的右侧下端通过蝶阀12与气动隔膜泵13连接,气动隔膜泵13外侧设置有排液口14。其中,所述的帆布漏斗1用于井口钻井液的回收;帆布用防水防油防泥等防沾材料,加工成长3.5米,宽1.4米,高1.5米的漏斗形状,用于接收钻台转盘面从钻杆盒到转盘电机面积内所有钻井液和雨水;帆布漏斗1所有帆布边内加直径8毫米高强度尼龙绳,每隔150毫米开直径10毫米的孔用金属扣加固;漏斗顶部采用挂钩+强磁的方面与钻台底部相连,漏斗底部向上200毫米和400毫米处在外部加工两圈锁扣与回收漏斗相连接。所述的回收漏斗2采用ABS材质,加工直径设计为1.5-2米,漏斗边加工有与帆布连接的锁扣便于快速连接。因在高处安装,无法站人,只能由一个人负责安装,所以要求重量轻,全套不超过30公斤,两半漏斗采用快速锁扣连接,材料密封性好,强度高,具有耐火性能,对环境无污染,符合环保要求。所述的泥浆回收罐8配备气动隔膜泵13,通过液面控制可自动回收泥浆;实现液面达到2/3时自动排液,液面降到底部时自动停止;下部用底座与气动隔膜泵连接固定在一个平面,设计有吊耳便于吊装;长度不超过2.5米,宽1米,高度不超过1.2米;气动隔膜泵上部应有遮雨挡板。自动控制装置应采用沉入设计,不高于罐体最高处。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当泥浆回收罐8内的液面达到上限时,自动气路控制器9启动,气动隔膜泵13开始工作,当液面下降至下限时,自动气路控制器9切断气路,气动隔膜泵13停止工作,达到自动排液的要求。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它安装后可以后部回收从钻台井口落下的钻井液,当储浆罐达到一定容量时自动回收再利用,使用气动控制,不使用电能,符合国家油气环境下的防爆要求;重量轻,安装简单快速,节约人力缩短安装时间。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钻井液井口不落地自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帆布漏斗(1)、回收漏斗(2)、支撑座(3)、防溢管(4)、回收接口(5)、回收管道(6)、泥浆入口(7)、泥浆回收罐(8)、自动气路控制器(9)、浮筒(10)、压缩空气入口(11)、蝶阀(12)、气动隔膜泵(13)、排液口(14);所述的帆布漏斗(1)的下端连接有回收漏斗(2),回收漏斗(2)的下端中间通过支撑座(3)连接有防溢管(4);且回收漏斗(2)的左侧下端设置有回收接口(5);回收接口(5)通过回收管道(6)与泥浆回收罐(8)左侧的泥浆入口(7)连接,所述的泥浆回收罐(8)的内部设置有浮筒(10),浮筒(10)的上端与固定在泥浆回收罐(8)内侧顶端的自动气路控制器(9)连接,自动气路控制器(9)的右侧设置有压缩空气入口(11);泥浆回收罐(8)的右侧下端通过蝶阀(12)与气动隔膜泵(13)连接,气动隔膜泵(13)外侧设置有排液口(14)。/n

【技术特征摘要】
1.钻井液井口不落地自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帆布漏斗(1)、回收漏斗(2)、支撑座(3)、防溢管(4)、回收接口(5)、回收管道(6)、泥浆入口(7)、泥浆回收罐(8)、自动气路控制器(9)、浮筒(10)、压缩空气入口(11)、蝶阀(12)、气动隔膜泵(13)、排液口(14);所述的帆布漏斗(1)的下端连接有回收漏斗(2),回收漏斗(2)的下端中间通过支撑座(3)连接有防溢管(4);且回收漏斗(2)的左侧下端设置有回收接口(5);回收接口(5)通过回收管道(6)与泥浆回收罐(8)左侧的泥浆入口(7)连接,所述的泥浆回收罐(8)的内部设置有浮筒(10),浮筒(10)的上端与固定在泥浆回收罐(8)内侧顶端的自动气路控制器(9)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红阳张志军张桉吴振南毛卫平周齐文果兴亮李佳谭杰文李昌寨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湖南钻井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