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拆防撬报警智能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98158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拆防撬报警智能锁,包括门内构件、锁体、门外构件,其特征在于:门内构件包括门内执手、门内面板、电池盒、控制主板、第一报警器,锁体内设置有第二报警器,锁体的正面设置有过线口,锁体的侧面设置有叉舌,第一报警器连接有第一牵引线,第一牵引线穿过过线口与门外面板连接,叉舌连接有第二牵引线,第二牵引线位于弹簧中心并穿过限位块连接有第二感应块,在锁体内与第二感应块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接近开关;当门缝被撬开后,叉舌在弹簧的作用下会弹出,门锁会连续反复报警;当门锁受外力作用,使门内外连接线断开时,门锁会连续反复报警。

A kind of intelligent lock for alarm against dismantling and pry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拆防撬报警智能锁
本技术涉及门锁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拆防撬报警智能锁。
技术介绍
智能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通过指纹、密码、磁卡等验证方式,实现上锁开锁的一种新的开锁方式的电子锁。现有的智能锁虽然使窃贼不容易通过指纹密码等方式打开锁体,但有时窃贼还会从门外进行撬锁或拆锁等暴力拆卸方式,现有的智能锁在防盗和防撬方面不能及时提供示警信息,降低了锁的安全性能。市面上支持密码开锁的智能锁一般通过在门外设置数字按键键盘或虚拟数字键盘来实现,键盘直接裸露在外容易沾落灰尘等杂物,使键盘积灰而不灵敏、不好清理,且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拆防撬报警智能锁。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拆防撬报警智能锁,包括门内构件、锁体、门外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内构件包括门内执手、门内面板、电池盒、控制主板、第一报警器,所述锁体内设置有第二报警器,所述锁体的正面设置有过线口,所述锁体的侧面设置有叉舌,所述门外构件包括门外执手、门外面板、触控按键模块、指纹采集模块、卡片模块、滑盖;所述第一报警器包括蜂鸣器、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一感应块,所述第一报警器壳体上设置有第一滚轴,所述第一报警器连接有第一牵引线,所述第一牵引线穿过过线口与门外面板连接,所述第一牵引线绕在所述第一滚轴上;所述锁体的壳体内固定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叉舌后方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限位块上,所述叉舌连接有第二牵引线,所述第二牵引线位于所述弹簧中心并穿过限位块连接有第二感应块,在锁体内与所述第二感应块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接近开关,所述蜂鸣器与第一接近开关连接,所述电池盒、蜂鸣器、第二接近开关和第二报警器分别与所述控制主板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滑盖内表面两侧设置有滑轨,相对应的所述门外面板两侧设置有凸边,所述滑盖通过所述滑轨和所述凸边滑动连接在所述门外面板上。进一步的,所述滑盖的下端两侧设置有限位缺口,相对应的在所述门外面板的上端设置有限位凸起。进一步的,所述滑盖内侧设置有感应片,在门外面板内与所述感应片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接近传感器,所述接近传感器与控制主板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盒内安装有两组电池,所述控制主板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触控按键模块、指纹采集模块、卡片模块、第一报警器均与所述控制主板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设计了防撬报警、防拆报警功能更适合现代生活的需求,当有人从门外拆门或撬门会及时报警,达到及时阻止的目的,增加了门锁的安全性;防撬报警:当门缝被撬开后,叉舌弹出,门锁会连续反复报警;防拆报警:当门锁受外力作用,使门内外连接线(即第一牵引线)断开时,门锁会连续反复报警。门外构件做滑盖设计,滑盖未上拉时,滑盖盖住在按键模块、指纹模块、卡片模块,锁处于沉睡状态,在上拉滑盖后,锁处于唤醒状态,防止了键盘直接裸露在外容易沾落灰尘等杂物,解决了键盘积灰而不灵敏、不好清理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效果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组件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的防拆报警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防撬报警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滑盖与门外面板的截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滑盖内表面和门外面板外表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限位缺口和限位凸起扣合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晰、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分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照附图1-7,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一种防拆防撬报警智能锁,包括门内构件、锁体27、门外构件,所述门内构件包括门内执手23、门内面板25、电池盒31、控制主板、第一报警器1,所述锁体27内设置有第二报警器(图中未标出),所述锁体27的正面设置有过线口2,所述锁体27的侧面设置有叉舌9,所述门外构件包括门外执手24、门外面板、触控按键模块28、指纹采集模块29、卡片模块30、滑盖16;所述第一报警器1包括蜂鸣器7、第一接近开关5和第一感应块4,所述第一报警器1壳体上设置有第一滚轴6,所述第一报警器1连接有第一牵引线3,所述第一牵引线3穿过过线口2与门外构件连接,所述第一牵引线3与所述第一感应块4连接,所述第一牵引线3绕在所述第一滚轴6上;当有人从门外拆锁,将门外面板26从锁体27上拆卸开来导致第一牵引线3断开时,第一感应块4没有了第一牵引线3的牵引力下落远离第一接近开关5,使第一接近开关5在检测范围内无法检测到到第一感应块4,与第一接近开关5连接的蜂鸣器7会连续反复发出蜂鸣声,即拆门锁导致第一牵引线3断开会触发第一报警器1报警。所述叉舌9后方连接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的另一端连接在限位块11上,所述限位块11固定在所述锁体27壳体上,所述叉舌9连接有第二牵引线12,所述第二牵引线12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感应块13,在锁体27上与第二感应块13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二接近开关14,所述第二接近开关14与控制主板连接,所述第二接近开关14、第二报警器分别与所述控制主板连接。所述触控按键模块28、指纹采集模块29、卡片模块30、第一报警器1均与所述控制主板连接。当门关上时,门锁上的叉舌9会被门框挤压抵扣进锁体27内,导致与第二牵引线12连接的第二感应块13向下移动靠近第二接近开关14,第二接近开关14检测到第二感应块13;当门打开时,叉舌9不受门框挤压就会在弹簧10的作用下从锁体27内弹出,导致与第二牵引线12连接的第二感应块13向上移动远离第二接近开关14,第二接近开关14检测不到第二感应块13后对控制主板发出检测信号;控制主板会根据触控按键模块28、指纹采集模块29、卡片模块30发出的信号进行判断,当有人从门外暴力撬锁时,门缝被撬开,叉舌9弹出,此时控制主板没有接收到正常的解锁信号,控制主板就会控制第二报警器报警。所述滑盖16内表面两侧设置有滑轨17,相对应的所述门外面板两侧设置有凸边18,所述滑盖16通过所述滑轨17和所述凸边18滑动连接在所述门外面板上;所述滑盖16的下端两侧设置有限位缺口19,相对应的在所述门外面板的上端设置有限位凸起20;当滑盖16上拉滑动到最上面时,门外面板上的限位凸起20会卡入滑盖16的限位缺口19中,使滑盖16保持在此位置,需要借助外力限位凸起20才会脱出限位缺口19使滑盖16再次可以滑动。所述滑盖16内侧设置有接近传感器(图中未标出),相对应的所述门外面板上设置有感应片(图中未标出),所述感应片与控制主板连接,当滑盖16向上滑动时,接近传感器与感应片位置会错开,此时,感应片发送相应的检测信号给控制主板,控制主板接收信号后控制触控按键模块28、指纹采集模块29、卡片模块30亮起,实现滑盖16上滑,滑盖16盖住的触控按键模块28、指纹采集模块29、卡片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拆防撬报警智能锁,包括门内构件、锁体、门外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内构件包括门内执手、门内面板、电池盒、控制主板、第一报警器,所述锁体内设置有第二报警器,所述锁体的正面设置有过线口,所述锁体的侧面设置有叉舌,所述门外构件包括门外执手、门外面板、触控按键模块、指纹采集模块、卡片模块、滑盖;所述第一报警器包括蜂鸣器、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一感应块,所述第一报警器壳体上设置有第一滚轴,所述第一报警器连接有第一牵引线,所述第一牵引线穿过过线口与门外面板连接,所述第一牵引线绕在所述第一滚轴上;所述锁体的壳体内固定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叉舌后方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限位块上,所述叉舌连接有第二牵引线,所述第二牵引线位于所述弹簧中心并穿过限位块连接有第二感应块,在锁体内与所述第二感应块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接近开关,所述蜂鸣器与第一接近开关连接,所述电池盒、蜂鸣器、第二接近开关和第二报警器分别与所述控制主板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拆防撬报警智能锁,包括门内构件、锁体、门外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内构件包括门内执手、门内面板、电池盒、控制主板、第一报警器,所述锁体内设置有第二报警器,所述锁体的正面设置有过线口,所述锁体的侧面设置有叉舌,所述门外构件包括门外执手、门外面板、触控按键模块、指纹采集模块、卡片模块、滑盖;所述第一报警器包括蜂鸣器、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一感应块,所述第一报警器壳体上设置有第一滚轴,所述第一报警器连接有第一牵引线,所述第一牵引线穿过过线口与门外面板连接,所述第一牵引线绕在所述第一滚轴上;所述锁体的壳体内固定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叉舌后方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限位块上,所述叉舌连接有第二牵引线,所述第二牵引线位于所述弹簧中心并穿过限位块连接有第二感应块,在锁体内与所述第二感应块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接近开关,所述蜂鸣器与第一接近开关连接,所述电池盒、蜂鸣器、第二接近开关和第二报警器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柏松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柯尼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