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门铃的便捷拆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5428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门铃的便捷拆机结构,包括门铃主体,所述门铃主体具有前壳和盖板,前壳设置有主控板、解锁机构,所述主控板控制连接所述解锁机构,所述解锁机构具有第一弹性卡扣;所述盖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弹性卡扣适配的第二弹性卡扣,锁定时,将所述盖板的第二弹性卡扣推入前壳以使得第二弹性卡扣与所述第一弹性卡扣相互扣合,实现盖板与前壳的扣合锁定;解锁时,所述解锁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弹性卡扣与第二弹性卡扣脱离,完成解锁,实现盖板与前壳的分离。如此,通过在门铃本体内设置解锁机构,并通过主控板来控制解锁机构,从而实现了门铃的自动拆机目的,解决了现有的门铃的拆机需要借助拆机工具并且费事费力的问题,实现了拆机便利化。现了拆机便利化。现了拆机便利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门铃的便捷拆机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门铃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门铃的便捷拆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智能门铃已经普遍进入现代商品住宅房、老式住宅房;老式住宅房之前的门铃通常是不能观察到来访者的,通过在老式住宅房加装智能门铃(可视门铃)后,能够看到来访者及控制开门;具体地说,住户听到铃声,像接听可视电话一样,接受来访者通过楼下门口主机的呼叫,进行对话,同时住户家中的可视分机可通过楼下主机摄像头接收视频影像,住户观察分机显示屏幕上的监控图像确认来访者的身份,最后决定是否按下室内分机的开锁按钮,打开连接门口主机的电控门锁,允许来访客人开门进入。
[0003]但是,现有的智能门铃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地说,现有的智能门铃进行拆机时,都是传统机械式的拆机方式,即利用顶针顶住弹片或者螺丝刀等工具对智能门铃进行拆机,这种拆机方式费事费力,并且,顶针由于小巧,还存在存放麻烦,容易丢失的缺陷。
[0004]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门铃的便捷拆机结构,其通过在门铃本体内设置解锁机构,并通过主控板来控制解锁机构,从而实现了门铃的自动拆机目的,解决了现有的门铃的拆机需要借助拆机工具并且费事费力的问题,实现了拆机的自动化。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门铃的便捷拆机结构,包括门铃主体,所述门铃主体具有前壳和连接于前壳后侧的盖板,所述前壳设置有主控板、解锁机构,所述主控板控制连接所述解锁机构,所述主控板电性连接有电源,所述解锁机构具有第一弹性卡扣;所述盖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弹性卡扣适配的第二弹性卡扣,锁定时,将所述盖板的第二弹性卡扣推入前壳以使得第二弹性卡扣与所述第一弹性卡扣相互扣合,实现盖板与前壳的扣合锁定;解锁时,所述解锁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弹性卡扣与第二弹性卡扣脱离,完成解锁,实现盖板与前壳的分离。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解锁机构具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为电磁阀或马达(及马达连接的传动结构)。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前壳设置有电池仓,所述电池仓可拆卸式连接有仓盖,所述盖板位于所述仓盖的后方。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控板具有用于接收解锁信号的信号接收模块。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信号接收模块具有无线接收单元、语音接收单元、视频接收单元、指纹接收单元中的一种以上。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门铃主体的后侧还连接有角度调节支架组件。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角度调节支架组件包括有安装板、推杆、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安装板可转动连接,所述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板,所述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锁固螺丝,所述连接板对应所述锁固螺丝设置有推槽;所述盖板可拆卸式连接于所述连接板。
[0013]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在门铃本体内设置解锁机构,并通过主控板来控制解锁机构,从而实现了门铃的自动拆机目的,解决了现有的门铃的拆机需要借助拆机工具并且费事费力的问题,实现了拆机的自动化;其次,在门铃本体上还连接有角度调节支架组件,使得本申请之门铃还具有角度调节功能;并且,本申请之角度调节支架组件相对于现有的门铃角度调节机构而言,调节更加方便,结构更易实现,还具有调节稳定,能实现无级调节等诸多优势。
[0014]为更清楚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一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一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一的第一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一的第二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一的第三分解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一的剖面示意图;图7为图6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一的剖面分解示意图;图9为图8的局部放大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一的应用状态图;图11为图10的局部放大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一的第四分解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二中角度调节支架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识说明:10、门铃主体;11、前壳;111、主控板;112、解锁机构;113、第一弹性卡扣;1131、复位弹簧;114、电池仓;115、仓盖;12、盖板;121、第二弹性卡扣;13、电池;20、角度调节支架组件;21、安装板;22、推杆;221、锁固螺丝;23、连接板;231、推槽。
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晰、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
[0018]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
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1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0]参照附图1至图13,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智能门铃的便捷拆机结构,包括门铃主体10,所述门铃主体10具有前壳11和连接于前壳11后侧的盖板12,所述前壳11设置有主控板111、解锁机构112、电池13,所述主控板111控制连接所述解锁机构112,所述解锁机构112具有第一弹性卡扣113;所述主控板111电性连接所述电池13(电源);所述盖板12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弹性卡扣113适配的第二弹性卡扣121,锁定时,将所述盖板12的第二弹性卡扣121推入前壳11以使得第二弹性卡扣121与所述第一弹性卡扣113相互扣合,实现盖板12与前壳11的扣合锁定;解锁时,所述解锁机构112驱动所述第一弹性卡扣113与第二弹性卡扣121脱离,完成解锁,实现盖板12与前壳11的分离。
[0021]如此,通过主控板111来实现解锁机构112的控制,从而实现了自动解锁,解决了传统拆机需要借助工具(如顶针、螺丝刀)及拆装费时费力的问题,具体地说,所述前壳11设置有用于放置电池13的电池仓114,所述电池仓114可拆卸式(通常为卡扣结构)连接有仓盖115,所述盖板12位于所述仓盖115的后方,如此,更换电池时,只需通过主控板111控制盖板12脱离,然后扣下仓盖115,即可对电池进行更换或者充电;需说明的是,本部分描述并不是将本申请之拆机结构限制用于电池13的智能门铃,对于电池不可拆的智能门铃,本申请之拆机结构同样使用。
[00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门铃的便捷拆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门铃主体,所述门铃主体具有前壳和连接于前壳后侧的盖板,所述前壳设置有主控板、解锁机构,所述主控板控制连接所述解锁机构,所述主控板电性连接有电源,所述解锁机构具有第一弹性卡扣;所述盖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弹性卡扣适配的第二弹性卡扣,锁定时,将所述盖板的第二弹性卡扣推入前壳以使得第二弹性卡扣与所述第一弹性卡扣相互扣合,实现盖板与前壳的扣合锁定;解锁时,所述解锁机构驱动所述第一弹性卡扣与第二弹性卡扣脱离,完成解锁,实现盖板与前壳的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门铃的便捷拆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机构具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为电磁阀或马达(及马达连接的传动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门铃的便捷拆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设置有电池仓,所述电池仓可拆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志勇刘跃友杨英治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柯尼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