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屑洗发泡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689505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屑洗发泡泡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去屑洗发泡泡由螯合剂5‑15份、氨基酸表面活性剂40‑65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0‑30份、两性表面活性剂5‑20份、调理剂1‑10份、去屑剂2‑10份、柠檬酸2‑8份、叶黄素5‑15份、大豆蛋白1‑2份、香精1‑15份、防腐剂0.1‑1份、水60‑85份组成。该洗发泡泡无明显稠度,可采用泡泡泵头泵出洗发泡泡,料体为弱酸性且泵出的泡泡更加与头皮亲近,进一步触达毛囊,清洁头皮油脂,改善头皮环境,同时该洗发泡泡含有植物去屑剂,与吡罗克酮乙醇胺盐搭配使用能很好达到去屑效果。另外该洗发泡泡可常温制备,无需加热,生产工艺简单,节能省时,节约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去屑洗发泡泡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去屑洗发泡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几乎每天人们都在使用洗发剂清洗头发,目前市场上的洗发水种类繁多,功能也各不相同,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发质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洗发水。由于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长期暴露在不洁净的空气中,头皮的灰尘也会增多,从而刺激头皮分泌大量的油脂,损伤头皮细胞,增加头皮表面层产生的角质层鳞屑脱落,从而产生大量头皮屑。据不完全统计,我国59%的女性和63%的男性一直受到头皮屑的困扰,对于“头屑烦恼族”来说,选择一款正确的去屑洗发水显得尤为重要。传统产品多数都是由普通表面活性剂,杀菌剂、调理剂、乳化硅油、珠光剂、香精等组成。若选用不当、使用过量的普通表面活性剂,会对头皮过度脱脂,从而导致头痒、头皮屑、发质损伤,严重的还会导致脱发。而长时间使用含乳化硅油的洗发露,又会因硅油过度积聚在头发表面造成头发厚重、油腻、失去弹性,甚至是毛囊被堵塞而无法正常代谢等问题。而现在的无硅油洗发水大都去屑效果不佳,存在使用后头皮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去屑洗发泡泡,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成分及其重量份数:/n螯合剂5-15份、氨基酸表面活性剂40-65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0-30份、两性表面活性剂5-20份、调理剂1-10份、去屑剂2-10份、柠檬酸2-8份、叶黄素5-15份、大豆蛋白1-2份、香精1-15份、防腐剂0.1-1份、水60-8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去屑洗发泡泡,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成分及其重量份数:
螯合剂5-15份、氨基酸表面活性剂40-65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0-30份、两性表面活性剂5-20份、调理剂1-10份、去屑剂2-10份、柠檬酸2-8份、叶黄素5-15份、大豆蛋白1-2份、香精1-15份、防腐剂0.1-1份、水60-8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屑洗发泡泡,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成分及重量份数组成:螯合剂12.5份、氨基酸表面活性剂53.4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5份、两性表面活性剂13.8份、调理剂6份、去屑剂6.8份、柠檬酸5.9份、叶黄素11.5份、大豆蛋白1.5份、香精10份、防腐剂0.8份、水7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屑洗发泡泡,其特征在于,所述螯合剂为EDTA-2N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屑洗发泡泡,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由椰油酰谷氨酸钠、椰油酰氨基丙酸钠、甲基椰油酰基牛磺酸钠按质量比为1-5:1-4:1-5组成;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PEG-80失水山梨醇月桂酸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屑洗发泡泡,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性表面活性剂由卵磷脂、烷基酰胺磷酸甜菜碱、N-烷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谭小军王静
申请(专利权)人:威莱广州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