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新版垃圾分类标准的分类垃圾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8860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新版垃圾分类标准的分类垃圾桶,它包括上端开口和至少一分隔板,下端封闭的桶体,所述桶体具有两相对侧以及两相对侧和下端封闭壁围成的桶腔;所述分隔板滑动连接于所述桶体上,并且所述分隔板在桶体上适于沿其中一相对侧的相对方向滑动,所述分隔板将完全的或部分的桶腔分隔为相邻设置的两分桶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方便用户在家庭生活中及早做好垃圾分类,同时针对日常生活中每天产生的干湿垃圾不同而对垃圾桶容量能够作出相应调整。

Classification bins for the new version of garbag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新版垃圾分类标准的分类垃圾桶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新版垃圾分类标准的分类垃圾桶。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社会进步,政府极力推广垃圾分类,常安排专业的人士进行指导、协助、监管垃圾分类工作,但收效并不理想,原因在于垃圾分类的源头没有实现合理引导和有效控制,而源头通常指的是在每个产生垃圾的场所(家庭、商场、道路等),在这些源头做好垃圾分类的工作并且能使分类好的垃圾更便捷精准的倾倒入指定的垃圾箱内,是眼下的当务之急。市面上的家用垃圾桶种类纷繁,样式各异,其中大部分只是简单的拥有垃圾容纳的基础功能,其余的仅是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些微小改进:例如盖帽、脚踏、内芯等,本质上还是服务于单一的垃圾存放,与现行的新版垃圾分类标准不相契合;选择其中有垃圾分类意向且稍具有实际价值的三个专利进行概述:专利公开号为CN107777168A的中国专利披露了一种可分类的垃圾桶,其将一个圆形厨房用小垃圾桶进行分隔,利用隔板和两侧的卡环实现2个小垃圾桶的分别放置食物垃圾和可回收垃圾,但其提供的厨房用小垃圾桶适用性不够广-不能满足家庭整体的垃圾投放需要,且其不能满足两侧垃圾容量不等时产生的需求,整体来看也不便于垃圾分类倾倒;专利公开号为CN104555181A的中国专利披露了一种分类垃圾桶和专利公开号为CN109809070A的家用分类垃圾桶分别是将同一个垃圾桶分隔成两个大小固定的区域,前者是将其分为上下2个分桶,后者是将其分为左右2个分桶,本质上都没有解决用户真正的痛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新版垃圾分类标准的分类垃圾桶,它能够方便用户在家庭生活中及早做好垃圾分类,同时针对日常生活中每天产生的干湿垃圾不同而对垃圾桶容量能够作出相应调整。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新版垃圾分类标准的分类垃圾桶,它包括: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桶体,所述桶体具有两相对侧以及两相对侧和下端封闭壁围成的桶腔;至少一分隔板,所述分隔板滑动连接于所述桶体上,并且所述分隔板在桶体上适于沿其中一相对侧的相对方向滑动,所述分隔板将完全的或部分的桶腔分隔为相邻设置的两分桶腔。进一步,所述分隔板通过至少一滑动导向机构滑动连接于所述桶体上;其中,所述滑动导向机构包括:沿滑动方向延伸设置的滑杆;与滑杆滑动配合的滑槽。进一步,所述滑杆设于所述桶体上;所述滑槽设于所述分隔板上。进一步,所述滑槽设于所述分隔板的上端角部上。进一步为了能够在垃圾桶上装组合垃圾袋,所述分类垃圾桶适于和带有至少两垃圾袋的组合型垃圾袋配合使用,分桶腔内适于容置垃圾袋;所述分隔板上设有避让相邻垃圾袋的连接部位的避让槽。进一步,所述分隔板包括:两主体板;连接两主体板并和两主体板的边部围成避让槽的底条。进一步为了能够撑开各垃圾袋的袋口,所述桶体的角部设有一卡扣,所述卡扣上设有至少一个与相应桶体侧壁之间形成卡垃圾袋上端边缘翻卷后的翻边的卡接间隙。进一步为了方便在本分类垃圾桶上放置垃圾袋卷,方便用户及时快捷的找到垃圾袋进行垃圾袋的套装,所述桶体的侧壁上设有存储垃圾袋的垃圾袋储备盒。进一步,所述垃圾袋储备盒包括:具有存储腔的盒腔体;铰接在盒腔体上或铰接在相应侧壁上并适于封住或打开存储腔的盒盖。进一步,适用于新版垃圾分类标准的分类垃圾桶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盖合在所述桶体上以封闭或打开所述桶腔。进一步为了方便在垃圾桶/垃圾袋边缘湿脏的时候,避免双手碰及垃圾桶/垃圾袋边缘,保护使用者安全和洁净,所述盖板上设有握柄。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通过将桶体分隔为不同的分桶腔,分桶腔适用于新版垃圾分类标准,而且在日常生活干湿垃圾量不确定情况下,能够通过调节分隔板调节分桶腔的各自容量,做到按实际情况进行分垃圾桶容量的调整;2、通过卡扣、盖板和垃圾袋储备盒三个结构,分别实现垃圾袋在垃圾桶内的相对稳定、倾倒前打开盖板不易让污物碰触身体、避免垃圾袋乱丢寻找困难等便携功能,方便用户在家庭内部实现高效快捷的垃圾分类置放全流程;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可以按需动态调节干湿垃圾容量,能高效帮助用户快速实现家庭内部垃圾分类,避免其身体伤害及心理上对垃圾分类的抗拒,十分值得广泛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适用于新版垃圾分类标准的分类垃圾桶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桶体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分隔板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适用于新版垃圾分类标准的分类垃圾桶,它包括: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桶体1,所述桶体1具有两相对侧以及两相对侧和下端封闭壁围成的桶腔;至少一分隔板2,所述分隔板2滑动连接于所述桶体1上,并且所述分隔板2在桶体1上适于沿其中一相对侧的相对方向滑动,所述分隔板2将完全的或部分的桶腔分隔为相邻设置的两分桶腔11。通过将桶体分隔为不同的分桶腔11,分桶腔11适用于新版垃圾分类标准,而且在日常生活干湿垃圾量不确定情况下,能够通过调节分隔板2调节分桶腔11的各自容量,做到按实际情况进行分垃圾桶容量的调整。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侧壁12和第三侧壁14组成一相对侧,第二侧壁13和第四侧壁15组成另外一相对侧,分隔板2的滑动方向为第一侧壁12和第三侧壁14组成的相对侧的方向。桶体1的材质可以为树脂、金属、木质等垃圾桶常用材料。如图2所示,所述分隔板2通过至少一滑动导向机构滑动连接于所述桶体1上;其中,所述滑动导向机构包括:沿滑动方向延伸设置的滑杆3;与滑杆3滑动配合的滑槽24。所述滑杆3设于所述桶体1上;所述滑槽24设于所述分隔板2上。所述滑槽24设于所述分隔板2的上端角部上。在本实施例中,设有两个滑动导向机构,其中一个位于第二侧壁13和分隔板2的相应上端角部之间,另外一个位于第四侧壁15和分隔板2的相应上端角部之间。如图2所示,所述分类垃圾桶适于和带有至少两垃圾袋的组合型垃圾袋配合使用,分桶腔11内适于容置垃圾袋;所述分隔板2上设有避让相邻垃圾袋的连接部位的避让槽21。图2中所示的为两分桶体11的桶体,它适用于配合两垃圾袋的组合型垃圾袋使用,一个垃圾袋用于装干垃圾,一个垃圾袋用于装湿垃圾。如图3所示,所述分隔板2可以为如下结构,其包括:两主体板22;连接两主体板22并和两主体板22的边部围成避让槽21的底条23。主体板22具体可以为直角梯形结构。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桶体1的角部设有一卡扣4,所述卡扣4上设有至少一个与相应桶体1侧壁之间形成卡垃圾袋上端边缘翻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新版垃圾分类标准的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n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桶体(1),所述桶体(1)具有两相对侧以及两相对侧和下端封闭壁围成的桶腔;/n至少一分隔板(2),所述分隔板(2)滑动连接于所述桶体(1)上,并且所述分隔板(2)在桶体(1)上适于沿其中一相对侧的相对方向滑动,所述分隔板(2)将完全的或部分的桶腔分隔为相邻设置的两分桶腔(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新版垃圾分类标准的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桶体(1),所述桶体(1)具有两相对侧以及两相对侧和下端封闭壁围成的桶腔;
至少一分隔板(2),所述分隔板(2)滑动连接于所述桶体(1)上,并且所述分隔板(2)在桶体(1)上适于沿其中一相对侧的相对方向滑动,所述分隔板(2)将完全的或部分的桶腔分隔为相邻设置的两分桶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新版垃圾分类标准的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板(2)通过至少一滑动导向机构滑动连接于所述桶体(1)上;其中,
所述滑动导向机构包括:
沿滑动方向延伸设置的滑杆(3);
与滑杆(3)滑动配合的滑槽(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新版垃圾分类标准的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杆(3)设于所述桶体(1)上;
所述滑槽(24)设于所述分隔板(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新版垃圾分类标准的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槽(24)设于所述分隔板(2)的上端角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新版垃圾分类标准的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类垃圾桶适于和带有至少两垃圾袋的组合型垃圾袋配合使用,分桶腔(11)内适于容置垃圾袋;
所述分隔板(2)上设有避让相邻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渊陆敏达陈剑浩丁佳伟
申请(专利权)人:沃立常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