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分类垃圾倾倒的垃圾袋及组合式垃圾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8860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分类垃圾倾倒的垃圾袋及组合式垃圾袋,适用于分类垃圾倾倒的垃圾袋包括上端开口、下端封闭并且周壁环绕一圈设置的袋体;其中,所述袋体的周壁上设有至少一沿周壁的环绕方向呈S形折叠状设置的易撕折叠部;所述易撕折叠部设有至少一沿上下方向设置的热压塑封线,所述热压塑封线将易撕折叠部对应相应热压塑封线的部位粘接在一起;在其中至少一热压塑封线对应的易撕折叠部的上端或上端附近开设有撕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功效实用、便于倾倒且能符合新版垃圾分类标准使用。

Garbage bag and combined garbage bag suitable for classified garbage dump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分类垃圾倾倒的垃圾袋及组合式垃圾袋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分类垃圾倾倒的垃圾袋及组合式垃圾袋。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社会进步,政府极力推广垃圾分类,常安排专业的人士进行指导、协助、监管垃圾分类工作,但收效并不理想,原因在于垃圾分类的源头没有实现合理引导和有效控制,而源头通常指的是在每个产生垃圾的场所(家庭、商场、道路等),在这些源头做好垃圾分类的工作并且能使分类好的垃圾更方便快捷的倾倒入指定的垃圾箱内,显得尤为必要。公开号CN208948085U的中国专利披露了一种分类垃圾袋三联包,其将一个大垃圾袋分割成3个小包,并且相应的小包上有垃圾分类的标识,告诉用户不同分类垃圾的投放位置,其本质上和给予不同垃圾分类安排不同颜色垃圾袋并无差别,且分割成了3小包导致其存储垃圾的容量大大减少,不符合不同分类垃圾产生的随机性,而且在垃圾箱处进行倾倒时仍需要将厨余垃圾单独倒出,过程中难免会让用户碰到潮湿的厨余垃圾,造成一定的身体伤害及心理上对垃圾分类的抗拒;公开号为CN103662503A的中国专利披露了一种可分类垃圾袋,公开号为CN201980641U的中国专利披露了一种分类环保垃圾袋,两种均是将一个垃圾袋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来放置不同分类垃圾,本质上都没有解决用户真正的痛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分类垃圾倾倒的垃圾袋,它结构简单、功效实用、便于倾倒且能符合新版垃圾分类标准使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分类垃圾倾倒的垃圾袋,它包括:上端开口、下端封闭并且周壁环绕一圈设置的袋体;其中,所述袋体的周壁上设有至少一沿周壁的环绕方向呈S形折叠状设置的易撕折叠部;所述易撕折叠部设有至少一沿上下方向设置的热压塑封线,所述热压塑封线将易撕折叠部对应相应热压塑封线的部位粘接在一起;在其中至少一热压塑封线对应的易撕折叠部的上端或上端附近开设有撕口。为了方便从撕口处省力地撕开袋体,方便垃圾倾倒,所述热压塑封线设有两条,分别为窄热压塑封线和宽热压塑封线;其中,所述宽热压塑封线的宽度比所述窄热压塑封线的宽度长,并位于所述窄热压塑封线的外侧;在所述窄热压塑封线对应的易撕折叠部的上端或上端附近开设有撕口。进一步不仅为了能够在垃圾袋使用时吊住袋体的侧边,防止垃圾袋防止垃圾内陷的现象,而且在倾倒垃圾时能够作为拉手使用,更好地实现垃圾袋的侧边的撕扯,所述易撕折叠部上设有悬挂稳定孔。进一步,所述易撕折叠部包括三段连续弯绕折叠的折叠耳,分别为均向外弯曲的第一外耳和第二外耳以及向内弯曲并位于第一外耳和第二外耳之间的内耳;所述热压塑封线将第一外耳、内耳和第二外耳对应相应热压塑封线的部位粘接在一起。进一步为了便于用户更容易撵开上端开口,不会打滑,所述袋体的上端开口的外沿上设有防滑褶痕。进一步,所述袋体由低压聚乙烯材质制成。进一步为了方便从撕口沿着靠近撕口或对应撕口的热压塑封线纵向撕开垃圾袋的侧边,所述袋体为由上至下纵向吹塑而成的袋体。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垃圾袋,它包括:两个上述适用于分类垃圾倾倒的垃圾袋;其中,两个适用于分类垃圾倾倒的垃圾袋的周壁的某一部分粘接。进一步为了分辨垃圾袋,便于适应双区域的垃圾桶,做到湿垃圾和干垃圾的组合式放置,两个适用于分类垃圾倾倒的垃圾袋的颜色不同。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易撕折叠部通过撕口和设置窄热压塑封线来实现分类垃圾倾倒时便捷的侧边易撕;其中,撕口提供撕开开始方向,窄热压塑封线来引导垃圾袋撕开方向,通过以上结构开实现垃圾袋侧边的易撕功能,而且撕开后倾倒不脏手。2、本技术通过特殊的开口防滑结构(防滑褶痕),在从垃圾袋卷上撕下垃圾袋后,能使用户很轻易通过指端撵开便实现垃圾袋开口的打开;3、通过特殊的悬挂稳定孔,在其圆形的内部通道内放置剩余的垃圾袋卷后,能保证垃圾袋不会因放置垃圾而内陷入垃圾袋内产生开口处的污染;同时,优选将开封后的垃圾袋卷放置其中,因为日常生活中经常因垃圾袋卷乱丢而找不到,这样的放置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垃圾袋乱丢寻找困难等问题发生在垃圾投入垃圾箱的时候;另外,在垃圾袋装袋完毕准备垃圾倾倒的时候,对垃圾袋侧边进行撕扯时可以将悬挂稳定孔作为手环的作用,并实现垃圾倾倒不脏手这一有效优势;最后,通过以上三个结构,实现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储物垃圾袋的三分类放置,严格遵循新版垃圾分类标准,并能实现垃圾袋的回收处理;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便捷、精准实现垃圾分类并能辅助用户快速倾倒垃圾,避免其身体伤害及心理上对垃圾分类的抗拒,十分值得广泛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适用于分类垃圾倾倒的垃圾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适用于分类垃圾倾倒的垃圾袋在没设置热压塑封线前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适用于分类垃圾倾倒的垃圾袋在设置热压塑封线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一种适用于分类垃圾倾倒的垃圾袋,它包括:上端开口、下端封闭并且周壁环绕一圈设置的袋体1;其中,所述袋体1的周壁11上设有至少一沿周壁11的环绕方向呈S形折叠状设置的易撕折叠部12;所述易撕折叠部12设有至少一沿上下方向设置的热压塑封线,所述热压塑封线将易撕折叠部12对应相应热压塑封线的部位粘接在一起;在其中至少一热压塑封线对应的易撕折叠部12的上端或上端附近开设有撕口12a。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压塑封线设有两条,分别为窄热压塑封线12b和宽热压塑封线12c;其中,如图1所示,所述宽热压塑封线12c的宽度比所述窄热压塑封线12b的宽度长,并位于所述窄热压塑封线12b的外侧;图1中,宽热压塑封线12c的宽度为a,所述窄热压塑封线12b的宽度为b。如图1所示,在所述窄热压塑封线12b对应的易撕折叠部12的上端或上端附近开设有撕口12a。撕口12a可以设置在窄热压塑封线12b的上端,也可以设置在上端的附近,撕口12a撕开后,可以沿着窄热压塑封线12b向下将整个垃圾袋的侧边撕掉,从而露上侧边垃圾倾倒口,垃圾袋内的垃圾可以从该垃圾倾倒口倒到垃圾桶内。在本实施例中,易撕折叠部12通过撕口12a和设置窄热压塑封线12b来实现分类垃圾倾倒时便捷的侧边易撕;其中,撕口12a提供撕开开始方向,窄热压塑封线12b来引导垃圾袋撕开方向,通过以上结构开实现垃圾袋侧边的易撕功能,而且撕开后倾倒不脏手。如图1所示,所述易撕折叠部12上设有悬挂稳定孔12d,通过特殊的悬挂稳定孔12d,在其圆形的内部通道内放置剩余的垃圾袋卷后,能保证垃圾袋不会因放置垃圾而内陷入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分类垃圾倾倒的垃圾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n上端开口、下端封闭并且周壁环绕一圈设置的袋体(1);其中,/n所述袋体(1)的周壁(11)上设有至少一沿周壁(11)的环绕方向呈S形折叠状设置的易撕折叠部(12);/n所述易撕折叠部(12)设有至少一沿上下方向设置的热压塑封线,所述热压塑封线将易撕折叠部(12)对应相应热压塑封线的部位粘接在一起;/n在其中至少一热压塑封线对应的易撕折叠部(12)的上端或上端附近开设有撕口(12a)。/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分类垃圾倾倒的垃圾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上端开口、下端封闭并且周壁环绕一圈设置的袋体(1);其中,
所述袋体(1)的周壁(11)上设有至少一沿周壁(11)的环绕方向呈S形折叠状设置的易撕折叠部(12);
所述易撕折叠部(12)设有至少一沿上下方向设置的热压塑封线,所述热压塑封线将易撕折叠部(12)对应相应热压塑封线的部位粘接在一起;
在其中至少一热压塑封线对应的易撕折叠部(12)的上端或上端附近开设有撕口(12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分类垃圾倾倒的垃圾袋,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压塑封线设有两条,分别为窄热压塑封线(12b)和宽热压塑封线(12c);其中,
所述宽热压塑封线(12c)的宽度比所述窄热压塑封线(12b)的宽度长,并位于所述窄热压塑封线(12b)的外侧;
在所述窄热压塑封线(12b)对应的易撕折叠部(12)的上端或上端附近开设有撕口(12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分类垃圾倾倒的垃圾袋,其特征在于,
所述易撕折叠部(12)上设有悬挂稳定孔(12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分类垃圾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渊陆敏达厉晓龙杨露
申请(专利权)人:沃立常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