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保鲜包,包括包体,包体包括第一容置腔、第二容置腔、容置腔盖;容置腔盖设置在第一容置腔上方;容置腔盖与第一容置腔通过拉链连接;容置腔盖与第一容置腔内侧覆盖有保温层;第一容置腔内设有第一网状夹层、柔性加热装置;第二容置腔位于第一容置腔的外侧,第一容置腔与第二容置腔之间设有过线孔;柔性加热装置包括加热丝、两层绝缘层;加热丝位于两层绝缘层之间,加热丝与电源线的一端连接,电源线的另一端穿过线孔位于第二容纳腔内,且电源线的另一端设有外接移动电源插头;通过使用方便,不受户外环境限制;绝缘层能隔离电线防止人们触电,安全性高。
A multifunctional fresh keeping 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保鲜包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鲜袋,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保鲜包。
技术介绍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需要用保温袋对温热食品进行保温,但再好的保温袋,随着时间的流失,食品的热量依旧会消失,最后变得冰冷,保温袋质量好坏的差别仅在于能够保温时间的长短,无法始终保持食品的温热,若是随着置放时间过长导致食品变凉,则会严重影响食物的口味,且有些人群由于肠胃问题不宜食用冰冷的食物,只能选择丢弃,从而造成食物的浪费,若是选择对食物进行再次加热,则需要寻找到外置的加热设备,一旦无法寻找到,便无法对食物进行再次加热,加热条件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现有申请号为201720361687.0,申请日为2017.04.08的专利技术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可加热的保温袋,该可加热的保温袋包括袋体,袋体上方开有开口,开口处盖有盖子,所述袋体与盖子之间通过拉链连接;所述袋体与盖子内侧皆覆盖有一保温层;所述袋体底面与四周侧壁内、盖子内皆设有微波无法穿透并将微波反射的反射隔板;所述袋体内设有一电控系统,电控系统连接有一电源线;所述电控系统与一磁控管相连接,磁控管位于袋体内;所述磁控管连接有微波系统;所述磁控管与微波系统位于反射隔板内侧,电控系统位于反射隔板外侧。本技术的可加热的保温袋不仅能对食品进行保温,即使由于保温时间过长,食品失去热量,保温袋能够再次对食物进行加热,使变凉的食品再次变得温暖,保证食品的口感,更能照顾到食用人员的肠胃。但是,该保温袋为使食品加热设置了电源线和电控系统,但该电源线需要通过电源插座通电才能进行加热,在户外需要加热食品时很难找到电源插座,使用时不够方便,同时该保温袋的加热主要是将微波管固定在包体的某一个位置,且外接插头外露,不方便携带,且外接插头上沾水之后插入电源插孔上之后容易导致电击事件发生,安全性不高,同时采用微波管作为加热装置,微波管占用空间小,增机包体的重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使用充电宝等移动电源提供的电源进行加热,使用方便,不受户外环境限制的多功能保鲜包,结构简单,且方便携带、安全性高。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多功能保鲜包,包括包体,包体包括第一容置腔、第二容置腔、容置腔盖;容置腔盖设置在第一容置腔上方;容置腔盖与第一容置腔通过拉链连接;容置腔盖与第一容置腔内侧覆盖有保温层;第一容置腔内设有第一网状夹层、柔性加热装置;第二容置腔位于第一容置腔的外侧,第一容置腔与第二容置腔之间设有过线孔;柔性加热装置包括加热丝、两层绝缘层;加热丝位于两层绝缘层之间,加热丝与电源线的一端连接,电源线的另一端穿过线孔位于第二容纳腔内,且电源线的另一端设有外接移动电源插头;以上设置,在第一容置腔内设有柔性加热装置,从而减小加热装置占用第一容置腔的内部空间,且方便放置,结构简单,同时第一容置腔放置柔性加热装置,第二容置腔放置外接电源插头,使得加热部分与充电部分有效地分离,提高安全性;电源线设有外接移动电源插头的加热装置使用充电宝等移动电源提供的电源进行加热,使用方便,不受户外环境限制;将加热丝设置在绝缘层之间,能隔离电线防止人们触电,有效避免意外发生,安全性高。进一步的,第一容置腔与第二容置腔之间设有过线通道,所述过线孔包括第一过线孔和第二过线孔,第一容置腔内侧设有第一过线孔,第二容置腔内侧设有第二过线孔,第一过线孔和第二过线孔与过线通道相连;由于在第一容置腔与第二容置腔之间设有过线通道,使得第一过线孔与第二过线孔不直接相通,这样便于容纳多余的外接线,同时也防止由于直接相通导致外接电源位置移动拉扯柔性加热装置的移动。进一步的,第一过线孔上设有第一保护垫,第一保护垫上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一开口,第二过线孔上设有第二保护垫,第二保护垫上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二开口;由于在第一过线孔上设有保护垫,从而防止由于使用过久导致过线孔边缘的原材料撕裂情况发生,延长使用寿命,同时第二保护垫上开设有横向设置的开口,从而能进一步限制过线孔的外接线的移动。进一步的,电源线的另一端上设有与第二开口相配合的第一卡接部,第一卡接部包括主体,主体上两侧设有横向延伸的凸块,由于在电源线的另一端设有与第二开口相匹配的第二卡接部,通过第二卡接部与第二开口相结合,限制位于过线通道内的电源线的长度,防止移动外接电源对内部连接线路的影响。进一步的,第二容置腔设置在第一容置腔前方,第二容置腔上设有开口拉链,以上设置,能方便打开第二容纳置内放置物品。进一步的,第一容置腔内侧壁上设有第一网状夹层,第二容置腔靠近第一容置腔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网状夹层,通过在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内分别设置网状夹层,方便放置柔性加热装置以及移动电源,且网状夹层有利于柔性加热装置和移动电源的散热。进一步的,包体前侧面设有用于控制柔性加热装置电源打开或关闭的控制开关,控制开关与电源线相连,以上设置,方便控制柔性加热装置的开和关。进一步的,所述加热丝为弯曲设置。以上设置,能增大加热丝的在一定绝缘层面积上的长度,从而提升加热效果。进一步的,包体还包括第一拎手和第二拎手;第一拎手设置在包体前端;第二拎手设置在包体后端;第二拎手设有提拉部;提拉部可将第二拎手与第一拎手包裹;以上设置,可以增大拎手与人体手掌的接触面积,提高拎起保鲜包的舒适感。进一步的,容置腔盖内设有第四容置腔;第四容置腔表面设有开口拉链。以上设置,在容置腔盖内设有第四容置腔,增大包体的容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位本技术打开部分容置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又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中加热装置的俯视图;图8为图7中A-A处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8所示,一种多功能保鲜包,包括包体1。包体1包括第一容置腔11、第二容置腔12、容置腔盖14。容置腔盖14设置在第一容置腔11上方。容置腔盖14与第一容置11腔通过拉链连接;容置腔盖14与第一容置腔11内侧覆盖有保温层15。保温层15在一定时间内能保持食品温度,既可以保持将加热后食品的温度,也可以保持冷藏后食品的温度;需要延长冷藏食品温度时,可在第一容置腔11内放置冰袋。容置腔盖14内设有第四容置腔141;第四容置腔141表面设有开口拉链。在容置腔盖内设有第四容置腔,增大包体的容量。第一容置腔11内设有第一网状夹层111、柔性加热装置112。第一网状夹层111位于第一容置11腔内侧壁上。第一容置腔11与第二容置腔12之间设有过线孔。第二容置腔12内设有第二网状夹层121,第二网状夹层121位于第二容置腔12靠近第一容置腔11的内侧壁上。第二容置腔12设置在第一容置腔11前方,第二容置腔12上设有开口拉链。这样能方便打开第二容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保鲜包,包括包体,其特征在于,包体包括第一容置腔、第二容置腔、容置腔盖;容置腔盖设置在第一容置腔上方;容置腔盖与第一容置腔通过拉链连接;容置腔盖与第一容置腔内侧覆盖有保温层;第一容置腔内设有第一网状夹层、柔性加热装置;第二容置腔位于第一容置腔的外侧,第一容置腔与第二容置腔之间设有过线孔;/n柔性加热装置包括加热丝、两层绝缘层;加热丝位于两层绝缘层之间,加热丝与电源线的一端连接,电源线的另一端穿过线孔位于第二容纳腔内,且电源线的另一端设有外接移动电源插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保鲜包,包括包体,其特征在于,包体包括第一容置腔、第二容置腔、容置腔盖;容置腔盖设置在第一容置腔上方;容置腔盖与第一容置腔通过拉链连接;容置腔盖与第一容置腔内侧覆盖有保温层;第一容置腔内设有第一网状夹层、柔性加热装置;第二容置腔位于第一容置腔的外侧,第一容置腔与第二容置腔之间设有过线孔;
柔性加热装置包括加热丝、两层绝缘层;加热丝位于两层绝缘层之间,加热丝与电源线的一端连接,电源线的另一端穿过线孔位于第二容纳腔内,且电源线的另一端设有外接移动电源插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保鲜包,其特征在于,第一容置腔与第二容置腔之间设有过线通道,所述过线孔包括第一过线孔和第二过线孔,第一容置腔内侧设有第一过线孔,第二容置腔内侧设有第二过线孔,第一过线孔和第二过线孔与过线通道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保鲜包,其特征在于,第一过线孔上设有第一保护垫,第一保护垫上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一开口,第二过线孔上设有第二保护垫,第二保护垫上设有横向设置的第二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保鲜包,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晋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丽特皮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