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郁金香品种驯化育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687808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郁金香品种驯化育种方法,所述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初次选种;种植管理;优选品种;花粉收集;杂交授粉;隔离标注;记录观察;测量分析:按照国际标准分级方法,以5种等级种球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遮阴处理、土壤基质、施肥处理措施、种植密度,测量不同等级种球的生长速率、繁殖性能和开花特征。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缺点,优良选育新方法,有效获得可以稳定遗传的优良新品种,并缩短育种年限。

A method of tulip domestication and bree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郁金香品种驯化育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种植培育
,具体是指一种郁金香品种驯化育种方法。
技术介绍
郁金香又名洋荷花,是单子叶百合科多年生球根类草本花卉,叶片通常3-5枚,少数品种为1枚或多数;叶片着生于茎的下中部;阔披针形全卵状披针形;叶片基部广阔卵形,上部长而渐尖;肥厚多汁;表面有浅蓝灰色蜡质层。某些野生种和园艺品种叶面具有紫褐色或红棕色斑点或条纹。郁金香茎直立、光滑、被白粉、翠绿色。鳞茎扁圆锥形,表面有1层淡黄或;棕褐色干燥膜质假鳞茎。鳞茎由3-5枚肉质鳞片组成。鳞茎直径1-5cm,因品种和生长发育情况而异。郁金香的花通常为单被花,6枚;排列为2轮,花形奇特,有杯型、碗形、高脚杯形、蝶形、星形等。花被边缘有光滑、波状齿、锯齿、缺刻、流苏等。花色有白色、粉红、鲜红、大红、深红、紫红、淡黄、橙黄、深黄、淡紫、深紫、淡绿、深棕、黑色等。雄蕊通常6枚,3枚为1轮。雌蕊柱头3裂,子房上位,3室,蒴果背裂,种子扁平。目前我国郁金香的生产水平来说,无论是切花还是盆花,还处于初级阶段,生产水平和生产技术落后于荷兰、日本等世界先进国家。究其原因是:郁金香在国内的商业化种植时间较短,相关的生产技术还未完全成熟;国内育种水平低,品种更新周期长,且主要依赖进口,种球繁殖量少,没有形成有效的产业发展体系,缺乏技术力量等。但应该指出,近几年的发展还是相当迅速的,因为随着国内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人们发现郁金香等种球花卉的种植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各地已开始进行规模化栽培生产。近10余年来,国内关于郁金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郁金香的引种试验、种球复壮、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上,在郁金香新品种的选育方面报道甚少。新疆农业大学林学院的科研工作者对新疆产的13种郁金香进行了深入、全面的野外调查及引种栽培工作。建立了13种约80个居群的野生郁金香属植物种质资源圃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观察。在此项工作的基础上利用我国特有的郁金香植物资源开展广泛的育种工作,将会为改变我国由单一品种输入国向品种输出国转变并由此给国家创造大量外汇收入开辟了一条新路。但在郁金香系统育种方面仍有很大空白,因此亟待一种新型的品种驯化选育方法来解决现有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缺点,提供一种郁金香品种驯化育种方法,优良选育新方法,有效获得可以稳定遗传的优良新品种,并缩短育种年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郁金香品种驯化育种方法,所述育种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1)初次选种:选择越冬成活率高、株高整齐、花期整齐、花后生长时间长、子球数量多的不同品种的郁金香种球,每个品种选择50-100个种球;(2)种植管理:种植要求株行距为15×25cm,种植深度10-15cm,然后常规水肥管理;(3)优选品种:分别在郁金香的早花系列品种中的单瓣类、复瓣类、格里奇类、达尔文杂交类、弗丝特丽娜类中选择10个表现优良的品种;(4)花粉收集:在5月中旬郁金香开放之时,收集即将散粉的花粉,置于室内较干燥的地方,让花粉散出并收集在存有干燥剂的密闭容器中,置于4℃冰箱贮存备用;(5)杂交授粉:在郁金香母本花苞即将开放且花药未散开之前去雄套袋隔离,在去雄后第2天柱头呈现黏液时用贮存的花粉进行杂交授粉,每个杂交组合重复3次,每次重复20朵花;(6)隔离标注:授粉后套袋隔离,并挂好标签,注明父母本及授粉日期;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的选种要求还包括花形、花色观赏价值因素。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种植环境需设置不同的露地越冬保温措施,包括封冻水、保温层。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的优选品种包括MadameLafeber或OrangeEmperor或Purissima或YellowEmpress或FosteryKing。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对现有培育技术进行改进,杂交优选育种的稳定性明显提高:相比现有的培育方法,现有培育获得优良育种存在不稳定性。本专利技术在人工选择的基础上,结合杂交育种方法,能够快速培育获得稳定遗传的优选变异株,从而大大提高了优良单株的稳定性,该方法是一个稳定、速度快且效率高的选育新方法。(2)缩短育种年限,提高育种效率,培育优良品种速度加快,缩短频繁育种的操作过程和时长;(3)能有效获得综合性状比亲本优良的新品种:本专利技术对传统品种先优选在进行杂交改良,培育出的新品种,综合性状明显优于亲本。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分别在长春公园的郁金香园和农安苗木生产基地开展郁金香商业品种选育工作。选择越冬成活率高、株高整齐、花期整齐、花后生长时间长、子球数量多的品种,同时考虑花形、花色等观赏价值。每个品种至少种植50-100个种球(郁金香园因景观需求,各个品种的种植数量远远高于100个)。株行距为15×25cm,深10-15cm。常规水肥管理,同时设置不同露地越冬保温措施(封冻水、保温层),以成活率为主要指标评价各品种的耐寒能力。观察并记录各品种的返青期、现蕾期、初花期、末花期、枯萎期等物候期特征。测量株高、叶片数、叶长、叶宽、花色、花形、花大小等生物学特征。调查地上枝叶枯萎后地下的子球数量和大小等繁殖特征。杂交育种研究:分别在早花系列品种的单瓣类、复瓣类、格里奇类、达尔文杂交类、弗丝特丽娜类选择10个左右表现优良的品种,如MadameLafeber、OrangeEmperor、Purissima、YellowEmpress、FosteryKing等。在5月中旬郁金香开放之时,收集即将散粉的花粉,置于室内较干燥的地方,让花粉散出并收集在存有干燥剂的密闭容器中,置于4℃冰箱贮存备用。在母本花苞即将开放且花药未散开之前去雄套袋隔离,在去雄后第2天柱头呈现黏液时用贮存的花粉进行杂交授粉。每个杂交组合重复3次,每次重复20朵花。授粉后套袋隔离,并挂好标签,注明父母本及授粉日期。种球繁殖和复壮研究:按照国际标准分级方法,以5种等级种球为研究对象:1级(Φ>3.5cm);2级(3.1>Φ>3.4cm);3级(2.5>Φ>3.0cm);4级(1.4>Φ>2.5cm);5级(Φ<1.4cm),分别设置遮阴处理(不同透光率和遮阴时长)、土壤基质(壤土和沙比例)、施肥处理(不同基肥和追肥种类、施用时间及施用量)措施、种植密度(不同株行距)。测量不同等级种球的生长速率、繁殖性能和开花特征等,通过多元分析法确定影响种球繁殖和复壮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针对不同等级的种球制定适宜的繁殖和复壮措施。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专利技术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专利技术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郁金香品种驯化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种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n(1)初次选种:选择越冬成活率高、株高整齐、花期整齐、花后生长时间长、子球数量多的不同品种的郁金香种球,每个品种选择50-100个种球;/n(2)种植管理:种植要求株行距为15×25cm,种植深度10-15cm,然后常规水肥管理;/n(3)优选品种:分别在郁金香的早花系列品种中的单瓣类、复瓣类、格里奇类、达尔文杂交类、弗丝特丽娜类中选择10个表现优良的品种;/n(4)花粉收集:在5月中旬郁金香开放之时,收集即将散粉的花粉,置于室内较干燥的地方,让花粉散出并收集在存有干燥剂的密闭容器中,置于4℃冰箱贮存备用;/n(5)杂交授粉:在郁金香母本花苞即将开放且花药未散开之前去雄套袋隔离,在去雄后第2天柱头呈现黏液时用贮存的花粉进行杂交授粉,每个杂交组合重复3次,每次重复20朵花;/n(6)隔离标注:授粉后套袋隔离,并挂好标签,注明父母本及授粉日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郁金香品种驯化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种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初次选种:选择越冬成活率高、株高整齐、花期整齐、花后生长时间长、子球数量多的不同品种的郁金香种球,每个品种选择50-100个种球;
(2)种植管理:种植要求株行距为15×25cm,种植深度10-15cm,然后常规水肥管理;
(3)优选品种:分别在郁金香的早花系列品种中的单瓣类、复瓣类、格里奇类、达尔文杂交类、弗丝特丽娜类中选择10个表现优良的品种;
(4)花粉收集:在5月中旬郁金香开放之时,收集即将散粉的花粉,置于室内较干燥的地方,让花粉散出并收集在存有干燥剂的密闭容器中,置于4℃冰箱贮存备用;
(5)杂交授粉:在郁金香母本花苞即将开放且花药未散开之前去雄套袋隔离,在去雄后第2天柱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义飞潘艳艳黄胜慧王平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大观园林景观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