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授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7615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2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植物授粉器由电机、充电电池、手柄杆、震动针所组成。手柄杆的后端设有充电插座,手柄杆内依次充电电池和电机,接长管的一端插固在手柄杆前端的通孔槽内,接长管的另一端与前端杆后端的通孔槽插固成为一体,传动轴位于接长管内,传动轴的前端通过轴承与对应处的接长管轴接后再与偏心轴的后端固定为一体,偏心轴的前端中部与震动针的后端固定为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用机械震动方式使花粉自然飘落到雌花柱上而完成授粉,具有操作简单,授粉效果好,座果率高,产量增加,果实品质好和省时省力的优点。

A plant pollin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授粉器
本技术属于一种植物授粉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室内或塑料大棚中种植的果实类植物,多需要人工授粉,否则无法结果。例如,在传统的番茄生产中授粉主要是通过激素类沾花进行的,激素授粉为使用植物生长激素2,4-D(二氯苯氧乙酸)等物质,按照一定浓度,蘸取少量涂抹在花穗柄和花萼处,从而达到授粉的目的。从实际情况来看,激素授粉存在以下缺陷:第一、授粉果实易出现空洞、畸形的情况;第二、激素浓度控制不好,西红柿植株易出现中毒情况;第三、激素点花后,花瓣(残花)多残留在果实脐部,并且不易脱落,遇到低温高湿的棚室环境,易感染灰霉病、菌核病等,不仅会为害番茄果实,甚至会大面积传播扩散,影响整个植株的长势和果实产量。第四、占用人员多,费时费力,劳动强度高,通常每亩需5人工作8小时以上,且激素易污染种植者手部,很难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授粉器,采用震动方式使花粉自然飘落到雌花柱上而完成授粉,具有操作简单,授粉效果好,座果率高,产量增加,果实品质好和省时省力的优点。为此,本技术由电机、充电电池、手柄杆、震动针所组成。手柄杆内中空形成中空室。手柄杆的后端设有充电插座。充电插座内侧的中空室内设有充电电池。充电电池前端的中空室内设有电机。接长管的一端插固在手柄杆前端的通孔槽内,接长管的另一端与前端杆后端的通孔槽插固成为一体。传动轴位于接长管内,传动轴的后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轴连接,传动轴的前端通过轴承与对应处的接长管轴接后再与偏心轴的后端固定为一体。偏心轴的前端中部与震动针的后端固定为一体,震动针的前部穿过封闭前端杆前端口的封头的中部孔外探在封头前端外。所述的前端杆为贯通孔杆。所述的震动针与对应部的前端杆内壁之间设有限位环。所述的接长管的两端与对应部的手柄杆及前端杆分别通过第一、第二固定螺钉固定为一体。所述的震荡针前端外套设有授粉套管。所述的授粉套管呈后端带管孔的圆柱体,授粉套管前部外周壁上密布有授粉绒毛。所述的授粉套管的后部呈带管孔的圆柱体,授粉套管的前端呈圆球体,圆球体的外周壁上密布有授粉绒毛。上述结构设计实现了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能用机械震动方式使花粉自然飘落到雌花柱上而完成授粉,具有操作简单,授粉效果好,座果率高,产量增加,果实品质好和省时省力的优点。本技术具体优点是:1、省时省工,每亩地授粉只需1人工作约1个小时。2、座果率高,经本技术授粉后果实内含有种子,无空洞果,单果重增加,产量增加约50%。3、果实品质好,无畸形果,果型周正。4、操作简单,操作本技术无需专业培训,只需简单示范,即可有效、快速、方便地对植物授粉。5、激素点花后,花瓣(残花)多残留在果实脐部,并且不易脱落,遇到低温高湿的棚室环境,易感染灰霉病、菌核病等,不仅会为害番茄果实,甚至会大面积传播扩散,影响整个植株的长势和果实产量。而使用本技术花瓣(残花)则多残留在萼片下方,随着果实膨大,花瓣(残花)可自然脱落,避免了病害的侵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后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授粉套管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授粉套管另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案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植物授粉器,由电机7、充电电池9、手柄杆10、震动针2所组成。手柄杆内中空形成中空室11。手柄杆的后端设有充电插座12。充电插座内侧的中空室内设有充电电池,手柄杆一侧的周壁上设有开关8。电机为直流电机,由充电电池供电,充电电池选用市场上的充电锂电池,充电电池无电时由外接充电器的电源通过充电插座对充电电池充电。电机、充电电池、充电插座和开关为市场上所购产品。充电电池的正极通过导线串联开关再与电机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电机的电源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充电电池的负极,为传统电路,故不再累述。充电电池前端的中空室内设有电机。电机的外壳周壁内径与对应部的中空室内径适配,电机的外壳周壁卡固在中空室内壁上,为传统技术,故不再累述。接长管6的一端插固在手柄杆前端的通孔槽内,接长管的另一端与前端杆16后端的通孔槽插固成为一体。所述的接长管的两端与对应部的手柄杆及前端杆分别通过第一固定螺钉14、第二固定螺钉19固定为一体。即接长管的一端插固在手柄杆前端的通孔槽内后用第二固定螺钉与手柄杆前端固定为一体。所述的前端杆为贯通孔杆。传动轴5位于接长管内,接长管和传动轴可延长授粉套管与手柄杆之间的距离,以方便操作使用,接长管和传动轴的长度根据需要设定,通常长10~20cm左右。传动轴的后端通过联轴器17和其上的第四固定螺钉22与电机轴23连成一体,传动轴的前端通过轴承13与对应处的接长管轴接后再与偏心轴4的后端通过第三固定螺钉21固定为一体。轴承的外周壁卡固在对应处的接长管壁内,传动轴与轴承轴接。偏心轴位于前端杆内,偏心轴的前端中部与震动针2的后端固定为一体,两者可焊为一体。震动针的前部穿过封闭前端杆前端口的封头15的中部孔外探在封头前端外。封头用橡胶制成,封头与前端杆前端口内的对接部为外螺纹部20,以使前端杆的前端口封固严密。所述的震动针与对应部的前端杆内壁之间设有限位环3,限位环为橡胶环状体,其作用是限位震动针于前端杆中心线上。所述的震荡针前端外套设有授粉套管1。授粉套管用橡胶或塑料制成,其后端设有套固在震荡针前端的管孔18,授粉套管根据需授粉植物需要可更换。如图4所示,所述的授粉套管呈后端带管孔的圆柱体,授粉套管前部外周壁上密布有授粉绒毛24。授粉绒毛是用长约1cm左右的羊毛或细塑料丝制成,其的下端植入或粘固在授粉套管前部外周壁上,其作用是利于粘存花粉传播授粉。该授粉套管用于对西红柿等作物授粉。如图5所示,所述的授粉套管的后部呈带管孔的圆柱体,授粉套管的前端呈圆球体,圆球体的外周壁上密布有授粉绒毛。该授粉套管用于对瓜类等作物授粉。使用时,打开手柄杆上的开关,充电电池的电源连通电机,电机开始运转,电机通过电机轴、传动轴带动前端杆内的偏心轴转动,偏心轴带动震动针震动,从而带动震动针前端的授粉套管亦震动,将震动的授粉套管置在西红柿花穗柄,震动约0.5秒,让花粉飘落到雌花柱上,从而完成授粉,同时有花粉落在授粉套管的授粉绒毛上,为下一株授粉传播花粉。当充电电池无电时,用充电器通过充电插座给充电电池充满电,即可。本技术能用机械震动方式使花粉自然飘落到雌花柱上而完成授粉,具有操作简单,授粉效果好,座果率高,产量增加,果实品质好和省时省力的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物授粉器,由电机、充电电池、手柄杆、震动针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手柄杆内中空形成中空室,手柄杆的后端设有充电插座,充电插座内侧的中空室内设有充电电池,充电电池前端的中空室内设有电机,接长管的一端插固在手柄杆前端的通孔槽内,接长管的另一端与前端杆后端的通孔槽插固成为一体,传动轴位于接长管内,传动轴的后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轴连接,传动轴的前端通过轴承与对应处的接长管轴接后再与偏心轴的后端固定为一体,偏心轴的前端中部与震动针的后端固定为一体,震动针的前部穿过封闭前端杆前端口的封头的中部孔外探在封头前端外;/n所述的震动针前端外套设有授粉套管,所述的授粉套管呈后端带管孔的圆柱体,授粉套管前部外周壁上密布有授粉绒毛,所述的授粉套管的后部呈带管孔的圆柱体,授粉套管的前端呈圆球体,圆球体的外周壁上密布有授粉绒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授粉器,由电机、充电电池、手柄杆、震动针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手柄杆内中空形成中空室,手柄杆的后端设有充电插座,充电插座内侧的中空室内设有充电电池,充电电池前端的中空室内设有电机,接长管的一端插固在手柄杆前端的通孔槽内,接长管的另一端与前端杆后端的通孔槽插固成为一体,传动轴位于接长管内,传动轴的后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轴连接,传动轴的前端通过轴承与对应处的接长管轴接后再与偏心轴的后端固定为一体,偏心轴的前端中部与震动针的后端固定为一体,震动针的前部穿过封闭前端杆前端口的封头的中部孔外探在封头前端外;
所述的震动针前端外套设有授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瑞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瑞雪环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