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内铆合自动漏钉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84384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5 0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内铆合自动漏钉检测装置,包括控制箱、机床和固定连接于所述机床表面的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包括下模、上模和第一气缸,下模固定连接于机床表面,上模设置于下模的正上方,第一气缸固定连接于上模顶部,上模和下模之间设置有传送带,上模内嵌设有第一检测针,第一检测针一端通过接地线与上模电路连接,下模内嵌设有第二检测针,第二检测针与第一检测针纵向对应设置,上模一侧固定连接筛选机构,筛选机构和检测装置与控制箱通信连接。通过上料机构自动上料,检测装置检测漏钉产品后,plc控制器控制筛选机构排除不良品,实现自动上料、检测以及筛选等一系列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良品率,降低人力成本以及不良品流入市场的概率。

An automatic detection device for missing rivets in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内铆合自动漏钉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零件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内铆合自动漏钉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五金加工产品中不少存在需要铆合铆钉的产品,而铆钉的检测一般通过人为检测或者一些铆钉检测装置进行检测,人为检测就是通过工作人员用眼睛进行检测,这种检测方法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在长时间检测中工作人员容易产生疲劳,从而导致人为忽视一些漏钉产品流入市场,返工率较高;而通过铆钉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可以满足成规模生产,生产量大的产品,检测效率能够极大的提高,但是现有的检测装置还需要人为排除漏钉产品,不能完全自动化。如出现漏钉较多的情况,极大的降低了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模内铆合自动漏钉检测装置,它的检测效率更高,更自动化,该检测装置可以自动检测铆钉漏钉情况、自动排除漏钉产品。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模内铆合自动漏钉检测装置,包括控制箱、机床和固定连接于所述机床表面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下模、上模和第一气缸,所述下模固定连接于所述机床表面,所述上模设置于所述下模的正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内铆合自动漏钉检测装置,包括控制箱、机床和固定连接于所述机床表面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下模、上模和第一气缸,所述下模固定连接于所述机床表面,所述上模设置于所述下模的正上方,所述第一气缸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模顶部,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上模内嵌设有第一检测针,所述第一检测针一端通过接地线与上模电路连接,所述下模内嵌设有第二检测针,所述第二检测针与所述第一检测针纵向对应设置,所述上模一侧固定连接筛选机构,所述筛选机构和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箱通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内铆合自动漏钉检测装置,包括控制箱、机床和固定连接于所述机床表面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下模、上模和第一气缸,所述下模固定连接于所述机床表面,所述上模设置于所述下模的正上方,所述第一气缸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模顶部,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上模内嵌设有第一检测针,所述第一检测针一端通过接地线与上模电路连接,所述下模内嵌设有第二检测针,所述第二检测针与所述第一检测针纵向对应设置,所述上模一侧固定连接筛选机构,所述筛选机构和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箱通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内铆合自动漏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机构包括第二气缸、气缸推刀和模具刀口,所述气缸推刀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气缸输出端,所述模具刀口与所述气缸推刀连接。


3.如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模内铆合自动漏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包括触摸屏和plc控制器,所述触摸屏设置于所述控制箱表面,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思山李国安刘少博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厚街金多利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