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细胞球切割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8406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5 0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干细胞球切割收集装置,属于干细胞球技术领域。一种干细胞球切割收集装置,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设有培养液槽,所述培养液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所述空腔内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所述套筒的顶部通过第二输送管连接有干细胞球切割器,所述干细胞球切割器的顶部外壁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底部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分别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连通,且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内壁分别连接有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需要人工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使干细胞球的切割更稳定,使干细胞球切割时不会损坏。

A device for cutting and collecting stem cell bal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细胞球切割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干细胞球
,尤其涉及一种干细胞球切割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在培养神经干细胞或神经前体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时,常常出现干细胞团块或称干细胞球,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由于神经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改变造成的,通过移植神经干细胞可治疗相关神经退行性疾病,胚胎干细胞不但在作用机制等研究领域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多种疾病防治中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培养肿瘤干细胞在研究肿瘤发生和防治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干细胞球的分离非常重要。现有的干细胞球切割时通常需要将含干细胞球的培养液吸入注射器内,然后通过人工推动,将含干细胞球的培养液通过干细胞球切割器,从而对干细胞球进行切割,但是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且推动速度不稳定,速度过快可能使干细胞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干细胞球切割收集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干细胞球切割收集装置,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设有培养液槽,所述培养液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所述盒体的内壁还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与培养液槽通过第一输送管相连通,所述套筒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所述套筒的顶部通过第二输送管连接有干细胞球切割器,所述干细胞球切割器的顶部外壁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底部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盒体内还分别开凿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分别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连通,且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内壁分别连接有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优选的,所述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的内壁分别连接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优选的,所述培养液槽的内壁还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转动连接在第一活塞的外壁。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塞的外壁分别设有泄气阀和进液管。优选的,所述盒体的外壁设有透视窗,所述透视窗内设有刻度线。优选的,所述空腔的内壁连接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内核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连接在第二活塞的外壁,且所述齿条远离第二活塞的一端穿过盒体并向外延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干细胞球切割收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干细胞球切割收集装置,首先通过进液管向培养液槽内注入含有干细胞球的培养液,在进液管上连接密封盖,然后转动丝杆,使其与固定板螺纹连接,从而带动第一活塞在培养液槽内壁移动,从而压动培养液槽内的空气,使其从泄气阀排出,且通过透视窗和刻度线可观察空气排出的情况和培养液的多少,然后启动空腔内的步进电机,使其带动输出端的齿轮转动,从而使齿轮带动齿条移动,从而带动第二活塞在套筒内移动,从而使第一输送管向培养液槽内吸取培养液,然后步进电机反转,将培养液从第二输送管排入干细胞球切割器内,且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内分别连接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从而可方便抽取培养液,同时使培养液不会回流进培养液槽内,干细胞球切割器则会对干细胞球进行切割,然后使其进入第一连接管内,较小的干细胞球则会穿过第一滤网进入第一凹槽内,较大的干细胞球则会穿过第二滤网进入第二连接管,从而进入第二凹槽内,从而完成收集。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不需要人工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使干细胞球的切割更稳定,使干细胞球切割时不会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干细胞球切割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干细胞球切割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干细胞球切割收集装置剖视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干细胞球切割收集装置剖视的结构示意图二;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干细胞球切割收集装置图3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干细胞球切割收集装置图4中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盒体;101、空腔;2、培养液槽;201、第一活塞;202、固定板;203、丝杆;204、泄气阀;205、透视窗;206、刻度线;207、进液管;3、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5、套筒;501、第二活塞;502、第一单向阀;503、齿条;504、步进电机;505、齿轮;506、第二单向阀;6、干细胞球切割器;601、第一连接管;602、第二连接管;603、第一滤网;604、第二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6,一种干细胞球切割收集装置,包括盒体1,盒体1内设有培养液槽2,培养液槽2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201,盒体1的内壁还设有空腔101,空腔101内连接有套筒5,套筒5与培养液槽2通过第一输送管相连通,套筒5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501,套筒5的顶部通过第二输送管连接有干细胞球切割器6,干细胞球切割器6的顶部外壁连接有第一连接管601,第一连接管601的底部连接有第二连接管602,盒体1内还分别开凿有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4,第一连接管601和第二连接管602分别与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4相连通,且第一连接管601和第二连接管602内壁分别连接有第一滤网603和第二滤网604。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的内壁分别连接有第一单向阀502和第二单向阀506。培养液槽2的内壁还连接有固定板202,固定板202上螺纹连接有丝杆203,丝杆203转动连接在第一活塞201的外壁。第一活塞201的外壁分别设有泄气阀204和进液管207。盒体1的外壁设有透视窗205,透视窗205内设有刻度线206。空腔101的内壁连接有步进电机504,步进电机504的输出端通过转轴连接有齿轮505,齿轮505内核连接有齿条503,齿条503连接在第二活塞501的外壁,且齿条503远离第二活塞501的一端穿过盒体1并向外延伸。本技术中,首先通过进液管207向培养液槽2内注入含有干细胞球的培养液,在进液管207上连接密封盖,然后转动丝杆203,使其与固定板202螺纹连接,从而带动第一活塞201在培养液槽2内壁移动,从而压动培养液槽2内的空气,使其从泄气阀204排出,且通过透视窗205和刻度线206可观察空气排出的情况和培养液的多少,然后启动空腔101内的步进电机504,使其带动输出端的齿轮505转动,从而使齿轮505带动齿条503移动,从而带动第二活塞501在套筒5内移动,从而使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细胞球切割收集装置,包括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内设有培养液槽(2),所述培养液槽(2)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201),所述盒体(1)的内壁还设有空腔(101),所述空腔(101)内连接有套筒(5),所述套筒(5)与培养液槽(2)通过第一输送管相连通,所述套筒(5)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501),所述套筒(5)的顶部通过第二输送管连接有干细胞球切割器(6),所述干细胞球切割器(6)的顶部外壁连接有第一连接管(601),所述第一连接管(601)的底部连接有第二连接管(602),所述盒体(1)内还分别开凿有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4),所述第一连接管(601)和第二连接管(602)分别与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4)相连通,且所述第一连接管(601)和第二连接管(602)内壁分别连接有第一滤网(603)和第二滤网(60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细胞球切割收集装置,包括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内设有培养液槽(2),所述培养液槽(2)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201),所述盒体(1)的内壁还设有空腔(101),所述空腔(101)内连接有套筒(5),所述套筒(5)与培养液槽(2)通过第一输送管相连通,所述套筒(5)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501),所述套筒(5)的顶部通过第二输送管连接有干细胞球切割器(6),所述干细胞球切割器(6)的顶部外壁连接有第一连接管(601),所述第一连接管(601)的底部连接有第二连接管(602),所述盒体(1)内还分别开凿有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4),所述第一连接管(601)和第二连接管(602)分别与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4)相连通,且所述第一连接管(601)和第二连接管(602)内壁分别连接有第一滤网(603)和第二滤网(6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细胞球切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的内壁分别连接有第一单向阀(502)和第二单向阀(5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一佳郑伟涛李利明
申请(专利权)人:华辰未来北京生物医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