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漆室水盒水幕自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68387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5 0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漆室水盒水幕自洁系统,属于表面涂装流水线喷涂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采用的水盒满溢形成平整水幕吸附空气中漆雾的结构存在的水盒底部积聚油漆渣,非常难以清理;水盒边缘粘漆,导致水幕部分地方无水幕覆盖,影响水幕对油漆的吸附效果油漆渣堆积后,水幕断水的问题。包括支架、进水导管、出水导管、水泵和水槽,支架上部设有第一水盒,支架下部设有第二水盒,水槽设置在第二水盒的正下方,第一水盒的一端设有第一进水管,第一水盒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出水管,进水导管的底部通过水泵和水槽的一端相连,进水导管的顶部和第一进水管相连,出水导管的底部和水槽的另一端相连,出水导管的顶部和第一出水管相连。

A water curtain self cleaning system for spray booth water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漆室水盒水幕自洁系统
本技术涉及表面涂装流水线喷涂设备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喷漆室水盒水幕自洁系统。
技术介绍
喷漆室是一种为工件提供喷涂油漆环境的设备,可以通过水盒溢流形成的平整水幕吸收空气中的油漆,达到环保的目的。具体工作原理:操作者用手持式静电喷枪或固定式旋杯自动喷枪对工件进行喷涂作业。飞散的过喷漆雾随气流吸引至水幕净化,大部分油漆被水幕带入水槽,少部分漆雾被风机抽入废气处理设施。由水幕捕捉到的这部分漆雾随水流进入水槽后,与水槽中的油漆凝聚剂反应后捞出清理。由于保养周期较长,水槽中长时间沉积漆渣,导致水泵抽入水盒的水含较多漆渣,这部分漆渣难以清理且影响水幕效果,污染喷涂环境,带来很大的环保风险。目前在涂装线体行业中采用的水盒满溢形成平整水幕吸附空气中漆雾的结构,在日常使用中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使用一段时间后油漆渣积聚所致,例如:1、水盒底部积聚油漆渣,非常难以清理。2、水盒边缘粘漆,导致水幕部分地方无水幕覆盖,影响水幕对油漆的吸附效果。3、油漆渣堆积后,导致循环管路堵塞,水幕断水。这些问题导致喷室对漆雾的吸附效果变的极差,空气中的漆雾浓度极高,污染环境,也给后续的废气处理带来极大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的采用的水盒满溢形成平整水幕吸附空气中漆雾的结构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喷漆室水盒水幕自洁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喷漆室水盒水幕自洁系统,包括支架、进水导管、出水导管、水泵和水槽,支架上部设有第一水盒,支架下部设有第二水盒,第二水盒位于第一水盒的正下方,水槽设置在第二水盒的正下方,第一水盒的一端设有第一进水管,第一水盒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出水管,进水导管的底部通过水泵和水槽的一端相连,进水导管的顶部和第一进水管相连,出水导管的底部和水槽的另一端相连,出水导管的顶部和第一出水管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盒的底板倾斜设置,且第一水盒的底板靠近第一进水管的一端为高端,第一进水管的进水端和进水导管的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电磁水阀,第一出水管的出水端和出水导管的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二电磁水阀。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水盒的一端设有第二进水管,第二水盒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水盒的底板倾斜设置,且第二水盒的底板靠近第二进水管的一端为高端,第二进水管的进水端和进水导管之间连接有第三电磁水阀,第二出水管的出水端和出水导管之间连接有第四电磁水阀。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水盒的宽度比第一水盒的宽度宽,第一水盒和第二水盒的长度相等,第一水盒和第二水盒的顶部均为敞口。进一步的,所述水槽的宽度比第二水盒的宽度宽,所述水槽的顶部为敞口。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水管设置在第一水盒的正上方,且第一进水管上连接有若干用于向第一水盒内供水的导管。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水幕水盒可通过电控阀门自动清理,无需人工。2、水盒、水幕可随时保持清洁,水幕平稳,油漆的吸附效果更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喷漆室水盒水幕自洁系统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喷漆室水盒水幕自洁系统的侧视图。图中标记:1-第一水盒,2-第一水幕,3-第二水盒,4-第二水幕,5-水泵,6-水槽,7-进水导管,8-第一进水管,9-第一电磁水阀,10-第二电磁水阀,11-第四电磁水阀,12-第三电磁水阀,13-出水导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如图1和2所示,一种喷漆室水盒水幕自洁系统,包括支架、进水导管7、出水导管13、水泵5和水槽6,支架上部设有第一水盒1,支架下部设有第二水盒3,第二水盒3位于第一水盒1的正下方,水槽6设置在第二水盒3的正下方,第一水盒1的一端设有第一进水管8,第一水盒1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出水管,进水导管7的底部通过水泵5和水槽6的一端相连,进水导管7的顶部和第一进水管8相连,出水导管13的底部和水槽6的另一端相连,出水导管13的顶部和第一出水管相连。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盒1的底板倾斜设置,且第一水盒1的底板靠近第一进水管8的一端为高端,第一进水管8的进水端和进水导管7的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电磁水阀9,第一出水管的出水端和出水导管13的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二电磁水阀1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水盒3的一端设有第二进水管,第二水盒3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水盒3的底板倾斜设置,且第二水盒3的底板靠近第二进水管的一端为高端,第二进水管的进水端和进水导管7之间连接有第三电磁水阀12,第二出水管的出水端和出水导管13之间连接有第四电磁水阀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水盒3的宽度比第一水盒1的宽度宽,第一水盒1和第二水盒3的长度相等,第一水盒1和第二水盒3的顶部均为敞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槽6的宽度比第二水盒3的宽度宽,所述水槽6的顶部为敞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水管8设置在第一水盒1的正上方,且第一进水管8上连接有若干用于向第一水盒1内供水的导管。本技术提供的喷漆室水盒水幕自洁系统结构新颖,实用性强,能保持水盒水幕清洁,免人工清理,提升水幕对油漆的捕捉效果,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本技术在现有的水盒水幕系统上作出改进,具体为将第一水盒1和第二水盒3的底板做成一块倾斜设置的底板,便于对漆渣更易随水流流至出水管流出;分别在第一水盒1的两端加装第一进水管8和第一出水管,在第二水盒3的两端加装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然后通过进水导管7、出水导管13、水泵5和水槽6连接起来形成循环水路。开始使用时,按下启动键,第一电磁水阀9、第二电磁水阀10、第三电磁水阀12和第四电磁水阀11及水泵5会全部打开,水泵5会将水槽6内的水通过进水导管7抽进第一进水管8和第二进水管,进而对第一水盒1和第二水盒3进行清洗,清洗后的水分别从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流进出水导管13在回到水槽6内,自动冲洗水盒15s,保证水盒清洁。15s后关闭第二电磁水阀10、第三电磁水阀12和第四电磁水阀11,只保留第一电磁水阀9和水泵5的开启,这样水泵5将水通过第一进水管8抽进第一水盒1内,保证第一水盒1正常进水,第一水盒1内的水充满后会溢流形成第一水幕2,第一水幕2流进第二水盒3,第二水盒3内的水充满后会溢流形成第二水幕4,第二水幕4流进水槽6内,依次形成两个水幕,维持水幕平稳。结束使用时,按下停止键,再次打开第二电磁水阀10、第三电磁水阀12和第四电磁水阀11全部打开30s,利用水泵5抽水冲洗第一水盒1和第二水盒3,使第一水盒1和第二水盒3内的漆渣随水流流出,回流至水槽6,30s后全部电磁水阀及水泵5关闭。全程可随时保持水盒水幕清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漆室水盒水幕自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进水导管(7)、出水导管(13)、水泵(5)和水槽(6),支架上部设有第一水盒(1),支架下部设有第二水盒(3),第二水盒(3)位于第一水盒(1)的正下方,水槽(6)设置在第二水盒(3)的正下方,第一水盒(1)的一端设有第一进水管(8),第一水盒(1)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出水管,进水导管(7)的底部通过水泵(5)和水槽(6)的一端相连,进水导管(7)的顶部和第一进水管(8)相连,出水导管(13)的底部和水槽(6)的另一端相连,出水导管(13)的顶部和第一出水管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漆室水盒水幕自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进水导管(7)、出水导管(13)、水泵(5)和水槽(6),支架上部设有第一水盒(1),支架下部设有第二水盒(3),第二水盒(3)位于第一水盒(1)的正下方,水槽(6)设置在第二水盒(3)的正下方,第一水盒(1)的一端设有第一进水管(8),第一水盒(1)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出水管,进水导管(7)的底部通过水泵(5)和水槽(6)的一端相连,进水导管(7)的顶部和第一进水管(8)相连,出水导管(13)的底部和水槽(6)的另一端相连,出水导管(13)的顶部和第一出水管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漆室水盒水幕自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盒(1)的底板倾斜设置,且第一水盒(1)的底板靠近第一进水管(8)的一端为高端,第一进水管(8)的进水端和进水导管(7)的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电磁水阀(9),第一出水管的出水端和出水导管(13)的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二电磁水阀(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喷漆室水盒水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和乐门业有限公司成都市和乐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