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假发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8364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5 0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假发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包括碳钢防腐的长方形池体,池体内设碳钢防腐隔板,隔板将池体分割为顺次连接的预处理池、水解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污泥池;所述的预处理池包括格栅池、调节池、pH调整池、反应池一、二和混凝沉淀池,所述的格栅池采用回转式机械格栅,所述混凝沉淀池为竖流沉淀池,底部设置有排泥管,所述的水解池内设置组合填料和潜水搅拌器,所述的好氧池设组合填料、曝气装置与混合液回流泵,所述的二沉池设有斜管填料、底部设排泥管和污泥回流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强化预处理过程,处理效果好、采用“水解+接触氧化工艺”运行成本低、可长期稳定运行。

A wig sewage integrated treatment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假发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发制品污水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假发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假发的生产废水主要来自酸洗、染发、洗发三道工序。其中,对原料进行前处理时,去除毛发磷片、污物时产生含酸废水;中和段产生含氨废水;脱色、染色段产生高色度废水。这些污水中主要含有大量的COD、BOD、氨氮、油脂以及悬浮物等,对环境危害极大。目前,国内外治理假发加工废水的工艺还不够成熟,处理效果常常出现超标现象,尤其是对氨氮的处理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药剂使用量少、可长期稳定运行的假发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假发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碳钢防腐的长方形池体,池体内设碳钢防腐隔板,隔板将池体分割为顺次连接的预处理池、水解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污泥池;所述的预处理池包括格栅池、调节池、pH调整池、反应池一、二和混凝沉淀池;所述格栅池中设置有回转式格栅;所述调节池设置浮球液位计与污水提升泵,污水提升泵通过管道与所述pH调整池连接;所述pH调整池设置在线pH计,与碱加药装置连接;所述pH调整池通过孔洞与反应池一连接,所述反应池一、二分别连接混凝剂加药装置、助凝剂加药装置;所述pH调整池与所述反应池一、二顶部均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反应池二上开设有一出水口,出水口上连接有一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混凝沉淀池内,所述的混凝沉淀池为竖流沉淀池,其中心设置导流筒,四周设置溢流堰,底部设置排泥管,所述的排泥管与污泥池连接;所述的水解池设置组合填料和潜水搅拌器,底部设有布水装置,布水管线与混凝沉淀池排水管相连;所述接触氧化池内设置有组合填料、曝气装置与混合液回流泵,曝气装置与罗茨风机通过管道连接,通过出水管与二沉池连接;所述的二沉池内设置斜管填料,底部设有排泥管与污泥回流泵,所述的排泥管与污泥池连接,所述的污泥回流泵通过管道与水解池底部连接,二沉池池顶四周设置溢流堰。所述污泥池含有1套将污泥进行干化处理的污泥处理装置;系统还包括控制电气设备的PLC控制箱。进一步地,所述的碳钢防腐的防腐层为环氧漆防腐层。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轴和双层搅拌叶片,搅拌电机设置在反应池的顶部,搅拌轴与搅拌电机输出轴连接,双层搅拌叶片安装在搅拌轴上。进一步地,所述加药装置为单筒二泵式撬装,桶顶部设置有搅拌机。进一步地,所述水解池的布水装置为UPVC穿孔管。进一步地,所述的接触氧化池曝气装置为具有止回装置的微孔管式曝气器。进一步地,所述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污泥螺杆泵和板框压滤机,所述污泥螺杆泵一端与污泥池连通,另一端与板框压滤机连通。本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工艺简单、布局合理、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池体采用碳钢环氧漆防腐,防腐效果好,使用寿命长;采用水解+接触氧化工艺,有机物去除效果好、出水水质稳定,投资运行费用低;接触氧化池采用具有止回装置的微孔管式曝气器,不易堵塞,氧的利用率高,处理效果好。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格栅池,1.1、回转式格栅,2、污泥池,2.1、污泥螺杆泵,2.2、板框压滤机,3、调节池,3.1、污水提升泵,4、搅拌装置,5、pH调整池,5.1、碱加药装置,6、反应池一,6.1、混凝剂加药装置,7、反应池二,7.1、助凝剂加药装置,8、混凝沉淀池,8.1、混凝沉淀池溢流堰,8.2、中心导流筒,9、水解池,9.1、潜水搅拌器,9.2、布水装置,10、罗茨风机,11、接触氧化池,11.1、曝气装置,11.2、混合液回流泵,12、二沉池,12.1、斜管填料,12.2、二沉池溢流堰,13、PLC控制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案结合附图及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假发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碳钢防腐的长方形池体,池体内设碳钢防腐隔板,隔板将池体分割为顺次连接的预处理池、水解池9、接触氧化池11、二沉池12、污泥池2;所述的预处理池包括格栅池1、调节池3、pH调整池5、反应池一6、二7和混凝沉淀池8;所述格栅池中设置有回转式格栅1.1;所述调节池设置浮球液位计(图中未示出)与污水提升泵3.1,通过管道与所述pH调整池5连接;所述pH调整池5设置在线pH计(图中未示出),与碱加药装置5.1连接;所述pH调整池5通过孔洞与反应池一6连接,所述反应池一6、二7分别连接混凝剂加药装置6.1、助凝剂加药装置7.1;所述pH调整池5与所述反应池一6、二7顶部均设置有搅拌装置4;所述反应池二7上开设有一出水口,出水口上连接有一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混凝沉淀池导流筒8.2内,所述的混凝沉淀池8为竖流沉淀池,其中心设置导流筒8.2,顶部四周设置溢流堰8.1,底部设置排泥管,所述的排泥管与污泥池2连接;所述的水解池9设置组合填料(图中未示出)和潜水搅拌器9.1,底部设有布水装置9.2,布水装置9.2与混凝沉淀池8排水管相连;所述接触氧化池11内设置有组合填料(图中未示出)、曝气装置11.1与混合液回流泵11.2,曝气装置11.1与罗茨风机10通过管道连接,出水通过出水管与二沉池12连接;所述的二沉池12内设置斜管填料12.1,底部设置布水装置(图中未示出)、排泥管与污泥回流泵(图中未示出),所述的排泥管与污泥池2连接,所述的污泥回流泵通过管道与水解池9底部连接,池顶四周设置溢流堰12.2。所述污泥池2含有1套将污泥进行干化处理的污泥处理装置;系统还包括控制电气设备的PLC控制箱13。进一步地,所述的碳钢防腐的防腐层为环氧漆防腐层。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装置4包括搅拌电机、搅拌轴和双层搅拌叶片,搅拌电机设置在反应池的顶部,搅拌轴与搅拌电机输出轴连接,双层搅拌叶片安装在搅拌轴上。进一步地,所述加药装置为单筒二泵式撬装,桶内设置有搅拌机。进一步地,所述水解池的布水装置9.2为UPVC穿孔管。进一步地,所述的接触氧化池曝气装置11.1为具有止回装置的微孔管式曝气器。进一步地,所述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污泥螺杆泵2.1和板框压滤机2.2,所述污泥螺杆泵2.1一端与污泥池2连通,另一端与板框压滤机2.2连通。使用时,污水排放车间排放的污水由污水收集池自流进入格栅池1,经回转式格栅1.1去除毛发等悬浮物质,自流进入调节池3,污水在调节池3内通过均化水质、调节水量后通过调节池提升泵3.1泵至pH调整池5,pH调整至7-8后自流进入反应池一6。进入反应池一6中的污水同混凝剂加药装置6.1投加的混凝剂反应,生成大量絮体后自流进入反应池二7。来水在此与通过助凝剂加药装置7.1投加的助凝剂反应,使生成的絮体成团便于重力沉淀。pH调整池5、反应池一6与反应池二7内均安装有搅拌装置4,加速药剂与污水混合速度,缩短反应时间。反应池二7出水通过管道自流进入混凝沉淀池8,絮体在池内通过重力作用沉于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假发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碳钢防腐的长方形池体,池体内设碳钢防腐隔板,隔板将池体分割为顺次连接的预处理池、水解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污泥池;所述的预处理池包括格栅池、调节池、pH调整池、反应池一、二和混凝沉淀池;所述格栅池中设置有回转式格栅;所述调节池设置浮球液位计与污水提升泵,通过管道与所述pH调整池连接;所述pH调整池设置在线pH计,与碱加药装置连接;所述pH调整池通过孔洞与反应池一连接,所述反应池一、二分别连接混凝剂加药装置、助凝剂加药装置;所述pH调整池与所述反应池一、二顶部均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反应池二上开设有一出水口,出水口上连接有一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混凝沉淀池内,所述的混凝沉淀池为竖流沉淀池,其中心设置导流筒,四周设置溢流堰,底部设置排泥管,所述的排泥管与污泥池连接;所述的水解池设置组合填料和潜水搅拌器,底部设有布水装置,布水装置与混凝沉淀池排水管相连;所述接触氧化池内设置有组合填料、曝气装置与混合液回流泵,曝气装置与罗茨风机通过管道连接,出水管与二沉池连接;所述的二沉池内设有斜管填料,底部设置排泥管与污泥回流泵,所述的排泥管与污泥池连接,所述的污泥回流泵通过管道与水解池底部连接,池顶四周设置溢流堰;所述污泥池含有1套将污泥进行干化处理的污泥处理装置;系统还包括控制电气设备的PLC控制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假发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碳钢防腐的长方形池体,池体内设碳钢防腐隔板,隔板将池体分割为顺次连接的预处理池、水解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污泥池;所述的预处理池包括格栅池、调节池、pH调整池、反应池一、二和混凝沉淀池;所述格栅池中设置有回转式格栅;所述调节池设置浮球液位计与污水提升泵,通过管道与所述pH调整池连接;所述pH调整池设置在线pH计,与碱加药装置连接;所述pH调整池通过孔洞与反应池一连接,所述反应池一、二分别连接混凝剂加药装置、助凝剂加药装置;所述pH调整池与所述反应池一、二顶部均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反应池二上开设有一出水口,出水口上连接有一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混凝沉淀池内,所述的混凝沉淀池为竖流沉淀池,其中心设置导流筒,四周设置溢流堰,底部设置排泥管,所述的排泥管与污泥池连接;所述的水解池设置组合填料和潜水搅拌器,底部设有布水装置,布水装置与混凝沉淀池排水管相连;所述接触氧化池内设置有组合填料、曝气装置与混合液回流泵,曝气装置与罗茨风机通过管道连接,出水管与二沉池连接;所述的二沉池内设有斜管填料,底部设置排泥管与污泥回流泵,所述的排泥管与污泥池连接,所述的污泥回流泵通过管道与水解池底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兴伟白晓丽马衍文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世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