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氮处理的一体化生物强化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8363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5 0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氨氮处理的一体化生物强化反应装置,属于水环境治理设备领域,包括主体、缓冲配水配气区、进水管、进水布水管、反洗水进水管、一级气反洗进气管、反洗进气布气管、排空管、滤板、承托层、二级反洗进气管、曝气管、滤料层、出水管、反洗排水管、出水槽、反洗排水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处理负荷高,占地面积小,适应于用地紧张的区域。在生物启动过程中能够快速启动,对污水中的氨氮、有机物、总磷、SS有效的降解,属于异位修复生态的过程。处理后的水污染物能够《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且水中溶解氧能有效提高,对后期河道的底泥有氧化作用,可使底泥逐渐恢复正常,彻底消除黑臭。

An integrated bioreactor for ammonia nitrogen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氨氮处理的一体化生物强化反应装置
本技术属于水环境治理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氨氮处理的一体化生物强化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水体黑臭是严重的水污染现象,使水体完全丧失使用功能,并影响景观以及人类生活和健康。随着人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业高速的发展,自然水体接纳的污水量远远超过了水体自净能力。近5年,国家大力整治河道黑臭水体,对生态的恢复启到很大作用。但是很多黑臭水治理都是经过简单的化学混凝沉沉法,使水达到不黑不臭,悬浮物低的表观效果。其实水中的氨氮及总氮并未得到去除,水中的溶解氧还是很低,很容易再次厌氧发黑。。另一方面,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大多是在“九五”、“十五”期间建成投产的,排放标准要求相对较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对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也越来越高,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5]110号“关于严格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通知”中首次提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国家和省确定的重点流域及湖泊、水库等封闭式、半封闭水域时,应执行《标准》中一级标准的A标准”。城镇污水处理提标改造势在必行。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氨氮处理的一体化生物强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氨氮处理的一体化生物强化反应装置包括主体(1)、缓冲配水配气区(16)、进水管(2)、进水布水管(18)、反洗水进水管(3)、一级气反洗进气管(4)、反洗进气布气管(19)、排空管(7)、滤板(15)、承托层(9)、二级反洗进气管(5)、曝气管(6)、滤料层(10)、出水管(11)、出水槽(13)、反洗排水管(12)、反洗排水槽(14),所述的主体(1)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缓冲配水配气区(16)、滤板(15)、承托层(9)、滤料层(10),缓冲配水配气区(16)内设置有进水布水管(18)、反洗进气布气管(19),与进水布水管(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氮处理的一体化生物强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氨氮处理的一体化生物强化反应装置包括主体(1)、缓冲配水配气区(16)、进水管(2)、进水布水管(18)、反洗水进水管(3)、一级气反洗进气管(4)、反洗进气布气管(19)、排空管(7)、滤板(15)、承托层(9)、二级反洗进气管(5)、曝气管(6)、滤料层(10)、出水管(11)、出水槽(13)、反洗排水管(12)、反洗排水槽(14),所述的主体(1)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缓冲配水配气区(16)、滤板(15)、承托层(9)、滤料层(10),缓冲配水配气区(16)内设置有进水布水管(18)、反洗进气布气管(19),与进水布水管(18)、反洗进气布气管(19)连通的进水管(2)、一级气反洗进气管(4)设置在主体(1)的侧壁上,主体(1)的底部侧壁上设置有与缓冲配水配气区(16)连通的排空管(7),反洗水进水管(3)设置在缓冲配水配气区(16)的侧壁上,缓冲配水配气区(16)的上方设置有滤板(15),滤板(15)上设置有承托层(9),承托层(9)内内嵌有曝气管(6)与二级反洗进气管(5),曝气管(6)与二级反洗进气管(5)的管口分别设置在主体(1)的侧壁上;承托层(9)上设置有滤料层(10),承托层(9)与滤料层(10)之间采用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恒翟阳陈楠彭飞郭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绿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