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湘湖专利>正文

一种炉灶排烟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8356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炉灶排烟管道,与排烟口连接并处于水平状态一节的转弯处设有一个排废液口,最后一节管道与伸出室外的三通管的中间一节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排废液口将有腐蚀性的液体从管道底部排出,使它不会蓄集在管道内,减少了对排烟管道的腐蚀,延长了烟囱的使用寿命;而加设的三通接头使室外的风不会直接倒流,有助于炉灶内火力分布均匀、燃烧效果好,而且也不会使烟倒排到室内,有效防止了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人体健康。(*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炉灶排烟管道
技术介绍
我国目前在农村或部分城市,仍使用燃烧蜂窝煤、煤球、散煤的各种炉灶,现有与之配套的排烟管道是由若干节直筒通过弯头连接后再伸出室外。经常会有酸性二氧化硫及其它有毒气体冷后形成液体从管道内流回,这些液体有很强的腐蚀性,一方面大大缩短了管道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会污染环境;同时目前排烟管道的最后一节是原有的管道形状直接伸出室外,在风力较强的时候,室外的风会直接倒灌进入炉灶的燃烧口,使炉灶内的火力分布不均,严重时还会使火力不好、排烟受阻,易使烟及有毒气体从炉灶内倒排到室内,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人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对管道无腐蚀,进风均匀,不会产生倒流的炉灶排烟管道。本技术与炉灶排烟口连接并处于水平状态的一节排烟管道的转弯处设有一个排废液口,最后一节管道与伸出室外的三通管的中间一节相连。所述排废液口可设于烟囱本体弯道处最低点,垂直向下设置,也可设于烟囱本体弯道处侧壁上,斜向下设置。本技术利用排废液口将有腐蚀性的液体从管道底部排出,使它不会蓄集在管道内,,减少了对排烟管道的腐蚀,延长了烟囱的使用寿命;而加设的三通接头使室外的风不会直接倒流,有助于炉灶内火力分布均匀、燃烧效果好,而且也不会使烟倒排到室内,有效防止了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人体健康。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参照附图。本实施例的管道1-1与转弯处设为一体,转弯处2稍大于管道1-2的直径,以便能将管道1-2直接套入管道1-1中,直接与炉灶连接的处于水平状态的管道1-1的弯道最低点垂直向下设有排液口3;伸出室外的最后一节管道1-3连接三通管4的中间一节。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管道本体1-1的弯道处侧壁上的排液口3的开口方向斜向下,其余结构同实施例1。权利要求1.一种炉灶排烟管道,其特征在于与排烟口连接并处于水平状态一节的转弯处设有一个排废液口,最后一节管道与伸出室外的三通管的中间一节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烟管道炉灶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口设于烟囱本体弯道处最低点,垂直向下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灶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口设于烟囱本体弯道处侧壁,斜向下设置。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炉灶排烟管道,与排烟口连接并处于水平状态一节的转弯处设有一个排废液口,最后一节管道与伸出室外的三通管的中间一节相连。本技术利用排废液口将有腐蚀性的液体从管道底部排出,使它不会蓄集在管道内,减少了对排烟管道的腐蚀,延长了烟囱的使用寿命;而加设的三通接头使室外的风不会直接倒流,有助于炉灶内火力分布均匀、燃烧效果好,而且也不会使烟倒排到室内,有效防止了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人体健康。文档编号F23J11/00GK2921611SQ20062005145公开日2007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3日专利技术者袁湘湖 申请人:袁湘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炉灶排烟管道,其特征在于与排烟口连接并处于水平状态一节的转弯处设有一个排废液口,最后一节管道与伸出室外的三通管的中间一节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湘湖
申请(专利权)人:袁湘湖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