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连续化生产的多级石墨粉研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8302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5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连续化生产的多级石墨粉研磨装置,涉及石墨粉加工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研磨箱,研磨箱内顶部设置有倾斜的固定板A,固定板A底部设置有导滑轨A,导滑轨A下方可滑动地设置有上研磨板A,上研磨板A一端连接有设置在研磨箱上的伸缩缸A,上研磨板A下方设置有与其配合的下研磨板A,下研磨板A固定在研磨箱内壁且与上研磨板A互相平行,下研磨板A向上倾斜的一端连接有伸出研磨箱外的进料管,下研磨板A向下倾斜的一端与研磨箱内壁具有开口A,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实现了连续化生产、可进行多级筛料的优点。

A kind of multi-stage grinding device for continuous production of graphite pow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连续化生产的多级石墨粉研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石墨粉加工装置
,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可连续化生产的多级石墨粉研磨装置。
技术介绍
石墨粉质软,黑灰色,有油腻感,可污染纸张,在隔绝氧气条件下,其熔点在3000℃以上,是最耐温的矿物之一。常温下石墨粉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溶于水、稀酸、稀碱和有机溶剂,材料具有耐高温导电性能,可做耐火材料、导电材料和耐磨润滑材料。石墨作为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新型高效能源器件生产的辅助原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上世纪末,天然石墨首先在日本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来替代价格昂贵的人造石墨,本世纪初,我国也成功的应用天然鳞片石墨原料开发以适应锂离子电池生产的负极材料,即球形石墨的改性产品,从此,锂离子电池产业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球形石墨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结晶度高,成本低,理论嵌锂容量高,充放电电位低且平坦,循环寿命长,绿色环保等特点,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重要部分,是国内外锂离子电池生产用负极材料的换代产品。石墨粉球形化处理工艺中一般通过研磨装置对其进行粉碎研磨,使其最终形成椭球形或类球形的外形,并具有一定的粒度,现有石墨粉研磨装置一般将石墨粉加到研磨容器内后,再通过研磨机构进行研磨加工处理,处理后再将石墨粉从研磨容器取出来,再加入下一批的石墨粉进行研磨加工,操作过程比较繁杂,不利于连续化生产,除此之外,将石墨粉从研磨容器取出后还要进行筛选处理从而得到粒度符合标准的石墨粉,工作量较大,加工效率低。故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有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石墨粉研磨装置一般将石墨粉加到研磨容器内后,再通过研磨机构进行研磨加工处理,处理后再将石墨粉从研磨容器取出来,再加入下一批的石墨粉进行研磨加工,操作过程比较繁杂,不利于连续化生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连续化生产的多级石墨粉研磨装置。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连续化生产的多级石墨粉研磨装置,包括研磨箱,研磨箱内顶部设置有倾斜的固定板A,固定板A底部设置有导滑轨A,导滑轨A下方可滑动地设置有上研磨板A,上研磨板A一端连接有设置在研磨箱上的伸缩缸A,上研磨板A下方设置有与其配合的下研磨板A,下研磨板A固定在研磨箱内壁且与上研磨板A互相平行,下研磨板A向上倾斜的一端连接有伸出研磨箱外的进料管,下研磨板A向下倾斜的一端与研磨箱内壁具有开口A。进一步地,研磨箱内设置有位于下研磨板A下方的筛网A,筛网A倾斜布置且与下研磨板A倾斜方向相反,研磨箱内设置有位于筛网A下方的隔板,隔板上设置有位于筛网A正下方的接料箱A,筛网A向下倾斜的一端连接有伸到隔板下方的导料管。进一步地,研磨箱内设置有位于隔板下方的固定板B,固定板B底部设置有导滑轨B,导滑轨B下方可滑动地设置有上研磨板B,上研磨板B一端连接有设置在研磨箱上的伸缩缸B,上研磨板B下方设置有与其配合的下研磨板B,下研磨板B固定在研磨箱内壁,下研磨板B和上研磨板B均与下研磨板A平行,导料管位于下研磨板B向上倾斜一端的上方,下研磨板B向下倾斜的一端与研磨箱内壁具有开口B。进一步地,研磨箱内设置有位于下研磨板B下方的筛网B,筛网B倾斜布置且与下研磨板B倾斜方向相反,研磨箱内底部设置有位于筛网B正下方的接料箱B,筛网B向下倾斜的一端连接有伸出研磨箱的出料斗,出料斗下方设置有接料箱C。进一步地,下研磨板A、下研磨板B、筛网A和筛网B的底部均设置有激振器。进一步地,研磨箱侧端设置有箱门A和箱门B,箱门A正对接料箱A,箱门B正对接料箱B。工作原理:将石墨粉从进料管加入到下研磨板A上,伸缩缸A带动上研磨板A沿着其倾斜方向往复滑移,从而对下研磨板A上的石墨粉进行挤压粉碎研磨加工,研磨后的石墨粉从开口A处落到下方的筛网A上,部分粒度满足要求的石墨粉透过筛网A落在下方的接料箱A内,而粒度较大的未研磨充分的石墨粉顺着筛网A下滑到导料管,然后顺着导料管落在下研磨板B上,在往复滑移的上研磨板B作用下继续研磨加工,再次研磨后的石墨粉通过开口B落在下方的筛网B上,部分石墨粉透过筛网B落在下方的接料箱B内,少部分粒度较大的石墨粉顺着筛网B下滑到出料斗并落在接料箱C内,接料箱C内的石墨粉收集到一定量后又可通过进料管继续加入到研磨箱内进行研磨处理,研磨加工结束后,分别打开箱门A和箱门B,即可将对应的接料箱A和接料箱B取出,得到研磨后的球形化石墨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石墨粉从进料管加入到下研磨板A上,伸缩缸A带动上研磨板A沿着其倾斜方向往复滑移,从而不断对下研磨板A上的石墨粉进行挤压粉碎研磨加工,这个过程中可不断从进料管加入石墨粉,研磨后的石墨粉可自动从开口A出去,省去了研磨结束后将石墨粉取出再加入新的石墨粉的步骤,实现了连续化生产,提高了加工效率。2、从开口A出来的石墨粉落到下方的筛网A上,部分粒度满足要求的石墨粉透过筛网A落在下方的接料箱A内,而粒度较大的未研磨充分的石墨粉顺着筛网A下滑到导料管,具有自动筛料的功能,实现一体化生产。3、从导料管出来的石墨粉落在下研磨板B上,在往复滑移的上研磨板B作用下继续研磨加工,并再次经过筛网B处理,部分合格的石墨粉透过筛网B落在下方的接料箱B内,少部分粒度较大的石墨粉顺着筛网B下滑到出料斗并落在接料箱C内,接料箱C内的石墨粉收集到一定量后又可通过进料管继续加入到研磨箱内进行研磨处理,研磨更加充分,又避免了原材料的浪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可连续化生产的多级石墨粉研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研磨箱,2-固定板A,3-导滑轨A,4-上研磨板A,5-伸缩缸A,6-下研磨板A,7-进料管,8-开口A,9-筛网A,10-隔板,11-接料箱A,12-导料管,13-固定板B,14-导滑轨B,15-上研磨板B,16-伸缩缸B,17-下研磨板B,18-开口B,19-筛网B,20-接料箱B,21-出料斗,22-接料箱C,23-激振器,24-箱门A,25-箱门B。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连续化生产的多级石墨粉研磨装置,包括研磨箱(1),其特征在于,研磨箱(1)内顶部设置有倾斜的固定板A(2),固定板A(2)底部设置有导滑轨A(3),导滑轨A(3)下方可滑动地设置有上研磨板A(4),上研磨板A(4)一端连接有设置在研磨箱(1)上的伸缩缸A(5),上研磨板A(4)下方设置有与其配合的下研磨板A(6),下研磨板A(6)固定在研磨箱(1)内壁且与上研磨板A(4)互相平行,下研磨板A(6)向上倾斜的一端连接有伸出研磨箱(1)外的进料管(7),下研磨板A(6)向下倾斜的一端与研磨箱(1)内壁具有开口A(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连续化生产的多级石墨粉研磨装置,包括研磨箱(1),其特征在于,研磨箱(1)内顶部设置有倾斜的固定板A(2),固定板A(2)底部设置有导滑轨A(3),导滑轨A(3)下方可滑动地设置有上研磨板A(4),上研磨板A(4)一端连接有设置在研磨箱(1)上的伸缩缸A(5),上研磨板A(4)下方设置有与其配合的下研磨板A(6),下研磨板A(6)固定在研磨箱(1)内壁且与上研磨板A(4)互相平行,下研磨板A(6)向上倾斜的一端连接有伸出研磨箱(1)外的进料管(7),下研磨板A(6)向下倾斜的一端与研磨箱(1)内壁具有开口A(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连续化生产的多级石墨粉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研磨箱(1)内设置有位于下研磨板A(6)下方的筛网A(9),筛网A(9)倾斜布置且与下研磨板A(6)倾斜方向相反,研磨箱(1)内设置有位于筛网A(9)下方的隔板(10),隔板(10)上设置有位于筛网A(9)正下方的接料箱A(11),筛网A(9)向下倾斜的一端连接有伸到隔板(10)下方的导料管(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连续化生产的多级石墨粉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研磨箱(1)内设置有位于隔板(10)下方的固定板B(13),固定板B(13)底部设置有导滑轨B(14),导滑轨B(14)下方可滑动地设置有上研磨板B(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忠平李平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海成远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