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门配件胚料转运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8287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5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阀门配件胚料转运机构,包括从左向右依次设置的入料槽、转运槽、储料槽,所述储料槽、转运槽、入料槽分别倾斜设置,且储料槽、转运槽、入料槽彼此平行,所述入料槽设置在第一支撑柱顶部,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升降电机和升降导轨,所述升降导轨上设置有基座,所述转运槽固定安装在基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升降电机工作,控制转运槽上下移动,将位于低点储料槽的胚料提升至高点的入料槽内,实现物料的快速、安全提升,节省人力,同时可以让阀门配件胚料一个接一个有序进入加工设备中进行加工处理,使得加工工序有序进行,有效保证阀门配件生产工作的安全进行。

A transfer mechanism for valve accessor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阀门配件胚料转运机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阀门配件胚料转运机构。
技术介绍
阀门是在流体系统中,用来控制流体的方向、压力、流量的装置,是使配管和设备内的介质(液体、气体、粉末)流动或停止并能控制其流量的装置,可用于控制水、蒸汽、油品、气体、泥浆、各种腐蚀性介质、液态金属和放射性流体等各种类型流体地流动,阀门的工作压力可以从0.0013MPa到1000MPa的超高压,工作温度可以-270℃的超低温到1430℃的高温。而在阀门的生产制备过程中,需要先对阀门配件进行加工制造,然后再对阀门配件进行组装,才制得一个阀门整体。而在阀门配件的生产制备过程中,需要对胚料进行切割、锻造、烧制、冷却等一系列工艺,缺一不可,而在对胚料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对胚料进行转运提升,而现有的阀门配件转运设备中,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6215907U公开的一种阀门铸造用浇包转运装置,包括车架、转向轮、转运台、升降柱、传送带、F形夹具和控制系统,车架下面安装有多个转向轮,车架上面通过多个升降柱固定安装有转运台,该转运装置使用方便灵活,但是无法直接对胚料进行提升,在加工设备的入料口较高时,需要人力辅助转运物料,耗时费力,同时可能对人员造成损伤。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实现物料的快速、安全提升,节省人力的阀门配件胚料转运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阀门配件胚料转运机构,通过升降电机工作,控制转运槽上下移动,将位于低点储料槽的胚料提升至高点的入料槽内,实现物料的快速、安全提升,节省人力,同时可以让阀门配件胚料一个接一个有序进入加工设备中进行加工处理,使得加工工序有序进行,有效保证阀门配件生产工作的安全进行。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阀门配件胚料转运机构,包括从左向右依次设置的入料槽、转运槽、储料槽,所述入料槽、转运槽、储料槽分别倾斜设置,且入料槽、转运槽、储料槽彼此平行,所述储料槽的左端设置有挡板和起料口,所述转运槽的右端设置有与起料口相匹配的起料条,转运槽的左端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底部通过弹性件与基座连接,限位柱的顶部设置有卡条,所述卡条设置在入料槽的下方,所述入料槽设置在第一支撑柱顶部,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升降电机和升降导轨,所述基座设置在升降导轨上,所述升降电机用于控制基座沿升降导轨移动,所述转运槽固定安装在基座上。进一步地,所述转运槽左低右高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起料条与转运槽设置在同一轴线上。进一步地,所述转运槽的左端设置有卡条槽,所述卡条自由穿过卡条槽。进一步地,所述转运机构还包括第二支撑柱,所述储料槽设置在第二支撑柱上。进一步地,所述入料槽高于储料槽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入料槽的右端设置有第一红外线接收器,所述转运槽的左端设置有与第一红外线接收器相匹配的第一红外线发射器。通过升降电机控制转运槽沿升降导轨上下移动,在转运槽位于高点,且转运槽左端与入料槽右端衔接时,第一红外线接收器刚好接收到第一红外线发射器发出的红外信号。进一步地,所述储料槽的左端设置有第二红外线接收器,所述转运槽的右端设置有与第二红外线接收器相匹配的第二红外线发射器。通过升降电机控制转运槽沿升降导轨上下移动,在转运槽位于低点,且转运槽右端与储料槽左端衔接时,第二红外线接收器刚好接收到第二红外线发射器发出的红外信号,此时,起料条位于起料口。进一步地,所述转运机构还包括控制器和电源,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升降电机、第一红外线接收器、第一红外线发射器、第二红外线接收器、第二红外线发射器、电源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与控制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卡条的左端高于限位柱设置。在升降电机控制升起转运槽的过程中,在转运槽左端将要与入料槽右端衔接时,由于卡条设置在入料槽的下方,使得入料槽底部对卡条有限制作用,限制卡条跟随转运槽继续上升,从而促使与卡条连接的限位柱下压弹性件,并逐渐从限位孔中退出,此外,在转运槽左端刚好与入料槽右端衔接时,限位柱完全从退出转运槽,转运槽内的胚料就能在重力作用下滑落至入料槽内,并顺着入料槽进入加工设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阀门配件胚料转运机构,通过升降电机工作,控制转运槽上下移动,将位于低点储料槽的胚料提升至高点的入料槽内,实现物料的快速、安全提升,节省人力,同时可以让阀门配件胚料一个接一个有序进入加工设备中进行加工处理,使得加工工序有序进行,有效保证阀门配件生产工作的安全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阀门配件胚料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阀门配件胚料转运机构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入料槽,2-转运槽,3-储料槽,4-第一支撑柱,5-挡板,6-起料口,7-起料条,8-限位孔,9-限位柱,10-卡条,11-升降电机,12-升降导轨,13-基座,14-弹力件,15-第二支撑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3所示,一种阀门配件胚料转运机构,包括从左向右依次设置的入料槽1、转运槽2、储料槽3,所述入料槽1、转运槽2、储料槽3分别倾斜设置,且入料槽1、转运槽2、储料槽3彼此平行,所述储料槽3的左端设置有挡板5和起料口6,所述转运槽2的右端设置有与起料口6相匹配的起料条7,转运槽2的左端设置有限位孔8,所述限位孔8内设置有限位柱9,所述限位柱9的底部通过弹性件14与基座13连接,限位柱9的顶部设置有卡条10,所述卡条10设置在入料槽1的下方,所述入料槽1设置在第一支撑柱4顶部,所述第一支撑柱4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升降电机11和升降导轨12,所述基座13设置在升降导轨12上,所述升降电机11用于控制基座13沿升降导轨12移动,所述转运槽2固定安装在基座13上。具体地,所述转运槽2左低右高设置。所述限位柱9用于限制转运槽2内阀门配件胚料的滑动。具体地,所述起料条7与转运槽2设置在同一轴线上。具体地,所述转运槽2的左端设置有卡条槽,所述卡条10自由穿过卡条槽。具体地,所述转运机构还包括第二支撑柱15,所述储料槽3设置在第二支撑柱15上。具体地,所述入料槽1高于储料槽3设置。具体地,所述入料槽1的右端设置有第一红外线接收器,所述转运槽2的左端设置有与第一红外线接收器相匹配的第一红外线发射器。通过升降电机11控制转运槽2沿升降导轨12上下移动,在转运槽2位于高点,且转运槽2左端与入料槽1右端衔接时,第一红外线接收器刚好接收到第一红外线发射器发出的红外信号。具体地,所述储料槽3的左端设置有第二红外线接收器,所述转运槽2的右端设置有与第二红外线接收器相匹配的第二红外线发射器。通过升降电机11控制转运槽2沿升降导轨12上下移动,在转运槽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阀门配件胚料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左向右依次设置的入料槽、转运槽、储料槽,所述入料槽、转运槽、储料槽分别倾斜设置,且入料槽、转运槽、储料槽彼此平行,所述储料槽的左端设置有挡板和起料口,所述转运槽的右端设置有与起料口相匹配的起料条,转运槽的左端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底部通过弹性件与基座连接,限位柱的顶部设置有卡条,所述卡条设置在入料槽的下方,所述入料槽设置在第一支撑柱顶部,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升降电机和升降导轨,所述基座设置在升降导轨上,所述升降电机用于控制基座沿升降导轨移动,所述转运槽固定安装在基座上;所述转运槽左低右高设置;所述起料条与转运槽设置在同一轴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门配件胚料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左向右依次设置的入料槽、转运槽、储料槽,所述入料槽、转运槽、储料槽分别倾斜设置,且入料槽、转运槽、储料槽彼此平行,所述储料槽的左端设置有挡板和起料口,所述转运槽的右端设置有与起料口相匹配的起料条,转运槽的左端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底部通过弹性件与基座连接,限位柱的顶部设置有卡条,所述卡条设置在入料槽的下方,所述入料槽设置在第一支撑柱顶部,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升降电机和升降导轨,所述基座设置在升降导轨上,所述升降电机用于控制基座沿升降导轨移动,所述转运槽固定安装在基座上;所述转运槽左低右高设置;所述起料条与转运槽设置在同一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门配件胚料转运机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赟杨雨周冬陈林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凯林机械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