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烘料输送系统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68208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符合自动化烘料输送系统设备,属于烘料输送设备技术领域。该符合自动化烘料输送系统设备包括进料斗、烘干件、接收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输送管接收从进料斗底端流出的待烘料输送至第一滚筒,第一滚筒外周设有电热丝,这样在第一滚筒转动时带动待烘料朝着靠近第一滚筒另一端的方向运动,在待烘料运动过程中电热丝产生热量将待烘料烘干形成烘干成品,在烘干成品到达第一出口部时落入接收件中,接收件接收并将烘干成品储存起来,隔热结构可以防止热量散失,烘干和输送的效率较高。

An automatic drying material conveying system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烘料输送系统设备
本技术属于烘料输送设备
,涉及一种自动化烘料输送系统设备。
技术介绍
现在的待烘料一般都是将输送至烘箱内进行烘干,无法在输送的过程进行烘干,耗费的时间较长,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化烘料输送系统设备,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可以在通过滚筒输送待烘料的过程对待烘料进行烘干为烘干成品的自动化烘料输送系统设备。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化烘料输送系统设备,包括进料斗、用以给待烘料进行烘干以形成烘干成品的烘干件、用以接收从进料斗底端流出的待烘料输送至烘干件的输送管和用以接收烘干件流出的烘干成品的接收件,所述输送管一端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烘干件包括套设于第一轴承的第一滚筒、设置于第一滚筒另一端的密封板、设置于第一滚筒外表面的电热丝、设置于第一滚筒另一端、用以供烘干成品流出进入接收件的第一出口部、设置于密封板另一端的连接杆、设置于连接杆上的第一皮带轮、第一电机、设置于第一电机上的转轴、设置于转轴上的第二皮带轮、另一端连接于第一皮带轮、用以在第一电机转动时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的第一皮带和设置于第一滚筒外周、用以防止热量散失的隔热结构。优选的,所述接收件包括底板、设置于底板第一端的第一止挡板、设置于底板第二端的第二止挡板、设置于底板第三端的第三止挡板和设置于底板第四端的第四止挡板。优选的,所述隔热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一滚筒外周的第一套筒、设置于第一套筒一端的第二出口部、设置于第一套筒外表面的第一岩棉层,还包括一端连接于第一出口部、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出口部的第一导出管。优选的,所述第二出口部底端设有用以将烘干成品导入接收件的第二导出管。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底板底端、用以升降接收件一端的升降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二导出管为漏斗型导出管,所述第二导出管底端距离接收件一端的距离为1~3cm。优选的,所述输送管为1/4圆的弧形输送管。优选的,所述升降结构为下降三角形的楔形块。优选的,所述第一套筒焊接于第一滚筒外表面。优选的,所述楔形块表面设有增大摩擦力的防滑纹。本技术中的输送管接收从进料斗底端流出的待烘料输送至第一滚筒,输送管一端设有第一轴承,第一滚筒一端套设于第一轴承,第一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第二皮带轮带动第一皮带转动,第一皮带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第一皮带轮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带动密封板转动,这样可以使得第一滚筒转动起来,第一滚筒外周设有电热丝,这样在第一滚筒转动时带动待烘料朝着靠近第一滚筒另一端的方向运动,在待烘料运动过程中电热丝产生热量将待烘料烘干形成烘干成品,在烘干成品到达第一出口部时落入接收件中,接收件接收并将烘干成品储存起来,隔热结构可以防止热量散失,烘干和输送的效率较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的第一滚筒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的烘干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的隔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的接收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的楔形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料斗,2-输送管,21-第一轴承,3-烘干件,31-第一滚筒,32-密封板,33-连接杆,34-第一导出管,41-第一套筒,42-第二导出管,51-第一皮带轮,52-第二皮带轮,53-第一皮带,54-转轴,55-第一电机,6-接收件,61-底板,62-第一止挡板,63-第二止挡板,64-第三止挡板,65-第四止挡板,66-楔形块,661-防滑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本实施例中的自动化烘料输送系统设备,包括进料斗1、用以给待烘料进行烘干以形成烘干成品的烘干件3、用以接收从进料斗1底端流出的待烘料输送至烘干件3的输送管2和用以接收烘干件3流出的烘干成品的接收件6,输送管2一端设有第一轴承21,烘干件3包括套设于第一轴承21的第一滚筒31、设置于第一滚筒31另一端的密封板32、设置于第一滚筒31外表面的电热丝、设置于第一滚筒31另一端、用以供烘干成品流出进入接收件6的第一出口部、设置于密封板32另一端的连接杆33、设置于连接杆33上的第一皮带53轮51、第一电机55、设置于第一电机55上的转轴54、设置于转轴54上的第二皮带轮52、另一端连接于第一皮带53轮51、用以在第一电机55转动时带动第一皮带53轮51转动的第一皮带53和设置于第一滚筒31外周、用以防止热量散失的隔热结构。此处,输送管2接收从进料斗1底端流出的待烘料输送至第一滚筒31,输送管2一端设有第一轴承21,第一滚筒31一端套设于第一轴承21,第一电机55带动转轴54转动,转轴54带动第二皮带轮52转动,第二皮带轮52带动第一皮带53转动,第一皮带53带动第一皮带53轮51转动,第一皮带53轮51带动连接杆33转动,连接杆33带动密封板32转动,这样可以使得第一滚筒31转动起来,第一滚筒31外周设有电热丝,这样在第一滚筒31转动时带动待烘料朝着靠近第一滚筒31另一端的方向运动,在待烘料运动过程中电热丝产生热量将待烘料烘干形成烘干成品,在烘干成品到达第一出口部时落入接收件6中,接收件6接收并将烘干成品储存起来,隔热结构可以防止热量散失,烘干和输送的效率较高。输送管2一端可以螺接于进料斗1,还可以包括用以支撑输送管2的第一支架。接收件6可以包括底板61、设置于底板61第一端的第一止挡板62、设置于底板61第二端的第二止挡板63、设置于底板61第三端的第三止挡板64和设置于底板61第四端的第四止挡板65,这样可以防止落在底板61上的烘干成品滑出,提高接收效率。隔热结构可以包括设置于第一滚筒31外周的第一套筒41、设置于第一套筒41一端的第二出口部、设置于第一套筒41外表面的第一岩棉层,还可以包括一端连接于第一出口部、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出口部的第一导出管34,第一导出管34可以一端螺接于第一滚筒31、另一端螺接于第一套筒41,第一岩棉层可以提高隔热效率,第一导出管34可以方便将烘干成品导出。第二出口部底端可以设有用以将烘干成品导入接收件6的第二导出管42,第二导出管42可以避免烘干成品在下落时落在接收件6外,提高接收效率,第二导出管42可以焊接于第一套筒41。作为本实施例中的自动化烘料输送系统设备还可以包括设置于底板61底端、用以升降接收件6一端的升降结构,这样可以使得开始落在接收件6内的烘干成品在重力的作用下滑入底板61的另一端,方便接收后面落下的烘干成品。第二导出管42可以为漏斗型导出管,第二导出管42底端距离接收件6一端的距离为1~3cm,避免烘干成品在下落时落在接收件6外,提高接收效率。输送管2可以为1/4圆的弧形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烘料输送系统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斗(1)、用以给待烘料进行烘干以形成烘干成品的烘干件(3)、用以接收从进料斗(1)底端流出的待烘料输送至烘干件(3)的输送管(2)和用以接收烘干件(3)流出的烘干成品的接收件(6),所述输送管(2)一端设有第一轴承(21),所述烘干件(3)包括套设于第一轴承(21)的第一滚筒(31)、设置于第一滚筒(31)另一端的密封板(32)、设置于第一滚筒(31)外表面的电热丝、设置于第一滚筒(31)另一端、用以供烘干成品流出进入接收件(6)的第一出口部、设置于密封板(32)另一端的连接杆(33)、设置于连接杆(33)上的第一皮带轮(51)、第一电机(55)、设置于第一电机(55)上的转轴(54)、设置于转轴(54)上的第二皮带轮(52)、另一端连接于第一皮带轮(51)、用以在第一电机(55)转动时带动第一皮带轮(51)转动的第一皮带(53)和设置于第一滚筒(31)外周、用以防止热量散失的隔热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烘料输送系统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斗(1)、用以给待烘料进行烘干以形成烘干成品的烘干件(3)、用以接收从进料斗(1)底端流出的待烘料输送至烘干件(3)的输送管(2)和用以接收烘干件(3)流出的烘干成品的接收件(6),所述输送管(2)一端设有第一轴承(21),所述烘干件(3)包括套设于第一轴承(21)的第一滚筒(31)、设置于第一滚筒(31)另一端的密封板(32)、设置于第一滚筒(31)外表面的电热丝、设置于第一滚筒(31)另一端、用以供烘干成品流出进入接收件(6)的第一出口部、设置于密封板(32)另一端的连接杆(33)、设置于连接杆(33)上的第一皮带轮(51)、第一电机(55)、设置于第一电机(55)上的转轴(54)、设置于转轴(54)上的第二皮带轮(52)、另一端连接于第一皮带轮(51)、用以在第一电机(55)转动时带动第一皮带轮(51)转动的第一皮带(53)和设置于第一滚筒(31)外周、用以防止热量散失的隔热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烘料输送系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件(6)包括底板(61)、设置于底板(61)第一端的第一止挡板(62)、设置于底板(61)第二端的第二止挡板(63)、设置于底板(61)第三端的第三止挡板(64)和设置于底板(61)第四端的第四止挡板(65)。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烘料输送系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忠平
申请(专利权)人:安吉隆博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