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状滤板式过滤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8112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片状滤板式过滤机,涉及板式过滤机相关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无法对滤纸进行较为便利的更换,无法较为便利的对轧制油进行过滤。所述滤机壳体的一侧设置有一号连接块,所述一号连接块上设置有XTL1000电动伸缩杆,所述一号连接块的下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双头螺柱,所述固定块的下端设置有进油孔,所述滤机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油孔,所述滤机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二号连接块,所述二号连接块的下端设置有高分子聚乙烯过滤板,所述高分子聚乙烯过滤板包括进油管,所述进油管的一侧设置有滤油道。

Plate fil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片状滤板式过滤机
本技术涉及板式过滤机相关领域,具体为片状滤板式过滤机。
技术介绍
目前,已知的,板式过滤机作为冶金设备,它用于过滤轧制过程中使用过的轧制油,而过滤箱使板式过滤机中的主要部件,在过滤轧制油时,根据过滤量的大小,有若干个滤箱上下叠加而成,其中每两层滤箱之间设有过滤纸,过滤纸上面的滤箱称之为上箱,过滤纸下面的滤箱称之为下箱,上下过滤箱通过连接板、螺栓和螺母吧滤箱连接在一起,才可以进行滤箱的提升,在换纸时需要通过升降过滤箱完成,现有的板式过滤机其结构均较为简单,同时对于使用者的经验要求也较高。现有的过滤机都无法对滤纸进行较为便利的更换,无法较为便利的对轧制油进行过滤;因此市场急需研制片状滤板式过滤机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片状滤板式过滤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无法对滤纸进行较为便利的更换,无法较为便利的对轧制油进行过滤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片状滤板式过滤机,包括滤机壳体,所述滤机壳体的一侧设置有一号连接块,所述一号连接块上设置有XTL1000电动伸缩杆,所述一号连接块的下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双头螺柱,所述固定块的下端设置有进油孔,所述滤机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油孔,所述滤机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二号连接块,所述二号连接块的下端设置有高分子聚乙烯过滤板,所述高分子聚乙烯过滤板包括进油管,所述进油管的一侧设置有滤油道,所述滤油道一侧的上端设置有一号微孔过滤板,所述一号微孔过滤板的一侧设置有二号微孔过滤板,所述二号微孔过滤板上端的一侧设置有三号连接块,所述二号微孔过滤板的一侧设置有出油管。优选的,所述一号微孔过滤板与二号微孔过滤板均设置有四个,所述一号微孔过滤板与滤油道固定连接,所述二号微孔过滤板与滤油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块设置有八个,两个所述固定块通过双头螺柱连接,四个所述固定块与进油孔固定连接,四个所述固定块与出油孔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与滤机壳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二号连接块设置有四个,所述二号连接块上设置有螺栓孔,所述二号连接块与三号连接块通过螺栓孔与螺栓连接。优选的,所述进油管与滤油道固定连接,所述出油管与滤油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高分子聚乙烯过滤板与三号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滤机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凹槽,且凹槽与三号连接块的前端大小吻合,所述高分子聚乙烯过滤板与三号连接块通过凹槽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技术通过XTL1000电动伸缩杆和一号连接块的设置,可以通过XTL1000电动伸缩杆进行伸缩,来对两个滤机壳体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使用者的使用压力,同时也可以大幅度提高使用者的工作效率;2、该技术通过滤油道、一号微孔过滤板和二号微孔过滤板的设置,可以通过一号微孔过滤板和二号微孔过滤板的作用,来对轧制油进行过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延长整个片状滤板式过滤机使用寿命的作用,同时也可以较大程度的降低使用者的使用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高分子聚乙烯过滤板的内部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片状滤板式过滤机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片状滤板式过滤机的侧视图。图中:1、滤机壳体;2、一号连接块;3、XTL1000电动伸缩杆;4、进油孔;5、固定块;6、双头螺柱;7、出油孔;8、二号连接块;9、高分子聚乙烯过滤板;10、进油管;11、滤油道;12、一号微孔过滤板;13、二号微孔过滤板;14、三号连接块;15、出油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片状滤板式过滤机,包括滤机壳体1,滤机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一号连接块2,一号连接块2上设置有XTL1000电动伸缩杆3,可以调整两个滤机壳体1之间的距离,一号连接块2的下端设置有固定块5,可以固定进油孔4和出油孔7,固定固定块5上设置有双头螺柱6,固定块5的下端设置有进油孔4,可以将轧制油排入,滤机壳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油孔7,滤机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二号连接块8,二号连接块8的下端设置有高分子聚乙烯过滤板9,可以过滤轧制油,高分子聚乙烯过滤板9包括进油管10,进油管10的一侧设置有滤油道11,滤油道11一侧的上端设置有一号微孔过滤板12,可以对轧制油进行过滤,一号微孔过滤板12的一侧设置有二号微孔过滤板13,可以对轧制油进行二次过滤,二号微孔过滤板13上端的一侧设置有三号连接块14,二号微孔过滤板13的一侧设置有出油管15,可以将轧制油排出。进一步,一号微孔过滤板12与二号微孔过滤板13均设置有四个,一号微孔过滤板12与滤油道11固定连接,二号微孔过滤板13与滤油道11固定连接,可以保证对轧制油的完全过滤。进一步,固定块5设置有八个,两个固定块5通过双头螺柱6连接,四个固定块5与进油孔4固定连接,四个固定块5与出油孔7固定连接,固定块5与滤机壳体1固定连接,可以保证进油孔4和出油孔7的相对稳定。进一步,二号连接块8设置有四个,二号连接块8上设置有螺栓孔,二号连接块8与三号连接块14通过螺栓孔与螺栓连接,可以将滤机壳体1与高分子聚乙烯过滤板9稳定连接。进一步,进油管10与滤油道11固定连接,出油管15与滤油道11固定连接,可以保证轧制油的流动。进一步,高分子聚乙烯过滤板9与三号连接块14固定连接,滤机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凹槽,且凹槽与三号连接块14的前端大小吻合,高分子聚乙烯过滤板9与三号连接块14通过凹槽连接,可以使滤机壳体1与高分子聚乙烯过滤板9稳定连接的更加稳定。工作原理:使用时,接通电源,先将轧制油通过有关灌入进油孔4内,轧制油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高分子聚乙烯过滤板9的内部,轧制油顺着滤油道11前进,在一号微孔过滤板12的作用下对轧制油进行过滤,再在二号微孔过滤板13的作用下对轧制油进行二次过滤,即可以解决无法较为便利的对轧制油进行过滤的问题,同时,轧制油会进入出油孔7,使用即可以使用抽油泵将其抽出,当需要更换滤纸时,可以通过旋转取下双头螺柱6与二号连接块8上设置的螺栓,同时启动XTL1000电动伸缩杆3,调整两个滤机壳体1之间的距离,再将高分子聚乙烯过滤板9取出,就可以完成对滤纸的更换,即可以解决无法对滤纸进行较为便利的更换的问题,当高分子聚乙烯过滤板9内部的渣滓堆积过多时,可以通过上述步骤将高分子聚乙烯过滤板9取出,通过压缩空气从高分子聚乙烯过滤板9的内部对外反吹,将渣滓从高分子聚乙烯过滤板9表面吹下即可完成对渣滓的清洗。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片状滤板式过滤机,包括滤机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机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一号连接块(2),所述一号连接块(2)上设置有XTL1000电动伸缩杆(3),所述一号连接块(2)的下端设置有固定块(5),所述固定块(5)上设置有双头螺柱(6),所述固定块(5)的下端设置有进油孔(4),所述滤机壳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油孔(7),所述滤机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二号连接块(8),所述二号连接块(8)的下端设置有高分子聚乙烯过滤板(9),所述高分子聚乙烯过滤板(9)包括进油管(10),所述进油管(10)的一侧设置有滤油道(11),所述滤油道(11)一侧的上端设置有一号微孔过滤板(12),所述一号微孔过滤板(12)的一侧设置有二号微孔过滤板(13),所述二号微孔过滤板(13)上端的一侧设置有三号连接块(14),所述二号微孔过滤板(13)的一侧设置有出油管(15)。/n

【技术特征摘要】
1.片状滤板式过滤机,包括滤机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机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一号连接块(2),所述一号连接块(2)上设置有XTL1000电动伸缩杆(3),所述一号连接块(2)的下端设置有固定块(5),所述固定块(5)上设置有双头螺柱(6),所述固定块(5)的下端设置有进油孔(4),所述滤机壳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油孔(7),所述滤机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二号连接块(8),所述二号连接块(8)的下端设置有高分子聚乙烯过滤板(9),所述高分子聚乙烯过滤板(9)包括进油管(10),所述进油管(10)的一侧设置有滤油道(11),所述滤油道(11)一侧的上端设置有一号微孔过滤板(12),所述一号微孔过滤板(12)的一侧设置有二号微孔过滤板(13),所述二号微孔过滤板(13)上端的一侧设置有三号连接块(14),所述二号微孔过滤板(13)的一侧设置有出油管(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状滤板式过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微孔过滤板(12)与二号微孔过滤板(13)均设置有四个,所述一号微孔过滤板(12)与滤油道(11)固定连接,所述二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晓明黄平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东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