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儿童口腔治疗给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儿童口腔治疗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很多家庭难免多少都会放些零食,小朋友嘴巴馋,难免多吃点,不小心咬到腮帮子,结果就长了一个大口疮。有的孩子感冒发烧、腹泻,营养不良,或者烧烤类的食物,烤肉串等,也会出现口疮。再者,夏秋交替的时候,口腔溃疡也容易找上门。针对口腔溃疡的治疗,目前医院常用的是将药物混合和好之后涂到棉签上或者是给药棒上,将药物送至患者的口腔溃疡处,但是这样的给药方式,不但效率低、易发生交叉感染,而且操作较为麻烦,极大地浪费了医护人员的时间和精力,另外还会对患者的口腔造成误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儿童口腔治疗给药装置,有效地解决了目前儿童口溃疡给药时出现的给药方式操作麻烦、效率低、易发生交叉感染、会误伤患者口腔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儿童口腔治疗给药装置,包括空心柱形的握持部,所述握持部顶端设置有空心球状的储药部,所述储药部底部前端设置有柱状的给药部,所述给药部前端球铰接有可转动的万 ...
【技术保护点】
1.儿童口腔治疗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柱形的握持部(1),所述握持部(1)顶端设置有空心球状的储药部(2),所述储药部(2)底部前端设置有柱状的给药部(3),所述给药部(3)前端球铰接有可转动的万向头(8),所述握持部(1)后端设置有控制所述万向头(8)出药的给药手柄(5);/n所述储药部(2)包括第一药腔(9)和第二药腔(10),所述第一药腔(9)和第二药腔(10)下方的握持部(1)固定连接有混药仓(16),所述第一药腔(9)和第二药腔(10)均和所述混药仓(16)连接,所述混药仓(16)前端通过给药软管(12)和所述万向头(8)连接;所述混药仓(16)底端滑动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儿童口腔治疗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柱形的握持部(1),所述握持部(1)顶端设置有空心球状的储药部(2),所述储药部(2)底部前端设置有柱状的给药部(3),所述给药部(3)前端球铰接有可转动的万向头(8),所述握持部(1)后端设置有控制所述万向头(8)出药的给药手柄(5);
所述储药部(2)包括第一药腔(9)和第二药腔(10),所述第一药腔(9)和第二药腔(10)下方的握持部(1)固定连接有混药仓(16),所述第一药腔(9)和第二药腔(10)均和所述混药仓(16)连接,所述混药仓(16)前端通过给药软管(12)和所述万向头(8)连接;所述混药仓(16)底端滑动连接有可上下滑动的混药活塞(25),所述混药活塞(25)底部通过连杆组和所述给药手柄(5)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口腔治疗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药腔(9)和第二药腔(10)顶端均开有放药孔,所述第一药腔(9)和第二药腔(10)上的放药孔内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放药旋钮(6)和第二放药旋钮(7);所述第一药腔(9)和第二药腔(10)底部均开有下药口,所述第一药腔(9)和第二药腔(10)底部的下药口分别连接有第一单向进药阀(14)和第二单向进药阀(15),所述第一单向进药阀(14)和第二单向进药阀(15)均和所述混药仓(16)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混药仓(16)前端开有给药口,所述给药口前端固定连接有单向出药阀(13),所述单向出药阀(13)前端和所述给药软管(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放药旋钮(6)和第二放药旋钮(7)顶端均向下开有贯通的进气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口腔治疗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出药阀(13)、第一单向进药阀(14)和第二单向进药阀(15)结构相同,均包括主体管,所述主体管两端内侧均设置有环形的挡圈,挡圈内侧依次放置有和密封弹簧(30)和密封推板(29),所述密封推板(29)外圆周均匀开设有弧形的进药凹槽(31);所述单向出药阀(13)内的密封推板(29)位于密封弹簧(30)的后端;所述第一单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芳,马鹏涛,李晓琰,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