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携带的负压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8005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携带的负压引流装置,包括负压引流袋和引流袋放置部,负压引流袋平放在引流放置部内,负压引流袋上套设有防漏检测部,防漏检测部上设有蜂鸣器,负压引流袋底部设有排液管,引流袋放置部上端固定设有吊拉部,引流袋放置部下端固定设有环腰固定部,所述引流袋放置部内部设有连接块,连接块上设有重量感应器,引流袋放置部顶部嵌设有显示屏,引流袋放置部背面设有人体贴合部;吊拉部、环腰固定部以及人体贴合部方便随身携带时稳定负压引流袋,避免剧烈晃动,蜂鸣器在检测到漏气发生时及时报警,避免医疗事故,排液管方便排除积液,显示屏读取重量感应器测量的积液质量来帮助病人和医护人员了解积液的多少。

A portable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携带的负压引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装置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便于携带的负压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用于治疗创面的一项新技术,它利用生物半透膜使开放创面封闭,使用专用负压机产生一定的负压,通过引流管和敷料作用于清创后的创面,具有创面愈合快、感染率低、更换敷料次数少、抗菌药物使用少、降低医药费用等特点,能使急性创伤的愈合时间加快60%以上,慢性创面的愈合速度时间加快2到3倍,减少医药费用38%。现有的负压引流袋大都安置在病房的地面上,这样就会导致,病人不能轻易地行走移动,局限性很大,而简单地通过吊环来携带负压引流袋,安全性很差,易发生事故;现有的负压引流袋结构比较简单,引流时,进口接通引流管,出口通过橡胶塞密闭,没有对出口进行检测的功能,如果发生漏气,很难及时发现;因为负压引流袋放置在地面上时,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观察负压引流袋内表面的刻度来了解袋内积存液体的多少,病人想要做到这一点较为困难,更不用说随身携带的条件下,不能轻易用手触碰负压引流袋,想要做到这点更加困难;随身携带时,负压引流袋积液的排放和使用也是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负压引流装置,解决上述的一个或多个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携带的负压引流装置,包括负压引流袋和引流袋放置部,所述引流袋放置部开设有安置槽,所述安置槽为半开放式槽体,所述负压引流袋平放在所述安置槽内,所述负压引流袋上套设有防漏检测部,所述引流袋放置部上端固定设有吊拉部,所述引流袋放置部下端固定设有环腰固定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吊拉部环挂在病人的脖子上,环腰固定部贴合在病人的后腰上,实现对引流袋放置部的稳固,负压引流袋上的防漏检测部可以快速发现负压引流袋的漏气现象,及时进行补救,以免造成医疗事故。进一步地,所述负压引流袋包括加厚板、连接底座、压缩弹簧、医用软袋、进口管、出口管、排液管,所述加厚板与所述连接底座通过所述压缩弹簧连接,所述医用软袋套设在所述压缩弹簧外,所述医用软袋的首、尾分别与所述加厚板以及所述连接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医用软袋、所述加厚板以及所述连接底座构成一个完全密闭的结构,所述进口管和所述出口管穿设在所述加厚板上,所述排液管穿设在所述连接底座上,所述进口管和所述出口管均自带一体成型的封口塞,所述排液管带有螺纹连接的封口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负压引流袋进行细微的改进,增加了加厚板、连接底座以及排液管,来配合装置里的其他部件,通过进口管引流,通过出口管或排液管进行积液排放。进一步地,所述安置槽内开设有第一按压槽、第二按压槽以及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为T型槽,所述固定槽开设在正对安置槽开口的位置,所述固定槽内嵌设有按压部,所述第一按压槽和所述第二按压槽关于所述固定槽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引流袋安置部的侧面上,所述第一按压槽和所述第二按压槽均为通槽;所述按压部包括T型嵌位块、按压板、第一握杆以及第二握杆,所述T型嵌位块设于所述按压板的一端,所述T型嵌位块嵌设在所述固定槽内,所述第一握杆和所述第二握杆均设于所述按压板上远离所述T型嵌位块的一端,所述第一握杆与所述第二握杆关于所述T型嵌位块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握杆和所述第二握杆的位置与所述第一按压槽和所述第二按压槽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一握杆穿设在所述第一按压槽内,所述第二握杆穿设在所述第二按压槽内,所述按压板在所述第一握杆和所述第二握杆的带动下,在所述安置槽内上下滑动,所述按压板上开设有两个连接孔,所述进口管和所述出口管分别穿设在不同的所述连接孔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可滑移的按压板来实现对负压引流袋的挤压,保证负压引流袋内的负压环境,T型嵌位块保证按压板不会脱离滑动的轨道,第一握杆和第二握杆则是保证可以手动进行操作。进一步地,所述安置槽底部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有重量感应器,所述连接底座底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块与所述连接槽相互配合,所述引流袋放置部顶部嵌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重量感应器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块插入所述连接槽后,即可实现对所述连接底座的安装固定,同时重量感应器会对负压吸引袋整体的重量进行实时测量,将增加的重量也就是负压吸引袋内的积液质量显示到显示屏上,显示屏设置在引流袋放置部顶部有利于病人和医护人员了解情况。进一步地,所述引流袋放置部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引流袋放置部底部开设有排液孔,所述排液管穿设在所述排液孔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设的通孔便于负压吸引袋接设外部管路,排液孔方便排液管进行排液。进一步地,所述引流袋放置部背面设有硅胶材质的人体贴合部,人体贴合部与人体接触的一面带有弧度,可以贴合人体的前胸或腹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体贴合部采用硅胶制成,可以减少病人的不适,人体贴合部与人体接触的一面带有弧度,可以最大程度地贴合人体,避免负压吸引袋的大幅度晃动。进一步地,所述防漏检测部包括检测罩、螺纹环、流量检测器以及蜂鸣器,所述螺纹环固定设于所述检测罩底部,所述加厚板上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与所述螺纹环相互配合实现所述检测罩与所述加厚板的螺纹连接,所述流量检测器固定设于所述检测罩内侧壁上,所述蜂鸣器固定设于所述检测罩的顶部,所述流量检测器与所述蜂鸣器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果负压吸引袋出现漏气现象,流量检测器就可以检测到并发出信号,传输到蜂鸣器,进行报警,保证可以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进一步地,所述引流袋放置部底部开设有电池槽,所述电池槽内设有电池,所述蜂鸣器和所述显示屏均与所述电池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是实现对蜂鸣器和显示屏的供电,解决随身携带的供电问题。进一步地,所述吊拉部包括两个固定吊环、两个活动吊环以及吊链,所述固定吊环对称地固定设置在所述引流袋放置部的两端,每个所述活动吊环与其对应的所述固定吊环套连,两个所述活动吊环之间通过所述吊链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种吊环进行配合,吊拉部的自由度更高,方便病人调整活动。进一步地,所述环腰固定部包括第一腰带和第二腰带,所述第一腰带和所述第二腰带对称地固定设置在所述引流袋放置部的两端,所述第一腰带和所述第二腰带通过魔术贴实现相互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腰带和第二腰带环在病人腰部,通过魔术贴实现第一腰带和第二腰带结构的闭合,完成固定。进一步地,所述T型嵌位块上涂覆有一层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的制备方法是:取以下以重量计各组分原料备用:环氧树脂45-53份、丙烯酸树脂15-20份、纳米非晶氮化硅粉末11-15份、纳米氧化铁7-10份、聚氨酯树脂4-6份、石墨粉末2-3份、陶瓷微粉1-2份、碳酸钙高岭土4-5份、木粉1-2份、苯乙烯24-28份、三乙醇胺3-5份、丙二醇丁醚3-4份、聚二甲基硅氧烷1.5-3份、脂肪酸甘油酯1.2-1.5份以及辛基酚聚氧乙烯醚1-2份。S1、预制有机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携带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引流袋(1)和引流袋放置部(2),所述引流袋放置部(2)开设有安置槽(21),所述负压引流袋(1)放置在所述安置槽(21)内,所述负压引流袋(1)上设有防漏检测部(3),所述引流袋放置部(2)上端设有吊拉部(4),所述引流袋放置部(2)下端设有环腰固定部(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携带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引流袋(1)和引流袋放置部(2),所述引流袋放置部(2)开设有安置槽(21),所述负压引流袋(1)放置在所述安置槽(21)内,所述负压引流袋(1)上设有防漏检测部(3),所述引流袋放置部(2)上端设有吊拉部(4),所述引流袋放置部(2)下端设有环腰固定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引流袋(1)包括加厚板(11)、连接底座(12)、压缩弹簧(13)、医用软袋(14)、进口管(15)、出口管(16)、排液管(17),所述加厚板(11)与所述连接底座(12)通过所述压缩弹簧(13)连接,所述医用软袋(14)套设在所述压缩弹簧(13)外,所述医用软袋(14)的首、尾分别与所述加厚板(11)以及所述连接底座(12)连接,所述进口管(15)和所述出口管(16)穿设在所述加厚板(11)上,所述排液管(17)穿设在所述连接底座(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置槽(21)内开设有第一按压槽(211)、第二按压槽(212)以及固定槽(213),所述第一按压槽(211)和所述第二按压槽(212)均为通槽,所述固定槽(213)为T型槽,所述固定槽(213)内嵌设有按压部(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22)包括T型嵌位块(221)、按压板(222)、第一握杆(223)以及第二握杆(224),所述T型嵌位块(221)设于所述按压板(222)的一端,所述第一握杆(223)和所述第二握杆(224)均设于所述按压板(222)上远离所述T型嵌位块(221)的一端,所述第一握杆(223)与所述第二握杆(224)关于所述T型嵌位块(221)对称设置,所述T型嵌位块(221)嵌设在所述固定槽(213)内,所述第一握杆(223)穿设在所述第一按压槽(211)内,所述第二握杆(224)穿设在所述第二按压槽(212)内,所述按压板(222)上开设有两个连接孔(225),所述进口管(15)和所述出口管(16)分别穿设在对应的所述连接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晶田美华高红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