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宗恒专利>正文

经皮脊柱内镜助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7909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2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经皮脊柱内镜助控器,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固定座以及与该固定座连接的固定臂,固定臂连接有固定器,固定器连接有工作套管,固定器包括固定架和万向环,固定架一端与固定臂连接,固定架另一端布置有轴承腔,该轴承腔具有内球面,万向环可在轴承腔内转动,万向环具有与内球面配合的外球面,万向环布置有中空通道,工作套管安装在该中空通道内并可沿其轴向转动和/或轴向移动,固定架安装有用于锁定万向环的角向锁定组件,万向环安装有用于锁定工作套管的轴向锁定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工作套管轴向控制同时实现角向控制,为内镜操作提供三维动静可控的力学支点,使动力磨钻、器械等镜下操作更加安全、精准、可控、高效且省力。

Percutaneous spinal endoscope assistant contro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经皮脊柱内镜助控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经皮脊柱内镜助控器。
技术介绍
经皮脊柱内镜技术随脊柱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及相关器械、设备的改进,特别是镜下动力磨钻的出现,其适应症不断扩展,早期的椎间孔入路到椎板间入路再到椎板开窗,由单纯的腰间盘突出症,到各种类型间盘突出症,再到腰椎管狭窄症,并扩展到颈、胸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及镜下椎间融合等,在临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成为治疗脊柱疾病主要微创手段。早期经皮脊柱内镜的YESS、TESSYS技术主要为介入内镜操作模式,技术要点主要是在C臂影像引导下经椎间孔入路工作套管置入盘内或椎间孔成形后置入椎管内,完成镜下操作,其路径长周围组织的固定及减压范围有限,操作中工作套管很容易把持,但随经皮脊柱内镜经椎间孔、椎板间入路的介入操作向外科内镜操作模式的转变,镜下依解剖结构逐层进入到靶区完成减压,特别是在后路颈胸腰椎管狭窄症的应用,其后方组织结构相对薄,对工作套管固定路径短,加上后路椎板间开窗或单侧入路双侧减压,骨窗扩的范围相对更大,不能固定工作套管工作端,使内镜操作中工作套管把持成为挑战。工作套管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经皮脊柱内镜助控器,包括固定座(11)以及与该固定座(11)连接的固定臂(1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臂(12)连接有固定器,所述固定器连接工作套管(41),所述固定器包括固定架(20)和万向环(30),所述固定架(20)一端与所述固定臂(12)连接,所述固定架(20)另一端布置有轴承腔,该轴承腔具有内球面,所述万向环(30)可在所述轴承腔内转动,所述万向环(30)具有与所述内球面配合的外球面,所述万向环(30)布置有中空通道,所述工作套管(41)安装在该中空通道内并可沿其轴向转动和/或轴向移动,所述固定架(20)安装有用于锁定万向环(30)的角向锁定组件,所述万向环(30)安装有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皮脊柱内镜助控器,包括固定座(11)以及与该固定座(11)连接的固定臂(1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臂(12)连接有固定器,所述固定器连接工作套管(41),所述固定器包括固定架(20)和万向环(30),所述固定架(20)一端与所述固定臂(12)连接,所述固定架(20)另一端布置有轴承腔,该轴承腔具有内球面,所述万向环(30)可在所述轴承腔内转动,所述万向环(30)具有与所述内球面配合的外球面,所述万向环(30)布置有中空通道,所述工作套管(41)安装在该中空通道内并可沿其轴向转动和/或轴向移动,所述固定架(20)安装有用于锁定万向环(30)的角向锁定组件,所述万向环(30)安装有用于锁定工作套管(41)的轴向锁定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皮脊柱内镜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环(30)包括固定环和球形轴承(33),所述外球面布置在该球形轴承(33)的外壁上,所述球形轴承(33)布置有中空的连接腔,所述固定环包括相连的球外环(31)和球内环(32),所述球外环(31)和球内环(32)均呈中空柱状,所述球内环(32)嵌入到所述连接腔中,所述球形轴承(33)与所述球内环(32)过盈配合,所述中空通道布置在所述球内环(32)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皮脊柱内镜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外环(31)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球内环(32)外径尺寸,所述轴向锁定组件布置在所述球外环(31)上,所述轴向锁定组件包括布置球外环(31)上的第三螺纹孔以及旋入该第三螺纹孔的第三螺栓(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宗恒
申请(专利权)人:张宗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