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松墨天牛诱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7630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松墨天牛诱杀装置,包括:光源(4)、诱捕筒(5)、诱芯放置装置(6)、集虫器(7)、转辊(8)、诱芯(9);所述光源(4)光源波长495~498nm;所述诱捕筒(5)为方形结构,下部呈锥形;所述诱捕筒(5)上部里面设置转辊(8),转辊(8)排列成方形,在诱捕筒(5)内布满一层,转辊(8)可转动;所述诱捕筒(5)中部开有通孔,可供诱芯放置装置(6)从所述通孔插入诱捕筒(5),插入后诱芯伸入到诱捕筒(5)内部,转辊(8)的下面;所述转辊(8)和诱捕筒(5)的内壁均涂覆加滑涂层;诱捕筒(5)的下部连接集虫器(7)。

A decoy device of pine ink longicor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松墨天牛诱杀装置
本技术属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具体涉及一种松墨天牛诱杀装置。
技术介绍
松材线虫病是松林的毁灭性病灾,它是通过松墨天牛等媒介昆虫传播于松树体内,从而引发松树病害,被松材线虫感染的松树,树干可观察到天牛侵入孔或产卵痕迹,引发病树整株干枯死亡,最终腐烂,所以杀灭松墨天牛能减少松材线虫传播。诱杀松墨天牛的方法分为光波诱杀,如中国专利CN104642274A公布的诱杀方法及装置,或者信息素诱杀,如中国专利CN207721018U公布的装置,但该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松墨天牛诱杀装置,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集合光诱杀和信息素诱杀的松墨天牛诱杀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松墨天牛诱杀装置,包括:光源(4)、诱捕筒(5)、诱芯放置装置(6)、集虫器(7)、转辊(8)、诱芯(9);所述光源(4)光源波长495~498nm;所述诱捕筒(5)为方形结构,下部呈锥形;所述诱捕筒(5)上部里面设置转辊(8),转辊(8)排列成方形,在诱捕筒(5)内布满一层,转辊(8)可转动;所述诱捕筒(5)中部开有通孔,可供诱芯放置装置(6)从所述通孔插入诱捕筒(5),插入后诱芯伸入到诱捕筒(5)内部,转辊(8)的下面;所述转辊(8)和诱捕筒(5)的内壁均涂覆加滑涂层;诱捕筒(5)的下部连接集虫器(7)。进一步地,所述一种松墨天牛诱杀装置,还包括:挂钩(1)、顶盖(2)、立柱(3);所述挂钩(1)位于顶盖(2)的顶部,提供该装置使用时的悬挂功能;所述顶盖(2)通过立柱(3)与诱捕筒(5)连为一体。进一步地,所述一种松墨天牛诱杀装置,所述顶盖(2)内设置诱捕光源(4)。进一步地,所述一种松墨天牛诱杀装置,所述转辊(8)分为外辊(81)和滚轴(82),通过滚轴(82)安装到诱捕筒(5)的壁上。进一步地,所述一种松墨天牛诱杀装置,所述滚轴(82)的两头皆为圆形端头,方便在诱捕筒(5)内壁的安装孔内转动,外辊(81)可沿滚轴(82)转动。进一步地,所述一种松墨天牛诱杀装置,所述诱芯放置装置(6)为中间空心的凸台形结构,空心部位供插入诱芯(9)之用,凸台是为了插入诱捕筒(5)的通孔后,方便卡住诱芯放置装置(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可有效诱杀松墨天牛的装置,通过设置在诱捕筒(5)上部的光源,便于吸引松墨天牛,通过设置在转辊(8)下部的诱芯,吸引松墨天牛落向转辊(8),通过转辊(8)两层的可转动结构设计及加滑涂层,将松墨天牛送入集虫器(7)。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诱捕筒(5)的结构示意图;图3诱捕筒(5)去掉转辊(8)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诱芯放置装置(6)和诱芯(9)的结构示意图;图5转辊(8)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挂钩(1)、顶盖(2)、立柱(3)、光源(4)、诱捕筒(5)、诱芯放置装置(6)、集虫器(7)、转辊(8)、诱芯(9)、外辊(81)、滚轴(8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一种松墨天牛诱杀装置,包括:挂钩(1)、顶盖(2)、立柱(3)、光源(4)、诱捕筒(5)、诱芯放置装置(6)、集虫器(7)、转辊(8)、诱芯(9);所述挂钩(1)位于顶盖(2)的顶部,提供该装置使用时的悬挂功能;所述顶盖(2)通过立柱(3)与诱捕筒(5)连为一体,所述顶盖(2)内设置诱捕光源(4),光源波长495~498nm;所述诱捕筒(5)为方形结构,下部呈锥形;所述诱捕筒(5)上部里面设置转辊(8),转辊(8)排列成方形,在诱捕筒(5)内布满一层,转辊(8)分为外辊(81)和滚轴(82),通过滚轴(82)安装到诱捕筒(5)的壁上,滚轴(82)的两头皆为圆形端头,方便在诱捕筒(5)内壁的安装孔内转动,外辊(81)可沿滚轴(82)转动;所述诱捕筒(5)中部开有通孔,可供诱芯放置装置(6)从所述通孔插入诱捕筒(5),诱芯放置装置(6)为中间空心的凸台形结构,空心部位供插入诱芯(9)之用,凸台是为了插入诱捕筒(5)的通孔后,方便卡住诱芯放置装置(6),插入后诱芯伸入到诱捕筒(5)内部,转辊(8)的下面;所述转辊(8)和诱捕筒(5)的内壁均涂覆加滑涂层;诱捕筒(5)的下部连接集虫器(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灯光和信息素的双重引诱下,松墨天牛飞入该诱杀装置,松墨天牛在信息素的引诱下,会落向转辊(8),转辊(8)在外辊(81)和滚轴(82)都可以灵活滚动的情况下,松墨天牛被翻转到转辊(8)下部,由于转辊(8)上涂覆了加滑涂层,松墨天牛会掉进集虫器(7),在诱捕筒(5)内壁涂覆了加滑涂层,转辊(8)又封住了出口,被抓捕的虫子很难逃脱。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不是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权利要求书所述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松墨天牛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4)、诱捕筒(5)、诱芯放置装置(6)、集虫器(7)、转辊(8)、诱芯(9);所述光源(4)光源波长495~498nm;所述诱捕筒(5)为方形结构,下部呈锥形;所述诱捕筒(5)上部里面设置转辊(8),转辊(8)排列成方形,在诱捕筒(5)内布满一层,转辊(8)可转动;所述诱捕筒(5)中部开有通孔,可供诱芯放置装置(6)从所述通孔插入诱捕筒(5),插入后诱芯伸入到诱捕筒(5)内部,转辊(8)的下面;所述转辊(8)和诱捕筒(5)的内壁均涂覆加滑涂层;诱捕筒(5)的下部连接集虫器(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松墨天牛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4)、诱捕筒(5)、诱芯放置装置(6)、集虫器(7)、转辊(8)、诱芯(9);所述光源(4)光源波长495~498nm;所述诱捕筒(5)为方形结构,下部呈锥形;所述诱捕筒(5)上部里面设置转辊(8),转辊(8)排列成方形,在诱捕筒(5)内布满一层,转辊(8)可转动;所述诱捕筒(5)中部开有通孔,可供诱芯放置装置(6)从所述通孔插入诱捕筒(5),插入后诱芯伸入到诱捕筒(5)内部,转辊(8)的下面;所述转辊(8)和诱捕筒(5)的内壁均涂覆加滑涂层;诱捕筒(5)的下部连接集虫器(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松墨天牛诱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挂钩(1)、顶盖(2)、立柱(3);所述挂钩(1)位于顶盖(2)的顶部,提供该装置使用时的悬挂功能;所述顶盖(2)通过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望林旭田陈学义刘杰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通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