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松墨天牛产卵前期的引诱增效剂及其制造方法,包括对松墨天牛具有高效引诱活性的信息素混合物和增效剂,信息素混合物包括萜烯类(C5H8)n,n=2、乙醇C2H6O、异丙醇C3H3O、乙醛C2H4O、丙酮C3H4O3、安息香酸C6H5COOH、丁香酚C10H12O2、松脂和松节油,以及增效剂S-齿小蠹二烯醇,上述物质按照重量比0.5∶5∶3∶2∶1∶1∶1∶2∶1∶0.5比例混合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高效、完全环境友好、对人畜安全、不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等优点,更为重要的是引诱剂诱捕到的成虫的平均怀卵量较多,对产卵前期的松墨天牛引诱活性较高,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属于病虫害防治
技术介绍
松墨天牛又称松褐天牛Monchamus alternatus Hope是松材线虫最主要的传播媒介,其药剂和其天敌难以接触到虫体,具有危害重、隐蔽性强、防治难度大等特点。其广泛分布于中国、朝鲜、老挝、越南和日本等国,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以南大部分地区。松墨天牛的寄主范围相当广泛,包括松属、落叶松属、雪松属、冷杉属和云杉属等,其中最嗜食马尾松、黑松和赤松,其幼虫危害长势较弱的松树,破坏切断其疏导组织,影响营养和水分的运输,从而造成松树死亡。另外,防治松墨天牛是减轻松材线虫和松材线虫病危害的重要途径。目前,林间松树感病死亡率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10%增加到现在的60%以上。因此, 探求行之有效的松墨天牛防控技术已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应用在实践中防治松墨天牛的主要方法有化学防治一一打孔注射农药防治幼虫,虽然有一定效果但其很难大面积应用;大面积喷洒农药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虫中去数量降低虫口密度,但对环境和天敌都有一定影响,另外,由于成虫个体活动周期短、羽化时间不统一等因素的影响其实施难度较大。生物防治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其防治效果也不理想。物理防治主要是对松墨天牛危害的死树病树进行清理,主要通过焚烧、熏蒸等方法, 但此方法耗材耗力,具有一定局限性。而引诱剂诱捕松墨天牛是一种抑制其种群数量的无公害生态的有效方式,在防治此类有害生物的无公害综合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已在生产上得到较广泛的应用。该信息引诱物质具有高效、无毒、不伤害益虫、不易产生抗性、不污染环境、对植物无公害等特点,其在虫情测报和病虫害综合管理中明显作用而被认可,并且日益成为目前世界上害虫防治应用研究的新热点。尽管我国森保工作者利用信息引诱剂在监测松墨天牛成虫的种群数量,有效降低虫口密度,遏制松材线虫病的自然扩散蔓延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在防治该害虫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防治效果不够理想。目前,应用到生产上的引诱剂主要有 M-99,Mat-I和FJ-MA-02等。这些引诱剂对松墨天牛都有一定的引诱作用,如仅对羽化2周内的成虫有引诱效果;诱芯中引诱剂的挥发速度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引诱活性周期较短,需不断地添加引诱剂,给实际操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同时在引诱剂的活性成分与增效成分的分析、鉴定和生物测定方面技术等更多地靠经验和野外试验摸索,具有局限性。因此,尽快研发我国松墨天牛新的、高效的信息引诱增效剂具有重大意义。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赵锦年等,在选用单萜烯、松脂、松节油、乙醇、异丙醇、乙醛、丙酮、安息香酸、丁香酚等的基础上添加有机溶剂(增效剂)和有效成分接不同组分不同比例进行配置,研制成的M-99引诱剂对松墨天牛具有较好的引诱效果。其诱芯的制作是将配置好的300ml引诱剂放置在容量为350ml左右的收口瓶中封口即制成诱芯,其引诱活性高于国内其外其他引诱剂。目前,已在多个松墨天牛危害高发区使3用,但是,其在产卵前期的引诱效果不够理想,且在诱芯持续时间、成本、劳动力等方面实用价值欠佳。但是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诱芯的制作较为粗放,其挥发速度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引诱周期较短,已有效率低,其诱芯需10-15天作后更换,以增强引诱效果。因此,本引诱剂使得成本增加而且给林间实际操作增加难度。2.该产品对产卵期的松墨天牛具有较好引诱效果,而对松墨天牛产卵前期的引诱活性低。引诱剂诱捕到的成虫的平均怀卵量较低,说明这类引诱剂,有利于降低松墨天牛种群数量,或作为林间种群监测的方法,但不能切断松材线虫传播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引诱剂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更为引诱松墨天牛效果更好,成本更低,药效持续时间更久的松墨天牛引诱增效剂。一种松墨天牛产卵前期的引诱增效剂,包括对松墨天牛具有高效引诱活性的信息素混合物和增效剂,信息素混合物包括萜烯类(C5H8)n, η = 2、乙醇C2H60、异丙醇C3H30、乙醛 C2H40、丙酮C3H403、安息香酸C6H5C00H、丁香酚CltlH12O2、松脂和松节油,以及增效剂S-齿小蠹二烯醇,上述物质按照重量比0.5 :5:3:2:1:1:1:2:1: 0. 5比例混合而成。所述的松墨天牛产卵前期的引诱增效剂的制造方法,按照所述比例将将所述物质加入容器中充分搅拌均勻后,装与具有缓释作用的聚乙烯管中密封,即制成松墨天牛引诱增效剂。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用寄主植物源引诱剂引诱松墨天牛相比传统化学防治害虫成本低得多,而且比浙江引诱剂的总成本低,引诱剂的使用不受季节限制且能长期使用,在松墨天牛羽化危害的整个时间段都能诱捕害虫,且不需要更换诱芯,方便林间操作。2.本专利技术利用含有寄主挥发物的exo-brevicomin引诱剂大量吸引松墨天牛,使其聚集在一定的装置内再予以杀死,具有高效、完全环境友好、对人畜安全、不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等优点,更为重要的是引诱剂诱捕到的成虫的平均怀卵量较多,对产卵前期的松墨天牛引诱活性较高,对从根本上抑制种群扩散蔓延具有显著效果,所以其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实践价值。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松墨天牛引诱增效剂包括对松墨天牛具有高效引诱活性的信息素混合物和增效剂,信息素混合物包括萜烯类(C5H8)n, η = 2、乙醇C2H60、异丙醇C3H30、 乙醛C2H40、丙酮C3H4O3、安息香酸C6H5C00H、丁香酚CltlH12O2、松脂和松节油,以及增效剂 S-齿小蠹二烯醇,分子式为C9H16O2 (市场可以购买,结构式如下),上述物质按照重量比 0. 5 5 3 2 1 1 1 2 1 0. 5 比例混合而成。权利要求1.一种松墨天牛产卵前期的引诱增效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松墨天牛具有高效引诱活性的信息素混合物和增效剂,信息素混合物包括萜烯类(C5H8) η,η = 2、乙醇C2H60、异丙醇 C3H3O,乙醛C2H40、丙酮C3H4O3、安息香酸C6H5C00H、丁香酚CltlH12O2、松脂和松节油,以及增效剂 S-齿小蠹二烯醇,上述物质按照重量比0.5 5 3 2 1 1 1 2 1 0. 5比例混合而成。2.权利要求1所述的松墨天牛产卵前期的引诱增效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所述重量比例将所述物质加入容器中充分搅拌均勻后,装与具有缓释作用的聚乙烯管中密封,即制成松墨天牛引诱剂。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括对松墨天牛具有高效引诱活性的信息素混合物和增效剂,信息素混合物包括萜烯类(C5H8)n,n=2、乙醇C2H6O、异丙醇C3H3O、乙醛C2H4O、丙酮C3H4O3、安息香酸C6H5COOH、丁香酚C10H12O2、松脂和松节油,以及增效剂S-齿小蠹二烯醇,上述物质按照重量比0.5∶5∶3∶2∶1∶1∶1∶2∶1∶0.5比例混合而成。本专利技术具有高效、完全环境友好、对人畜安全、不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等优点,更为重要的是引诱剂诱捕到的成虫的平均怀卵量较多,对产卵前期的松墨天牛引诱活性较高,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文档编号A01N37/10GK102334516SQ20111019986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松墨天牛产卵前期的引诱增效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松墨天牛具有高效引诱活性的信息素混合物和增效剂,信息素混合物包括萜烯类(C5H8)n,n=2、乙醇C2H6O、异丙醇C3H3O、乙醛C2H4O、丙酮C3H4O3、安息香酸C6H5COOH、丁香酚C10H12O2、松脂和松节油,以及增效剂S-齿小蠹二烯醇,上述物质按照重量比0.5∶5∶3∶2∶1∶1∶1∶2∶1∶0.5比例混合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义平,张真,郭瑞,邓建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农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