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线性马达结构及其实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67434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线性马达结构,包括壳体,壳体的下方连接有底板,底板的上方连接有定子组件,壳体的内部设有振子组件,定子组件包括线圈和FPC电路板,其中,FPC电路板连接在底板的上方,线圈连接在FPC电路板的上方,且线圈与FPC电路板电性连接,振子组件包括极片、若干个磁钢和配重块,其中,若干个磁钢并列设置,且若干个磁钢均位于配重块的内部,极片连接在配重块的上方,振子组件通过弹片连接在底板的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小型线性马达结构的实现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配重块两端设置了限位凸起,限位凸起为马达沿X轴振动提供限位,在机械冲击中,保证振动方向(X轴方向)的大位移不会损伤弹片,影响马达寿命。

A small linear motor structure and its realiz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线性马达结构及其实现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线性马达
,具体涉及一种小型线性马达结构及其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对于振感的高追求,智能穿戴与智能手机是相同的。但智能手机由于尺寸大,所用马达尺寸较大,较容易达到较高的振感,而智能穿戴受限于尺寸,必须在有限的空间内尽量提供结构紧密、空间利用率高的结构,以达到满意的触感体验。同时,智能穿戴多用于运动场合,如何能够在小型空间内提供足够的驱动结构和可靠的机械结构,成为了一个持续探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线性马达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小型线性马达结构,具有结构更加简单,制造方便,并且结构利用率高、振感强的特点。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线性马达结构的实现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型线性马达结构,包括壳体,壳体的下方连接有底板,底板的上方连接有定子组件,壳体的内部设有振子组件,定子组件包括线圈和FPC电路板,其中,FPC电路板连接在底板的上方,线圈连接在FPC电路板的上方,且线圈与FPC电路板电性连接,振子组件包括极片、若干个磁钢和配重块,其中,若干个磁钢并列设置,且若干个磁钢均位于配重块的内部,极片连接在配重块的上方,振子组件通过弹片连接在底板的上方。在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地,所述配重块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限位凸起。在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地,所述磁钢共设有三个,且三个磁钢通过胶水并列粘接。在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地,所述配重块的内部开设有容腔,三个磁钢位于容腔的内部。在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地,所述弹片共设有两个,且两个弹片分别位于配重块的两端。在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地,所述弹片的上方连接有挡片。在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地,所述弹片与配重块底部接触的位置连接有限位块。在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地,所述极片为导磁构件。在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地,所述的小型线性马达结构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壳体与底板组成封闭的容腔,收容内部的振子组件;(二)、振子组件主要由极片、若干个磁钢和配重块组成,若干个磁钢为马达驱动提供磁场;(三)、线圈和FPC电路板构成电路,通电时形成电场,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驱动马达沿X轴振动;(四)、弹片连接底板和振子组件,为运动提供弹力,使马达沿X轴往复振动;(五)、配重块两端的限位凸起为马达沿X轴振动提供限位;(六)、挡片与极片配合为马达Z轴向上方向提供限位,限位块为马达Z轴向下方向提供限位。在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地,所述的小型线性马达结构的实现方法,配重块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限位凸起,磁钢共设有三个,且三个磁钢通过胶水并列粘接,配重块的内部开设有容腔,三个磁钢位于容腔的内部,弹片共设有两个,且两个弹片分别位于配重块的两端,弹片的上方连接有挡片,弹片与配重块底部接触的位置连接有限位块,极片为导磁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在配重块两端设置了限位凸起,限位凸起为马达沿X轴振动提供限位,在机械冲击中,保证振动方向(X轴方向)的大位移不会损伤弹片,影响马达寿命;2、本专利技术弹片上设置的限位块,不仅使得弹片的固定边界从点变成面,加大了弹片的寿命,同时为马达Z轴向下方向提供限位;3、本专利技术的极片可以收拢磁场,增加线圈侧的磁感应强度,从而增大驱动力;4、本专利技术通过结构优化,将部件的作用尽可能拓展,从而减少部品数量,使得结构更加简单,制造方便,并且结构利用率高、振感强;5、本专利技术的极片与挡片配合为马达Z轴向上方向提供限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配重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电磁驱动示意图;图中:1、壳体;2、极片;3、磁钢;4、配重块;41、限位凸起;42、容腔;5、线圈;6、FPC电路板;7、弹片;8、挡片;9、限位块;10、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型线性马达结构,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下方连接有底板10,底板10的上方连接有定子组件,壳体1的内部设有振子组件,定子组件包括线圈5和FPC电路板6,其中,FPC电路板6连接在底板10的上方,线圈5连接在FPC电路板6的上方,且线圈5与FPC电路板6电性连接,振子组件包括极片2、若干个磁钢3和配重块4,其中,若干个磁钢3并列设置,且若干个磁钢3均位于配重块4的内部,极片2连接在配重块4的上方,振子组件通过弹片7连接在底板10的上方。进一步地,配重块4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限位凸起4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凸起41为马达沿X轴振动提供限位(根据不同的信号输入,通电线圈在磁钢产生的磁场中产生不同的驱动力,但运动方向总是沿着弹片最容易变形的方向,这是由磁路和机械结构决定的)。进一步地,磁钢3共设有三个,且三个磁钢3通过胶水并列粘接,配重块4的内部开设有容腔42,三个磁钢3位于容腔42的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个磁钢3为马达驱动提供磁场。进一步地,弹片7共设有两个,且两个弹片7分别位于配重块4的两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片7连接底板10和振子组件,为运动提供弹力,使马达沿X轴往复振动。进一步地,极片2为导磁构件。如铁素体、不锈钢、电镀SPCC等,在保证良好的导磁性能方面的前提下,具备较好的抵抗环境腐蚀的能力,本实施例选用不锈钢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磁材料的极片2可以收拢磁场,增加线圈侧的磁感应强度,从而增大驱动力。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进一步地,弹片7的上方连接有挡片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片8与极片2配合为马达Z轴向上方向提供限位。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进一步地,弹片7与配重块4底部接触的位置连接有限位块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9不仅使得弹片7的固定边界从点变成面,加大了弹片寿命,同时为马达Z轴向下方向提供限位。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小型线性马达结构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壳体1与底板10组成封闭的容腔,收容内部的振子组件;(二)、振子组件主要由极片2、三个磁钢3和配重块4组成,三个磁钢3为马达驱动提供磁场;(三)、线圈5和FPC电路板6构成电路,通电时形成电场,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驱动马达沿X轴振动;(四)、弹片7连接底板10和振子组件,为运动提供弹力,使马达沿X轴往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线性马达结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下方连接有底板(10),底板(10)的上方连接有定子组件,壳体(1)的内部设有振子组件,定子组件包括线圈(5)和FPC电路板(6),其中,FPC电路板(6)连接在底板(10)的上方,线圈(5)连接在FPC电路板(6)的上方,且线圈(5)与FPC电路板(6)电性连接,振子组件包括极片(2)、若干个磁钢(3)和配重块(4),其中,若干个磁钢(3)并列设置,且若干个磁钢(3)均位于配重块(4)的内部,极片(2)连接在配重块(4)的上方,振子组件通过弹片(7)连接在底板(10)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线性马达结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下方连接有底板(10),底板(10)的上方连接有定子组件,壳体(1)的内部设有振子组件,定子组件包括线圈(5)和FPC电路板(6),其中,FPC电路板(6)连接在底板(10)的上方,线圈(5)连接在FPC电路板(6)的上方,且线圈(5)与FPC电路板(6)电性连接,振子组件包括极片(2)、若干个磁钢(3)和配重块(4),其中,若干个磁钢(3)并列设置,且若干个磁钢(3)均位于配重块(4)的内部,极片(2)连接在配重块(4)的上方,振子组件通过弹片(7)连接在底板(10)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线性马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4)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限位凸起(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型线性马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钢(3)共设有三个,且三个磁钢(3)通过胶水并列粘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型线性马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4)的内部开设有容腔(42),三个磁钢(3)位于容腔(42)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小型线性马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7)共设有两个,且两个弹片(7)分别位于配重块(4)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小型线性马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7)的上方连接有挡片(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小型线性马达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浩静马凌霄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东阳市东磁诚基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