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驱动光栅波分复用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67387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驱动光栅波分复用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器件以硅基氮化物晶片为载体,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硅衬底层、氮化铝、n型氮化镓层、量子阱层、p型氮化镓层、设置在所述p型氮化镓层上的p型电极、设置在所述n型氮化镓层的n型环形电极,两边刻至硅衬底层,等高等宽的光栅结构刻至p型氮化镓层中部。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在硅衬底上的氮化物材料,利用光刻刻蚀工艺和EBL刻蚀工艺制备电驱动光栅波分复用器件。

An electrically driven grating WDM device and its fabric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驱动光栅波分复用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可见光
,涉及一种电驱动光栅波分复用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LED即发光二极管,LED作为继白炽灯、荧光灯、高强度气体放电灯之后的第四代设备,目前在多个行业领域广泛应用。LED技术有效攻克了传统灯具设备能耗高、使用寿命短等问题。LED技术具备较大的产业价值与发展潜力,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LED技术正在不断朝自动化、智能化、节能化方向发展。光栅是由很多等节距的透光缝隙和不透光的刻线均匀相间排列构成的光电器件。按照工作原理,光栅可分为物理光栅和计量光栅,物理光栅基于光栅的衍射现象,常用于光谱分析和光波长等测量;计量光栅是利用光栅的莫尔条纹现象进行测量的器件,常用于位移的精密测量。但是,现有技术的LED的光很难进行波分复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驱动光栅波分复用器件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LED的光波分复用较难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驱动光栅波分复用器件,包括二极管结构和刻蚀在二极管结构上的光栅结构;所述光栅结构包括多个平行狭缝。进一步的,所述狭缝的数量为11个;中间和两侧所述狭缝的直径大于其他狭缝。进一步的,所述二极管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硅衬底层、氮化铝层、n型氮化镓层、量子阱层和p型氮化镓层;所述光栅结构刻蚀在p型氮化镓层的中部。进一步的,所述n型氮化镓层的两侧刻蚀有n型电极;所述p型氮化镓层的上侧刻蚀有p型电极。进一步的,所述n型氮化镓层的外缘处刻蚀有阶梯状台面;所述n型电极刻蚀在阶梯状台面上。一种电驱动光栅波分复用器件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二极管结构的上表面旋涂光刻胶;在所述第一次光刻胶层上定义光栅结构的图形;根据所述图形在二极管结构的上表面刻蚀,形成光栅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在P型氮化镓层的上表面旋涂第一次光刻胶;在所述第一次光刻胶上定义光栅结构的图形;根据所述图形在P型氮化镓层的中部刻蚀,形成光栅结构;在刻蚀有光栅结构的P型氮化镓层的上表面旋涂第二次光刻胶;从所述第二次光刻胶的上表面向下刻蚀至硅衬底层;在所述P型氮化镓层和硅衬底层的上表面旋涂第三次光刻胶;在所述第三次光刻胶上定义n型区结构图;根据所述n型区结构图刻蚀至n型氮化镓层;在所述硅衬底层、n型氮化镓层和p型氮化镓层的上表面旋涂第四次光刻胶;在所述第四次光刻胶的上表面定义p型区透明电极图形和n型区透明电极图形;对所述p型区透明电极图形和n型区透明电极图形进行蒸镀处理,获得p型电极和n型电极。进一步的,所述p型电极为Ni/Au,所述n型电极为Ti/Au。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将LED结构和光栅结构集成有源调制器件,此光子器件能够直接将LED的光进行波分复用,实现高密度光电集成;同时有源调制器件嵌入了量子阱这种活性材料,能够增强器件的自发发射率来降低阈值。附图说明图1电驱动光栅波分复用器件的侧视图。图2电驱动光栅波分复用器件的俯视图。图3电驱动光栅波分复用器件的工艺流程图。图中有:1-硅衬底层;2-氮化铝层;3-n型氮化镓层;4-量子阱层;4-p型氮化镓层;5-p型电极;6-n型电极。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电驱动光栅波分复用器件,包括二极管结构和刻蚀在二极管结构上的光栅结构;光栅结构包括多个平行狭缝。二极管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硅衬底层1、氮化铝层2、n型氮化镓层3、量子阱层4和p型氮化镓层5;光栅结构刻蚀在p型氮化镓层5的中部。所述光栅结构根据需求的不同,刻蚀不同尺寸等高等宽的平行狭缝。p型氮化镓层5光栅结构是根据需求的不同刻蚀的,形成等节距的透光缝隙和不透光的刻线均匀相间排列的光栅结构。硅衬底层1边缘上方的氮化铝层2、n型氮化镓层3、量子阱层4和p型氮化镓层5刻蚀掉,p型电极6是沿p型氮化镓层5上侧面边缘设置的环形电极,形成p型电极。n型氮化镓层3边缘处上方的量子阱层4和p型氮化镓层5刻蚀掉,n型氮化镓层3外边缘处刻蚀有阶梯状台面,所述阶梯状台面的下台面裸露,n型电极7设置在下台面上形成n型环形电极。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电驱动光栅波分复用器件,以硅基氮化物晶片为载体,从下至上依次为硅衬底层1、氮化铝层2、n型氮化镓层3、量子阱层4、p型氮化镓层5以及设置在p型氮化镓层5上面的p型电极6和设置在n型氮化镓层3的n型电极7。该器件晶片的边缘刻至硅衬底层1,形成的p型氮化镓层5台阶边缘刻蚀至n型氮化镓层3中部,p型氮化镓层5刻蚀光栅结构。该器件设置了11个从p型氮化镓层5向下至少刻至p型氮化镓层5中部的等宽等高的平行狭缝,这11个等宽等高的平行狭缝其中三个等宽等高的平行狭缝设置在器件中部以及靠近器件边缘处的等宽等高的平行狭缝,其余八个等宽等高的平行狭缝每两个一组分别在中间等宽等高的平行狭缝两侧以及器件最边缘处对称排列。中间和靠近边缘处的等宽等高的平行狭缝的直径为200nm,分列中间等宽等高的平行狭缝两侧的两个等宽等高的平行狭缝,内侧等宽等高的平行狭缝直径小于中间等宽等高的平行狭缝,其直径为100nm。该器件设置在p型氮化镓层5边缘的p型环形电极,其电极宽度为500nm,设置在n型氮化镓层3边缘处的n型环形电极。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电驱动光栅波分复用器件,以硅基氮化物晶片为载体,从下至上依次为硅衬底层1、氮化铝层2、n型氮化镓层3、量子阱层4、p型氮化镓层5以及设置在p型氮化镓层5上面的p型环形电极6和设置在n型氮化镓层3边缘的n型环形电极7。该器件晶片的边缘刻至硅衬底层1,形成的p型氮化镓层5台阶边缘刻蚀至n型氮化镓层3中部,p型氮化镓层5刻蚀光栅结构。该器件除了实施例一所述的可以设置十一个从p型氮化镓层5向下至少刻至p型氮化镓层5中部的等宽等高的平行狭缝之外,还可以设置更多个从p型氮化镓层5向下至少刻至p型氮化镓层5中部的等宽等高的平行狭缝,这些平行狭缝其中有三个等宽等高的平行狭缝设置在器件中间部分,其余等宽等高的平行狭缝每两个一组,分别在中间等宽等高的平行狭缝两侧和器件最边缘处对称排列。中间和靠近边缘处等宽等高的平行狭缝的直径为200nm,分列在中间和靠近边缘处等宽等高的平行狭缝两侧的其余等宽等高的平行狭缝,内侧等宽等高的平行狭缝直径小于最中间和靠近边缘处等宽等高的平行狭缝,为100nm。与此同时,该器件设置在p型氮化镓层5边缘的p型环形电极6和设置在n型氮化镓层3的边缘处的n型环形电极7,可以设置其电极宽度均为120nm。本专利技术的制备电驱动光栅波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驱动光栅波分复用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极管结构和刻蚀在二极管结构上的光栅结构;所述光栅结构包括多个平行狭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驱动光栅波分复用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极管结构和刻蚀在二极管结构上的光栅结构;所述光栅结构包括多个平行狭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驱动光栅波分复用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的数量为11个;中间和两侧所述狭缝的直径大于其他狭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驱动光栅波分复用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硅衬底层、氮化铝层、n型氮化镓层、量子阱层和p型氮化镓层;所述光栅结构刻蚀在p型氮化镓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驱动光栅波分复用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n型氮化镓层的两侧刻蚀有n型电极;所述p型氮化镓层的上侧刻蚀有p型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驱动光栅波分复用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n型氮化镓层的外缘处刻蚀有阶梯状台面;所述n型电极刻蚀在阶梯状台面上。


6.一种电驱动光栅波分复用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二极管结构的上表面旋涂光刻胶;
在所述光刻胶层上定义光栅结构的图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刚毅王鹏辉秦飞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