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耦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7358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耦变压器,包括铁心柱I和铁心柱II,其特征在于:所述铁心柱I和铁心柱II上分别设有若干绕组,所述铁心柱I上的绕组包括绕组B2、绕组A1和绕组B3,且绕组B2、绕组A1和绕组B3在铁芯柱I上由内向外依次排列,所述铁心柱II上的绕组包括绕组A2、绕组B1、绕组A3,且绕组A2、绕组B1、绕组A3在铁心柱II上由内向外依次排列,所述铁心柱I和铁心柱II上绕组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带有出线通道的上压板和带有出线通道的下托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更加简单、排列更加紧密、套装方便,能够有效减小自耦变压器的体积,并且提高了电气及机械强度。

An autotransform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耦变压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
,具体涉及一种自耦变压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使用的6-55kV铁路牵引自耦变压器中,为降低其阻抗,常将串联绕组和公共绕组分别设置成4个相同的部分串联而成,并且串联绕组和公共绕组间隔布置;串联绕组和公共绕组数量多,绕组之间的主绝缘数量多,铜线、硅钢片和变压器油等原材料利用率低,变压器综合成本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强度高、体积小、成本低的铁路牵引自耦变压器。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耦变压器,包括铁心柱I和铁心柱II,其特征在于:所述铁心柱I和铁心柱II上分别设有若干绕组,所述铁心柱I上的绕组包括绕组B2、绕组A1和绕组B3,且绕组B2、绕组A1和绕组B3在铁芯柱I上由内向外依次排列,所述铁心柱II上的绕组包括绕组A2、绕组B1、绕组A3,且绕组A2、绕组B1、绕组A3在铁心柱II上由内向外依次排列,所述铁心柱I和铁心柱II上绕组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带有出线通道的上压板和带有出线通道的下托板。优选地,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耦变压器,包括铁心柱I和铁心柱II,其特征在于:所述铁心柱I和铁心柱II上分别设有若干绕组,所述铁心柱I上的绕组包括绕组B2、绕组A1和绕组B3,且绕组B2、绕组A1和绕组B3在铁芯柱I上由内向外依次排列,所述铁心柱II上的绕组包括绕组A2、绕组B1、绕组A3,且绕组A2、绕组B1、绕组A3在铁心柱II上由内向外依次排列,所述铁心柱I和铁心柱II上绕组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带有出线通道的上压板和带有出线通道的下托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耦变压器,包括铁心柱I和铁心柱II,其特征在于:所述铁心柱I和铁心柱II上分别设有若干绕组,所述铁心柱I上的绕组包括绕组B2、绕组A1和绕组B3,且绕组B2、绕组A1和绕组B3在铁芯柱I上由内向外依次排列,所述铁心柱II上的绕组包括绕组A2、绕组B1、绕组A3,且绕组A2、绕组B1、绕组A3在铁心柱II上由内向外依次排列,所述铁心柱I和铁心柱II上绕组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带有出线通道的上压板和带有出线通道的下托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耦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铁心柱I上绕组A1的匝数是铁心柱II上绕组A2、绕组A3匝数的两倍;所述铁心柱II上的绕组B1的匝数是铁心柱I上的绕组B2、绕组B3匝数的两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耦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铁心柱I上的绕组A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玉柱赵庆春陈相如祝真涛李振陈玉国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达驰驰翔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