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希武专利>正文

湿法脱硫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7300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湿式脱硫除尘器,属于环保领域中的三废治理技术,其特点是进烟口位于壳体侧面,出烟口位于壳体顶部,壳体内的下部设有盛有碱性溶液的沉淀池,壳体内的底部设有排放沉淀物的碟阀,进烟口的内壁上方设有横隔烟板与斜挡烟板,中间隔板的下端与离心旋转器相接,在离心旋转器的下方设置有离心脱硫器,离心旋转器与离心脱硫器之间构成S形通道,离心脱硫器的下端插入盛有碱性溶液的沉淀池中,斜挡烟板与中间隔板、离心旋转器、离心脱硫器一齐将壳体内部分为干式进烟室和湿式除尘脱硫室,在湿式除尘脱硫室内交错设置有至少一对的脱水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合理、脱硫率达65-80%、除尘效率大于96%。(*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炉配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燃煤锅炉上用的湿法脱硫除尘器,属于环保领域中的三废治理技术,适宜于制造或使用燃煤锅炉的厂家采用。
技术介绍
煤是国内最主要的燃料之一,尤其是近年来国际石油价格飞涨,使得不少燃油锅炉又改为烧煤。然而由于燃烧技术与设备的落后,在煤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及其它有毒有害气体,若不加以治理会严重污染环境。目前,以燃煤为主的工业或采暖锅炉多数采用湿法脱硫除尘技术,即通过碱性溶液与二氧化硫进行的化学反应而达到脱硫目的。例如,中国技术专利200320103692.X号给出的《气旋雾化脱硫除尘器》,系在脱硫除尘器内设置冲激导流叶片组和反射叶片组,反射叶片组上方为气旋雾化脱硫室,中部烟气进口处为进气室,底部为沉降室。在脱硫除尘器进气室上方设置碱液均流分配槽,底部沉降室内设置刮板除灰机。中国技术专利03237083.0号也给出了一种《湿法脱硫除尘器》,包括进烟管路,脱硫主塔,脱硫副塔,出烟管路,进烟管路与脱硫主塔的下部相连,脱硫主塔烟道内位于进烟管路入口的上方设有旋流器,旋流器上方设有上隔板和下隔板,上隔板和下隔板上均布有多个通气孔,上隔板上方设有挡水器,挡水器上方和上隔板与下隔板之间以及下隔板与旋流器之间分别设有至少一根喷水管,每根喷水管上设有多个喷水嘴,喷水管与补水管相连。其在使用时烟气进入脱硫主塔烟道内,并依次穿过旋流器、下隔板,上隔板和挡水器,利用喷水嘴相外喷射出可脱硫除尘的溶液,令烟气中含有的硫化合物和粉尘被从喷水嘴喷射出的可脱硫除尘溶液俘获。中国技术专利96241362.3号给出的《湿式脱硫除尘器》,则是一种旋风除尘和百叶惯性除尘组合的除尘器,其特征是在旋风除尘筒内装设有百叶惯性除尘芯管,进风口处设有碱性水喷淋装置,灰斗处设有螺旋输送器,除尘筒和锥体的内壁设有耐腐蚀的衬砌。以上技术方案中给出的湿式脱硫除尘器都具有一定的脱硫除尘效果,但其结构较复杂,制作成本较高,从而影响了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通过对现有湿式脱硫除尘器结构的改进,给出一种新型的湿式脱硫除尘器,该湿式脱硫除尘器的整体结构合理、脱硫率达65-80%、除尘效率大于96%。并具有占地面积小,运行可靠,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本技术给出的技术方案是这种湿式脱硫除尘器包括有壳体、进烟口、出烟口、盛有碱性溶液的沉淀池,其中进烟口位于壳体侧面,出烟口位于壳体顶部,壳体内的下部设有盛有碱性溶液的沉淀池,壳体内的底部设有排放沉淀物的碟阀,其特点是位于壳体侧面的进烟口的内壁上方设有横隔烟板与斜挡烟板,该横隔烟板与斜隔烟板的一端分别与壳体内壁相接,其另一端则分别与纵向设置的中间隔板的上端相接,中间隔板的下端与离心旋转器相接,在离心旋转器的下方设置有离心脱硫器,离心旋转器与离心脱硫器之间构成S形通道,离心脱硫器的下端插入盛有碱性溶液的沉淀池中,位于壳体顶部出烟口内侧壁上的斜挡烟板的一端与中间隔板的上端相接,并和离心旋转器、离心脱硫器一齐将壳体内部分为两室,即干式进烟室和湿式除尘脱硫室,在湿式除尘脱硫室内的离心旋转器的探入部分上方交错设置有至少一对的脱水挡板,每对脱水挡板的一端分别连接在壳体内壁和中间隔板的侧面上,其另一端则分别倾斜探向对方,在脱水挡板的下面还设有既起支撑作用又起阻截烟气中水滴的横支撑板。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提高防腐能力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在湿式除尘脱硫室内的内壁及脱水挡板、横支撑板上设有防腐涂料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除尘效率大于96%,脱硫效率为65~80%,即使处理烟气量有较大变化,该除尘器的效率几乎保持不变,同一性质的粉尘其初含浓度大小,对除尘效果影响较小。2.结构紧凑合理,在运行期间脱硫用的水,在引风机的吸引作用及脱水挡板的拦截下不会被带出除尘器体外,从而避免对风机叶片的腐蚀。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给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为1.出烟口,2.进烟口,3.斜挡烟板,4.离心旋转器,5.脱水挡板,6.离心脱硫器,7.沉淀池,8.碟阀,9.斜挡烟板,10.横隔烟板,11.壳体,12.中间隔板,13.干式进烟室,14.湿式除尘脱硫室,15.横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所示,这种新型的湿式脱硫除尘器包括有壳体11、进烟口2、出烟口1、盛有碱性溶液的沉淀池7,其中进烟口2位于壳体11侧面,出烟口1位于壳体11顶部,壳体11内的下部设有盛有碱性溶液的沉淀池7,壳体11内的底部设有排放沉淀物的碟阀8,位于壳体11侧面的进烟口2的内壁上方设有横隔烟板10与斜隔烟板3,该横隔烟板10与斜挡烟板3的一端分别与壳体11内壁相接,其另一端则分别与纵向设置的中间隔板12的上端相接,中间隔板12的下端与离心旋转器4相接,在离心旋转器4的下方设置有离心脱硫器6,离心旋转器4与离心脱硫器6之间构成S形通道,离心脱硫器6的下端插入盛有碱性溶液的沉淀池7中,位于壳体11顶部出烟口1内侧壁上的斜挡烟板9的一端与中间隔板12的上端相接,并和离心旋转器4、离心脱硫器6一齐将壳体11内部分为两室,即干式进烟室13和湿式除尘脱硫室14,在湿式除尘脱硫室14内的离心旋转器4的探入部分上方交错设置有至少一对的脱水挡板5,每对脱水挡板5的一端分别连接在壳体11内壁和中间隔板12的侧面上,其另一端则分别倾斜探向对方,在脱水挡板5的下面还设有既起支撑作用又起阻截烟气中水滴的横支撑板1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含尘烟气以18~20米/秒的速度从进气口2进入干式进烟室13,在斜挡烟板3和中间隔板12的引导下冲入沉淀池7中,较大的尘粒会沉落入水面上,初步净化的烟气折返经离心旋转器4与离心脱硫器6之间构成的S形通道进入湿式除尘脱硫室14内,在高温烟气的冲击扩散中,沉淀池7中的水受温度及负压的影响形成较多的水蒸汽,水分子与烟气中的含尘粒子充分接触凝聚直至沉降,使绝大部分的微细尘粒混入水中沉淀后被排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水分子反应后生成稀酸被沉淀池7中的碱性溶液所中和,脱硫除尘后的烟气在湿式除尘脱硫室14内,反复撞击脱水挡板5和横支撑板15,使烟气中的水份脱出,最后进入引风机,由烟囱排出。权利要求1.一种湿式脱硫除尘器,包括有壳体、进烟口、出烟口、盛有碱性溶液的沉淀池,其中进烟口位于壳体侧面,出烟口位于壳体顶部,壳体内的下部设有盛有碱性溶液的沉淀池,壳体内的底部设有排放沉淀物的碟阀,其特征在于位于壳体侧面的进烟口的内壁上方设有横隔烟板与斜挡烟板,该横隔烟板与斜隔烟板的一端分别与壳体内壁相接,其另一端则分别与纵向设置的中间隔板的上端相接,中间隔板的下端与离心旋转器相接,在离心旋转器的下方设置有离心脱硫器,离心旋转器与离心脱硫器之间构成S形通道,离心脱硫器的下端插入盛有碱性溶液的沉淀池中,位于壳体顶部出烟口内侧壁上的斜挡烟板的一端与中间隔板的上端相接,并和离心旋转器、离心脱硫器一齐将壳体内部分为干式进烟室和湿式除尘脱硫室,在湿式除尘脱硫室内的离心旋转器的探入部分上方交错设置有至少一对的脱水挡板,每对脱水挡板的一端分别连接在壳体内壁和中间隔板的侧面上,其另一端则分别倾斜探向对方,在脱水挡板的下面还设有既起支撑作用又起阻截烟气中水滴的横支撑板。2.根据权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湿式脱硫除尘器,包括有壳体、进烟口、出烟口、盛有碱性溶液的沉淀池,其中进烟口位于壳体侧面,出烟口位于壳体顶部,壳体内的下部设有盛有碱性溶液的沉淀池,壳体内的底部设有排放沉淀物的碟阀,其特征在于位于壳体侧面的进烟口的内壁上方设有横隔烟板与斜挡烟板,该横隔烟板与斜隔烟板的一端分别与壳体内壁相接,其另一端则分别与纵向设置的中间隔板的上端相接,中间隔板的下端与离心旋转器相接,在离心旋转器的下方设置有离心脱硫器,离心旋转器与离心脱硫器之间构成S形通道,离心脱硫器的下端插入盛有碱性溶液的沉淀池中,位于壳体顶部出烟口内侧壁上的斜挡烟板的一端与中间隔板的上端相接,并和离心旋转器、离心脱硫器一齐将壳体内部分为干式进烟室和湿式除尘脱硫室,在湿式除尘脱硫室内的离心旋转器的探入部分上方交错设置有至少一对的脱水挡板,每对脱水挡板的一端分别连接在壳体内壁和中间隔板的侧面上,其另一端则分别倾斜探向对方,在脱水挡板的下面还设有既起支撑作用又起阻截烟气中水滴的横支撑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宝民
申请(专利权)人:郑希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