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化床锅炉与冷渣器联接密封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7190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流化床锅炉与冷渣器联接密封组件,由一只动态密封环和三只静态密封环组成,动态密封环和静态密封环之间具有三个以上的密封面,密封面与密封面的夹角为90度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改变锅炉出渣管与冷渣器进渣口的密封组件结构,使原先只有一个密封面的密封组件变成了具有多个密封面的密封组件,并在密封面的端面上加设了盖子式的密封环,使几个密封面环环相扣形成了迷宫式密封的特点,即使内密封失效,外密封仍能发挥很好的效果,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化床锅炉与冷渣器联接密封组件所属
本技术属于化工领域中一种连接在流化床锅炉与冷渣器出渣口上 的密封组件。
技术介绍
冷渣器的作用是确保流化床锅炉2能够实现连续出渣。参见图1,流 化床锅炉2出渣管8的管口经密封组件7与冷渣器的进渣口相联。作业时, 高温炉渣从渣层12经多个下渣口 9汇集至下方的出渣管8,然后经密封组 件7进入冷渣器3内腔,冷却后从冷渣器3的冷渣出口4排出,由炉渣输 送带5送往冷渣储罐。参见图2、图3。图2为图1中密封组件7所在区域的放大结构图,图 3为现有技术密封组件7的分解结构示意图。这种密封组件由二只静态密 封环和一只动态密封环组成,组装时,先将动态的中密封环73套入外密封 环71内,然后再将内密封环72嵌入外密封环71侧壁与中密封环73斜壁 所形成的V型槽内。然后,调整好间隙14后,将内密封环72的内壁与外 密封环71的内侧壁焊接固定,间隙14起密封面作用。中密封环73外們台 阶与冷渣器的滚筒侧壁15焊接成一体,外密封环71与锅炉出渣管8的出 渣管壁端口焊接(成为两只静态的密封环)。运动时,外密封环71和内密 封环72静止不动,中密封环73则随冷渣器滚筒旋转。上述装置存在的问题是作业时,由于出渣管8以及连接在出渣管8 上的内密封环72、外密封环71处于静止状态,而筒状的冷渣器则在传动 滚轮6的作用下处于滚动状态。为防止动静密封环之间出现卡死现象,间 隙14一般都设得较大;又由于间隙14在冷渣器内是直接暴露在炉渣中, 形成漏斗效应直接接受炉渣,因此,该结构的密封组件始终有炉渣在此运 动副中参与运动,所以一直存在密封效果差、漏灰严重,密封组件易禪, 平均每个月就要更换一次密封组件,以致工作现场环境差和检修工作量大 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流化床锅 炉用冷渣器密封组件,具有结构合理,密封效果好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这种流化床锅 炉与冷渣器密联接封组件,包括动态密封件和静态密封件,其特征是它由 一只动态密封环和三只静态密封环组成,动态密封环和静态密封环之间具 有三个以上的密封面。如上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是动态密封环的外环面上设有一连接 台阶,内壁上设有五个环形密封面;三个静态密封环中,其中两个密封环 的侧面呈水平状,分别贴置在密封面的出口端面上,另一个密封环的外环 面与动态密封环的内环壁相匹配,设有五个环形密封面,且两者的厚度相 一致。如上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是密封面与密封面的夹角为90度角。 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改变锅炉出渣管与冷渣器进渣口的密封组 件结构,使原先只有一个密封面的密封组件变成了具有多个密封面的密封 .组件,并在密封面的端面上加设了盖子式的密封环,使几个密封面环环相 扣形成了迷宫式密封的特点,即使内密封失效,外密封仍能发挥很好的效 果,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附图说明图l为流化床锅炉、冷渣器、密封组件间连接结构示意图,该图主要 用于说明本技术所属领域的工作情况。图2为现有技术密封组件安装在图1中所在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密封组件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密封组件安装在图1中所在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密封组件分解结构示意图。图中序号分别表示火焰l,流化床锅炉2,冷渣器3,冷渣出口4, 炉渣输送带5,传动滚轮6,密封组件7,锅炉出渣管8,下渣口 9,进风 口 10,风帽11,渣层12,出渣管壁13,间隙14,滚筒侧壁15,冷渣器进 渣口 16,外密封环71,内密封环72,中密封环73,密封环710,密封环 711,密封环721,动态密封环731,密封面a, b, c, d, e, f, g。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4,并结合图5。冷渣器的圆形进渣口 16处,动态密封环731 的外环面经一个台阶与滚筒侧壁15固焊在一起。动态密封环731的内环面 设置三个密封台阶,并与密封环711的外环面三个密封台阶相匹配,密封 环711套入后形成了 b, c, d, e, f五个密封面。密封环710和密封环721 则分别设置在上述五个密封面的内外出口端上,因此,又形成了a和g两 个密封面,这样就形成了与锅炉出渣管8的出渣管壁13管口相连接的三静 态密封环,即密封环710、密封环711、密封环721与动态密封环731 之间形成的所有密封面密封了起来,具有迷宫式特点,即使内密封失效, 外密封仍能发挥很好的效果。当然,根据上述设计原理还可以设计出很多变型的密封组件,例如减 少或增加动静密封环之间的密封面数量,将密封面与密封面之间直角夹角 改成非90度夹角,平面密封面改成弧面密封面等,这些简单的变型密封组 件也应纳入本专利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 一种流化床锅炉与冷渣器密联接封组件,包括动态密封件和静态密封件,其特征是它由一只动态密封环(731)和三只静态密封环(710, 711, 721)组成,动态密封环(731)和静态密封环(710, 711, 721)之间具有 三个以上的密封面。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是动态密封环(731)的 外环面上设有一连接台阶,内壁上设有五个环形密封面;三个静态密封环 中,其中两个密封环(710, 721)的侧面呈水平状,分别贴置在密封面的 出口端面上,另一个密封环(711)的外环面与动态密封环(731)的内环 壁相匹配,设有五个环形密封面,且两者的厚度相一致。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是每个密封面与密封面之 间的夹角为90度角。专利摘要一种流化床锅炉与冷渣器联接密封组件,由一只动态密封环和三只静态密封环组成,动态密封环和静态密封环之间具有三个以上的密封面,密封面与密封面的夹角为90度角。本技术通过改变锅炉出渣管与冷渣器进渣口的密封组件结构,使原先只有一个密封面的密封组件变成了具有多个密封面的密封组件,并在密封面的端面上加设了盖子式的密封环,使几个密封面环环相扣形成了迷宫式密封的特点,即使内密封失效,外密封仍能发挥很好的效果,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文档编号F23C10/00GK201155746SQ200720306748公开日2008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4日专利技术者徐东红, 徐章松 申请人:浙江江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化床锅炉与冷渣器密联接封组件,包括动态密封件和静态密封件,其特征是它由一只动态密封环(731)和三只静态密封环(710,711,721)组成,动态密封环(731)和静态密封环(710,711,721)之间具有三个以上的密封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章松徐东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江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