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屏、触控屏的双开窗工艺及触控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7174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7: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触控屏、触控屏的双开窗工艺及触控显示装置。该触控屏,包括:透明基板;所述透明基板的正面设有正面电极引线区,所述正面电极引线区内侧围绕形成一正面窗口;所述透明基板的背面设有背面电极引线区,所述背面电极引线区内侧围绕形成一背面窗口;其中,所述正面窗口的宽度大于所述背面窗口相对应位置的宽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触控屏,可以利用正面窗口与背面窗口之间的宽度差来弥补因曝光偏位所引起的正面电极引线区与背面电极引线区之间的偏位,极大地提高了触控屏的外观检验良品率。

Double window technology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of touch screen and touch scre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屏、触控屏的双开窗工艺及触控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触控
,特别是涉及触控屏、触控屏的双开窗工艺及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触控屏(TouchPanel)是通过计算屏内的触点坐标进行定位的设备,触控屏检测用户的触控位置,然后将检测的信息发送给控制器,并将其转换成坐标,输送给中央处理器,同时接受中央处理器返回的信号并加以执行,实现人机互动。目前DITO(DoubleIndiumtinoxide)触控屏的应用很广泛,如图1所示,DITO触控屏包括有透明基板1,透明基板1的两侧都设有ITO(Indiumtinoxide)电极层2和相应的电极引线区(即正面电极引线区3和背面电极引线区4),其中电极引线区围绕形成一窗口,正面窗口的大小与背面窗口的大小一样,正、背面窗口对应的区域为触控屏的触控区域。生产时先在ITO导电层上镀一层铜,再进行开窗工艺得到正面窗口、背面窗口以及相应的引线区。在后续的工艺流程中还会在正面窗口以及正面电极引线区上覆盖一层保护层,并且在保护层的四周设置油墨等形成遮光层,以遮挡正面电极引线区3和背面电极引线区4,避免从触控屏正面看到电极引线,即从正面窗口看不到正面电极引线区3和背面电极引线区4的电极引线。然而,在进行开窗工艺时,正面和背面的掩膜对准会出现错位,从而出现曝光偏位的现象,导致正面窗口和背面窗口产生偏位,即正面电极引线区3与背面电极引线区4产生偏位,虽然在设置油墨层后,在触控屏的正面看不出异常,但是可以从背面窗口看到正面电极引线区因曝光偏位残留的细小铜线路凸起进入视窗区的现象,造成外观检验失真。这种情况虽然不影响触控屏的正常性能,但是产品交付客户后,可能会被认为是残次品而被退货,不仅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影响生产厂商的商誉。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因曝光偏位引起的外观失真的问题,提供一种触控屏。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触控屏,包括:透明基板;所述透明基板的正面设有正面电极引线区,所述正面电极引线区内侧围绕形成一正面窗口;所述透明基板的背面设有背面电极引线区,所述背面电极引线区内侧围绕形成一与所述正面窗口相对应的背面窗口;其中,所述正面窗口的宽度大于所述背面窗口相对应位置的宽度。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触控屏,从透明基板的背面进行品质检测时,背面电极引线区可以完全遮挡正面电极引线区,这样正面电极走线区与背面电极走线区之间的宽度差便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因曝光偏位所引起的正面电极引线区与背面电极引线区之间的偏位,极大地提高了触控屏的外观检验良品率。进一步的,所述正面窗口的宽度与所述背面窗口相对应位置的宽度的差值为40um~400um,以便在免出现曝光偏位引起的外观失真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触控屏触控区的面积。进一步的,所述差值为120um~200um,以便进一步提高触控屏触控区的面积。进一步的,所述正面电极走线区各位置处的宽度均相等,所述背面电极走线区各位置处的宽度均相等,这样可以方便整个触控屏的生产加工。进一步的,所述背面窗口在垂直所述透明基板方向的投影落入所述正面窗口之内。这样能够保证背面电极引线区可以完全遮挡正面电极引线区避免外观检验不良。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该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屏,以及设在所述触控屏正面窗口的四周的遮光层,所述遮光层的宽度大于等于所述触控屏背面电极引线区相对应位置的宽度,以避免所述背面电极引线区在所述正面窗口处暴露。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触控屏的双开窗工艺,用于在透明基板正面和背面的铜膜层上分别形成正面电极引线区和背面电极引线区,其中所述正面电极引线区的内侧围绕形成正面窗口,所述背面电极引线区的内侧围绕形成背面窗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开窗工艺包括:设置光阻:在所述透明基板的正面铜膜层上设置可完全覆盖所述正面铜膜层的正面光阻层,在透明基板的背面铜膜层上设置完全覆盖所述背面铜膜层的背面光阻层。设置掩膜:将排版好所述正面电极引线区图案的正面掩膜贴设在所述正面光阻层上,并将排版好所述背面走线区图案的背面掩膜贴设在所述背面光阻层上;其中,所述正面掩膜与所述背面掩膜相对应设置,以便使最后形成的所述正面窗口和所述背面窗口相对。曝光:对贴设有所述正面掩膜的所述正面光阻层,以及贴设有所述背面掩膜的背面光阻层进行曝光处理,使所述正面电极引线区图案、所述背面电极引线区图案分别转印在所述正面光阻层、所述背面光阻层上。显影:移除所述正面掩膜和所述背面掩膜,并使用显影液将转印在所述正面光阻层的所述正面电极引线区图案,以及转印在背面光阻层上的所述背面电极引线区的图像显像出来。蚀刻:使用铜蚀刻液把所述正面走线图案,以及所述背面电极引线区图案所对应的铜膜层区域之外的铜膜去掉,形成所述正面电极引线区和所述背面电极引线区,进而得到所述正面窗口和所述背面窗口。其中,所述正面窗口的宽度小于所述背面窗口相对应位置的宽度。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触控屏的双开窗工艺,无需在原有的触控屏生产工艺中再添加工序,便能解决因曝光偏位所引起的正面电极引线区与背面电极引线区之间的偏位的问题,不仅提高了产品的外观良品率,而且也没有增大生产成本。进一步的,所述正面光阻层和所述背面光阻层均为干膜层,以方便光阻层的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正面窗口的宽度与所述背面窗口相对应位置的宽度的差值为40um~400um,以便在免出现曝光偏位引起的外观失真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触控屏触控区的面积。进一步的,所述正面电极走线区各位置处的宽度均相等,所述背面电极走线区各位置处的宽度均相等,这样可以方便触控屏的后续生产加工。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出现曝光偏位的触控屏的堆叠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触控屏的一种堆叠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触控屏的双开窗工艺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安装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是以触控屏放置在水平面时作为参考,只是为了便于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该触控屏包括有:透明基板5,在本实施例中透明基板5为塑料基板,尤其是COP材料基板(COP为CycloOlefinPolymer的缩写,为一种环烯烃聚合物)。当然,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其他实施例中,透明基板5也可以采用玻璃板等。透明基板5的正面设有正面电极引线区6(正面电极引线区6为设置在透明基板正面的电极引线的区域),正面电极引线区6内侧围绕形成一正面窗口7;透明基板5的背面设有背面电极引线区8(背面电极引线区为设置在透明基板背面的电极引线的区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屏,其特征在于包括:/n透明基板;/n所述透明基板的正面设有正面电极引线区,所述正面电极引线区内侧围绕形成一正面窗口;所述透明基板的背面设有背面电极引线区,所述背面电极引线区内侧围绕形成一与所述正面窗口相对应的背面窗口;/n其中,所述正面窗口的宽度大于所述背面窗口相对应位置的宽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屏,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明基板;
所述透明基板的正面设有正面电极引线区,所述正面电极引线区内侧围绕形成一正面窗口;所述透明基板的背面设有背面电极引线区,所述背面电极引线区内侧围绕形成一与所述正面窗口相对应的背面窗口;
其中,所述正面窗口的宽度大于所述背面窗口相对应位置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窗口的宽度与所述背面窗口相对应位置的宽度的差值为40um~400u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值为120um~200u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电极走线区各位置处的宽度均相等,所述背面电极走线区各位置处的宽度均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窗口在垂直所述透明基板方向的投影落入所述正面窗口之内。


6.一种触控显示装置,所述触控显示装置包括:
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屏;
以及,设置在所述触控屏正面窗口的四周的遮光层,所述遮光层的宽度大于等于所述触控屏背面电极引线区相对应位置的宽度,以避免所述背面电极引线区在所述正面窗口处暴露。


7.一种触控屏的双开窗工艺,用于在透明基板正面和背面的铜膜层上分别形成正面电极引线区和背面电极引线区,其中所述正面电极引线区的内侧围绕形成正面窗口,所述背面电极引线区的内侧围绕形成背面窗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开窗工艺包括:
设置光阻:在所述透明基板的正面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启东许建勇谢邦星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欧菲触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