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板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7169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PCB板固定装置,涉及PCB板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板、PCB板本体、固定装置、滑动块和限位板;底板一表面开设有一对滑槽;一对滑槽之间开设有凹槽;固定装置包括L形板;L形板一端面开设有一对第一螺纹贯通孔,并配合有第一螺栓;滑动块包括滑块A和滑块B;滑块A包括C形板;C形板上表面开设有一对缺口槽;C形板上表面开设有一对第二螺纹贯通孔,并配合有第二螺栓;C形板一侧面开设有第三螺纹贯通孔;限位板包括条形板;条形板一侧面设置有一对限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底板、PCB板本体、固定装置、滑动块和限位板的作用,具有达到自由调节尺寸、防止PCB板损坏、便于散热的效果。

PCB fix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CB板固定装置
本技术属于PCB板
,特别是涉及PCB板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PCB板即为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电路板,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它的主要优点是大大减少布线和装配的差错,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和生产劳动率;市场上的PCB板一般有多种尺寸,在对其进行检测固定时由于固定装置本身尺寸比较单一,难以适合不同尺寸的PCB板的固定,实用性较低。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通过底板、PCB板本体、固定装置、滑动块和限位板的作用,通过滑槽之间开设有凹槽,便于PCB板本体散热;通过第三螺栓一端与条形板配合,便于根据不同宽度的PCB板本体进行调节和固定,大大提高了PCB板固定装置的实用性,具有达到自由调节尺寸、防止PCB板损坏、便于散热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PCB板固定装置,通过底板、PCB板本体、固定装置、滑动块和限位板的作用,解决了现有的PCB板固定装置难以固定不同尺寸的PCB板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PCB板固定装置,包括底板、PCB板本体、固定装置、滑动块和限位板;所述底板一表面开设有一对滑槽;一对所述滑槽内底面均开设有贯通槽;所述贯通槽内壁固定有滑杆;一对所述滑槽之间开设有凹槽,便于PCB板本体散热;所述固定装置包括L形板;所述L形板一端面开设有一对第一螺纹贯通孔,并配合有第一螺栓;所述滑动块包括滑块A和滑块B;所述滑块A包括C形板;所述C形板上表面开设有一对缺口槽;所述C形板上表面开设有一对第二螺纹贯通孔,并配合有第二螺栓,便于将滑块A固定在不同位置,从而便于固定不同长度的PCB板本体;所述C形板一侧面开设有第三螺纹贯通孔,并配合有第三螺栓;所述C形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条;所述矩形条一侧面开设有滑孔;所述矩形条下表面固定有固定板;所述滑块B与滑块A的技术特征相同;所述滑块A的C形板内壁固定有限位条A;所述滑块B在其与滑块A相同的内壁固定有限位条B;所述限位条B与限位条A呈镜像布置;所述限位板包括条形板;所述条形板一侧面设置有一对限位块;一对所述限位块上表面设置有顶板;一对所述滑槽内壁与C形板滑动连接;所述贯通槽与矩形条滑动连接;所述滑杆与滑孔滑动连接;所述第三螺栓一端与条形板配合,便于根据不同宽度的PCB板本体进行调节和固定,大大提高了PCB板固定装置的实用性;一对所述缺口槽内壁与限位板滑动连接,便于调节两个限位板之间的距离,从而将不同宽度的PCB板本体进行固定;所述限位板与PCB板本体配合;所述PCB板本体位于两个滑动块之间;所述PCB板本体一端与固定装置配合;所述限位条B、限位条A均与PCB板本体配合。进一步地,所述滑杆周侧面配合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贯通槽内壁配合;所述弹簧另一端与C形板侧面配合,防止滑块A和滑块B不能将PCB板本体进行紧密卡接,同时又防止其过分卡接造成PCB板本体损坏。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一侧内壁开设有斜坡,便于PCB板本体更好地进行散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栓周侧面螺纹连接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与PCB板本体配合,便于两者的卡接,防止PCB板运动不利于对PCB板本体进行准确定位和操作。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底板、PCB板本体、固定装置、滑动块和限位板的作用,通过滑槽之间开设有凹槽,便于PCB板本体散热;通过第三螺栓一端与条形板配合,便于根据不同宽度的PCB板本体进行调节和固定,大大提高了PCB板固定装置的实用性,具有达到自由调节尺寸、防止PCB板损坏、便于散热的效果。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PCB板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底板与固定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滑块A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滑块B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底板,2-PCB板本体,3-固定装置,4-滑动块,5-限位板,101-滑槽,102-贯通槽,103-滑杆,104-凹槽,301-L形板,302-第一螺栓,303-矩形板,401-滑块A,402-滑块B,501-条形板,502-限位块,503-顶板,1031-弹簧,1041-斜坡,4011-C形板,4012-缺口槽,4013-第二螺纹贯通孔,4014-第二螺栓,4015-第三螺栓,4016-矩形条,4017-滑孔,4018-固定板,4019-限位条A,4021-限位条B。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所示,本技术为PCB板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PCB板本体2、固定装置3、滑动块4和限位板5;其中,如图1所示,底板1一表面开设有一对滑槽101;一对滑槽101内底面均开设有贯通槽102;贯通槽102内壁固定有滑杆103;一对滑槽101之间开设有凹槽104,便于PCB板本体2散热;固定装置3包括L形板301;L形板301一端面开设有一对第一螺纹贯通孔,并配合有第一螺栓302;滑动块4包括滑块A401和滑块B402;滑块A401包括C形板4011;C形板4011上表面开设有一对缺口槽4012;C形板4011上表面开设有一对第二螺纹贯通孔4013,并配合有第二螺栓4014,便于将滑块A401固定在不同位置,从而便于固定不同长度的PCB板本体2;C形板4011一侧面开设有第三螺纹贯通孔,并配合有第三螺栓4015;C形板4011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条4016;矩形条4016一侧面开设有滑孔4017;矩形条4016下表面固定有固定板4018;滑块B402与滑块A401的技术特征相同;滑块A401的C形板4011内壁固定有限位条A4019;滑块B402在其与滑块A401相同的内壁固定有限位条B4021;限位条B4021与限位条A4019呈镜像布置;限位板5包括条形板501;条形板501一侧面设置有一对限位块502;一对限位块502上表面设置有顶板503;一对滑槽101内壁与C形板4011滑动连接;贯通槽102与矩形条4016滑动连接;滑杆103与滑孔4017滑动连接;第三螺栓4015一端与条形板501配合,便于根据不同宽度的PCB板本体2进行调节和固定,大大提高了PCB板固定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PCB板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和PCB板本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装置(3)、滑动块(4)和限位板(5);/n所述底板(1)一表面开设有一对滑槽(101);一对所述滑槽(101)内底面均开设有贯通槽(102);所述贯通槽(102)内壁固定有滑杆(103);一对所述滑槽(101)之间开设有凹槽(104);/n所述固定装置(3)包括L形板(301);所述L形板(301)一端面开设有一对第一螺纹贯通孔,并配合有第一螺栓(302);/n所述滑动块(4)包括滑块A(401)和滑块B(402);/n所述滑块A(401)包括C形板(4011);所述C形板(4011)上表面开设有一对缺口槽(4012);所述C形板(4011)上表面开设有一对第二螺纹贯通孔(4013),并配合有第二螺栓(4014);所述C形板(4011)一侧面开设有第三螺纹贯通孔,并配合有第三螺栓(4015);所述C形板(4011)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条(4016);所述矩形条(4016)一侧面开设有滑孔(4017);所述矩形条(4016)下表面固定有固定板(4018);/n所述滑块B(402)与滑块A(401)的技术特征相同;所述滑块A(401)的C形板(4011)内壁固定有限位条A(4019);所述滑块B(402)在其与滑块A(401)相同的内壁固定有限位条B(4021);所述限位条B(4021)与限位条A(4019)呈镜像布置;/n所述限位板(5)包括条形板(501);所述条形板(501)一侧面设置有一对限位块(502);一对所述限位块(502)上表面设置有顶板(503);/n一对所述滑槽(101)内壁与C形板(4011)滑动连接;所述贯通槽(102)与矩形条(4016)滑动连接;所述滑杆(103)与滑孔(4017)滑动连接;所述第三螺栓(4015)一端与条形板(501)配合;一对所述缺口槽(4012)内壁与限位板(5)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板(5)与PCB板本体(2)配合;所述PCB板本体(2)位于两个滑动块(4)之间;所述PCB板本体(2)一端与固定装置(3)配合;所述限位条B(4021)、限位条A(4019)均与PCB板本体(2)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PCB板固定装置,包括底板(1)和PCB板本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装置(3)、滑动块(4)和限位板(5);
所述底板(1)一表面开设有一对滑槽(101);一对所述滑槽(101)内底面均开设有贯通槽(102);所述贯通槽(102)内壁固定有滑杆(103);一对所述滑槽(101)之间开设有凹槽(104);
所述固定装置(3)包括L形板(301);所述L形板(301)一端面开设有一对第一螺纹贯通孔,并配合有第一螺栓(302);
所述滑动块(4)包括滑块A(401)和滑块B(402);
所述滑块A(401)包括C形板(4011);所述C形板(4011)上表面开设有一对缺口槽(4012);所述C形板(4011)上表面开设有一对第二螺纹贯通孔(4013),并配合有第二螺栓(4014);所述C形板(4011)一侧面开设有第三螺纹贯通孔,并配合有第三螺栓(4015);所述C形板(4011)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条(4016);所述矩形条(4016)一侧面开设有滑孔(4017);所述矩形条(4016)下表面固定有固定板(4018);
所述滑块B(402)与滑块A(401)的技术特征相同;所述滑块A(401)的C形板(4011)内壁固定有限位条A(4019);所述滑块B(402)在其与滑块A(401)相同的内壁固定有限位条B(4021);所述限位条B(4021)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善良何宏伦卞良田陈建春韩国胜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技天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