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防涡流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7110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锅炉防涡流挡板,安装于锅炉过热器管的隔板上,包括,外挡板,呈V形弯折,其两侧分别开有第一导孔,外挡板第一导孔位于外挡板中部;内挡板,固定于外挡板内侧,呈V形弯折,其两侧分别开有第二导孔;内挡板第二导孔靠近所述的内挡板两侧边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选用独特的弯折角度和错孔排列,可以最大程度地阻挡烟气回流,大部分的回窜烟气被外挡板有效阻挡,小部分由外挡板第一导孔处回窜的烟气,可被内挡板阻挡经反射通过外挡板另一侧的开孔回到炉膛。外挡板、内挡板的组合可以有效地阻挡涡流气体进入隔板,从而保护隔板中间部位的换热管,使其免遭受涡流气体的剧烈磨损。(*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锅炉防涡流挡板
技术介绍
余热锅炉的循环气体中大多含有具有较大磨损作用的气体,这种磨损在有循环气体发生湍流或偏流的局部区域将加速锅炉管外壁上保护膜的损坏。一般来说,锅炉传热管束10的隔板20顶部是用钢板封死的,而其底部没有封死(参见图1)。当循环烟气从上往下吹刷时,隔板中间形成真空,左右二边的烟气会向上回窜在隔板中间形成涡流,烟气中的粒子剧烈地摩擦该部位的管子,使管子整圈特别是管底部磨损减薄。以CDQ锅炉为例,多次检查发现二次过热器管减薄最严重的地方在最底下一排管子的下部,且多在此处因强度不足发生爆管。经对二次过热器失效管段进行检测发现,管子的穿孔处局部有明显的整圈的减薄,并已形成了一个台阶状的颈部。经对多次失效管段的发生部位统计发现,二次过热器管发生严重的局部整圈减薄并穿孔的部位是在两块隔板的中间,管子减薄不仅与腐蚀有关,还与结构有关。CDQ锅炉二次过热器的频繁爆管已成为炼焦生产的瓶颈,炼铁厂不得不分别在在97年、2000更换了一期、二期共8台CDQ锅炉二次过热器,仅更换费用就高达2000万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防涡流挡板,可以解决余热锅炉隔板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锅炉防涡流挡板,安装于锅炉过热器管的隔板上,其特征是,包括,    外挡板,呈V形弯折,其上开有第一导孔;    内挡板,固定于外挡板内侧,呈V形弯折,其两侧分别开有第二导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红梅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