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源地震频率谐振勘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670906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7: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被动源地震频率谐振勘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利用检波器采集地下介质的响应信号形成地震时间序列数据;步骤2,将所述步骤1采集的数据经过傅里叶变换成频率域数据;步骤3,对经过所述步骤2的在同一检波点位置的数据进行频率域叠加,形成频率域振幅叠加数据;步骤4,将经过所述步骤3处理后的频率域数据依照标准井参数变换成深度域数据;步骤5,对经过步骤4处理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成像数据Image

Exploration method of passive source seismic frequency reson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被动源地震频率谐振勘探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震勘探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被动源地震频率谐振勘探方法。
技术介绍
常规地震勘探技术是在时间域进行勘探的技术。除面波勘探利用近地表面波的速度频散特性对地下介质进行空间和属性成像以外,其它所有的地震勘探技术均由波场走时确定勘探目的物的空间位置和属性特征。常规地震勘探和面波地震勘探技术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工程地质等地学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被动源地震频率谐振勘探方法,可以利用地震波谐振原理对地下介质进行空间和属性成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被动源地震频率谐振勘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利用检波器采集地下介质的响应信号形成地震时间序列数据;步骤2,将步骤1采集的数据经过傅里叶变换成频率域数据;步骤3,对经过步骤2的在同一检波点位置的数据进行频率域叠加,形成频率域振幅叠加数据Amp(f);步骤4,将经过步骤3处理后的频率域数据经过速度和标准井参数校正转换到深度域数据:如果所述步骤1的检波器采集的是单一水平分量数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被动源地震频率谐振勘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利用检波器采集地下介质的响应信号形成地震时间序列数据;/n步骤2,将所述步骤1采集的数据经过傅里叶变换成频率域数据;/n步骤3,对经过所述步骤2的在同一检波点位置的数据进行频率域叠加,形成频率域振幅叠加数据Amp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926 CN 201811125947X1.一种被动源地震频率谐振勘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利用检波器采集地下介质的响应信号形成地震时间序列数据;
步骤2,将所述步骤1采集的数据经过傅里叶变换成频率域数据;
步骤3,对经过所述步骤2的在同一检波点位置的数据进行频率域叠加,形成频率域振幅叠加数据Amp(f);
步骤4,将经过所述步骤3处理后的频率域数据依据速度和标准井参数校正转化成深度数据:
如果所述步骤1的检波器采集的是单一水平分量数据,深度域频谱振幅Γ(d)=Amp(d)为单一分量谱振幅;如果所述步骤1的检波器采集的是多分量数据,将两个水平分量进行合成得到深度域频谱振幅垂直分量单独形成振幅谱Γ(d),经过标准井参数校正的振幅谱随后转换到深度域的数据属性为视波阻抗比率数据,经过积分变换成为视波阻抗数据;
步骤5,对经过步骤4得到的数据进行图像可视化处理后得到视波阻抗比率或视波阻抗成像数据Image(d),或将数据直接输出文本型数据以便于应用其它可视化软件进行图像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动源地震频率谐振勘探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地震时间序列数据进行野值剔除、自动增益及几何位置加载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动源地震频率谐振勘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之前,对所述频率域数据进行噪音压制和对不同频率的吸收衰减按需要进行或不进行补偿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爱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派特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