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区水力压裂裂缝微地震监测应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矿区微地震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矿区水力压裂裂缝微地震监测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水力压裂改造是国内外煤层气井增产的主要手段,微地震裂缝监测作为煤层气储层压裂改造的关键配套工艺,为压裂方案优化调整、压裂风险规避、指导后期开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微地震裂缝监测技术作为最精准、信息量最为丰富而优于常规监测技术,前人从震源破裂特征、压裂效果评估、储层评价、数学模型、裂缝成像方法、水平井分段压力井下监测等方面不断研究完善。目前很多矿区水力压裂裂缝监测方法存在不能准确地描述裂缝轮廓的长度、宽度及参考性高度,总体压裂效果分析不便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
技术介绍
提出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矿区水力压裂裂缝微地震监测应用方法。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矿区水力压裂裂缝微地震监测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布置监测设备;监测设备为三分量微地震监测采集仪,设备布设方式采用以井口为中心,采用五星布置方式和两环布置方式结合布置监测台站,五星布置方式即将监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区水力压裂裂缝微地震监测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布置监测设备;监测设备为WTADC-3三分量微地震监测采集仪,设备布设方式采用以井口为中心,采用五星布置方式和两环布置方式结合布置监测台站,五星布置方式即将监测设备设置在以井口为中心并沿井口的径向向外辐射的五条线上,两环布置方式即将监测设备设置在以井口为中心的两个圆环上;/nS2:直井压裂施工;施工时,先对K3煤层进行射孔压裂,填砂分层后再对K1和K2煤层进行射孔压裂,采用套管压裂方式,压裂液为活性水,支撑剂为石英砂,其中,K3煤层位于K2煤层的下方,K2煤层位于K1煤层的下方;/nS3:对监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区水力压裂裂缝微地震监测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布置监测设备;监测设备为WTADC-3三分量微地震监测采集仪,设备布设方式采用以井口为中心,采用五星布置方式和两环布置方式结合布置监测台站,五星布置方式即将监测设备设置在以井口为中心并沿井口的径向向外辐射的五条线上,两环布置方式即将监测设备设置在以井口为中心的两个圆环上;
S2:直井压裂施工;施工时,先对K3煤层进行射孔压裂,填砂分层后再对K1和K2煤层进行射孔压裂,采用套管压裂方式,压裂液为活性水,支撑剂为石英砂,其中,K3煤层位于K2煤层的下方,K2煤层位于K1煤层的下方;
S3:对监测结果分析;微地震信号与地表噪音同时被监测仪收集,经射孔和压裂时微震信号分析甄别,将微地震信号在三维坐标系中投点,从而得到监测数据;对于震级太小的微地震事件,由于近地表的衰减和噪声的影响导致微地震信号的信噪比较低,在地面进行微地震监测时很难从连续记录到的信号中识别出来,但通过对长时间的连续记录波形进行叠加,在微地震发生的区域,弹性波物性值会与其他区域差异明显,据此可以刻划微地震发生的区域,即对裂缝进行成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区水力压裂裂缝微地震监测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直井压裂的压裂目的层位为K1煤层、K2和K3煤层,K1煤层埋深681-682.5m,煤厚1.5m,K2煤层埋深692-697m,煤厚5m,K3煤层埋深774-778.00m,煤厚4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玉宝,朱裕振,沈立军,李强,崔凯,孙超,张心彬,高志军,刘雪,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