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维场地二维地震反应谱绘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603529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8 0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二维场地二维地震反应谱绘制方法,属于土层地震反应可视化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对实际工程场地进行钻孔取样,得到土层的材料属性参数,然后通过二维场地有限元反应分析得到有限元各自由度的加速度反应时程,在此基础上计算不同自振周期下各自由度的反应谱值,并绘制不同自振周期下二维场地二维地震反应谱。本方法具有计算速度快,计算结果可视化,直观反映场地不同位置反应谱差异的优点。

A method of drawing two-dimensional seismic response spectrum of two-dimensional si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维场地二维地震反应谱绘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层地震反应可视化
,特别是指一种二维场地二维地震反应谱绘制方法。
技术介绍
地震反应谱表示的是在一定的地震动下结构的最大反应,是结构进行抗震分析与设计的重要工具。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公开了用地震影响系数曲线表示的设计反应谱。但是,反应谱绘制的是反应谱值随自振周期的变化曲线,这相当于表达了场地中某一点的反应谱。无法直观表达不同点反应谱的差异。但是,对于地下空间结构、地铁隧道等长大地下工程修建时,需要知道土层不同深度,不同位置反应谱的差异,以便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结构的抗震设计。然而,目前尚未有表示土层不同点反应谱差异的反应谱。因此,在本领域中,仍然需要计算简单,直观表达不同点反应谱差异的二维地震反应谱绘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二维场地二维地震反应谱绘制方法,以克服传统反应谱曲线无法直观表达不同点反应谱差异的缺点。该方法通过对实际工程场地进行钻孔取样,得到土层的材料属性参数,然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维场地二维地震反应谱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nS1:对实际工程场地进行钻孔取样,得到土层的土样,并对土样进行蜡封保存;/nS2:对所取土样进行土工试验,测试各土层的密度、纵波波速、横波波速、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随剪应变的变化关系;/nS3:建立场地二维有限元模型,输入基岩波进行二维场地等效线性化地震反应分析,得到有限元各自由度的加速度反应时程;/nS4:根据S3得到的加速度反应时程,计算不同自振周期下各自由度的反应谱值;/nS5:根据S4的计算结果,绘制不同自振周期下二维场地的反应谱等值线图,得到不同自振周期下的二维地震反应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维场地二维地震反应谱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S1:对实际工程场地进行钻孔取样,得到土层的土样,并对土样进行蜡封保存;
S2:对所取土样进行土工试验,测试各土层的密度、纵波波速、横波波速、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随剪应变的变化关系;
S3:建立场地二维有限元模型,输入基岩波进行二维场地等效线性化地震反应分析,得到有限元各自由度的加速度反应时程;
S4:根据S3得到的加速度反应时程,计算不同自振周期下各自由度的反应谱值;
S5:根据S4的计算结果,绘制不同自振周期下二维场地的反应谱等值线图,得到不同自振周期下的二维地震反应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维场地二维地震反应谱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根据实际工程场地沿横向布置不少于三个钻孔,且每个钻孔沿深度放向取样数量不少于三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维场地二维地震反应谱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有限元模型的范围在分析区域向左右两侧分别延伸不少于5倍模型深度,左右两侧边界约束竖向位移,底部边界采用粘性边界,粘性边界在水平和竖向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旦光王轲李冬晴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