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管理锂电池的储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68221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4 16:05
一种智能管理锂电池储存装置,其特点是,包括:中央管理器单元电路分别与锂电池充电单元电路、信息传递单元电路、电压监测取样单元电路、系统供电开关、报警提示单元电路、温度检测电路电连接,电压监测取样单元电路与储存锂电池电连接,储存锂电池与锂电池充电单元电路的充电开关电连接,锂电池充电单元电路的充电模块与充电供电电源电连接,充电供电电源分别与AC220V输入电源插头和系统供电电池电连接,系统供电电池与信息传递单元电路电连接,所述系统供电开关与系统供电电池电连接。能够实时监测电池电压,对欠压电池对号报警并及时充电,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便于管理,使用方便等优点。

A storage device for intelligent management of lithium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管理锂电池的储存装置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是一种智能管理锂电池的储存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为保证锂电池在存储中的能量充足、满足使用及可靠要求,通常是采用专用的充电机对电池进行充电,充足电的电池再用塑料盒包装放在库房中存储。其缺点是:工作量特别大,用时长、人力资源多又繁重;在应急使用时也保证不了所有电池无欠电现象。这种储存方式储存的电池存在着,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电池欠电问题。欠电的电池一旦使用到电器设备上,会导致电池使用时间短,需要频繁更换电池,影响电器设备的可靠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锂电池带电储存,能够实时监测电池电压,对欠压电池对号报警并及时充电,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便于管理,使用方便的智能管理锂电池的储存装置。智能管理锂电池的储存装置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和军事上,实现锂电池的反复充电、储存和使用。实现本技术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管理锂电池储存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锂电池盒体1、储存锂电池放置室2、储存锂电池3、锂电池控制室13、锂电池充电单元电路4、信息传递单元电路5、电压监测取样单元电路6、系统供电开关7、AC220V输入电源插头8、报警提示单元电路9、系统供电电池10、充电供电电源11、中央管理器单元电路12。所述锂电池充电单元电路4、信息传递单元电路5、电压监测取样单元电路6、充电供电电源11、中央管理器单元电路12嵌在锂电池控制室13内,系统供电开关7设在电池放置室2盖板侧面,报警提示单元电路9的指示灯设在壳体侧面,系统供电电池10置在壳体底部,所述中央管理器单元电路12分别与锂电池充电单元电路4、信息传递单元电路5、电压监测取样单元电路6、系统供电开关7、报警提示单元电路9、温度检测电路14电连接,所述电压监测取样单元电路6与储存锂电池3电连接,所述储存锂电池3与锂电池充电单元电路4的充电开关电连接,所述锂电池充电单元电路4的充电模块与充电供电电源11电连接,所述充电供电电源11分别与AC220V输入电源插头8和系统供电电池10电连接,所述系统供电电池10与信息传递单元电路5电连接,所述系统供电开关7与系统供电电池10电连接。所述中央管理器单元电路12包括:单片机U1、存储器U2、时钟芯片U3、晶振CY1、电阻R20、R19、电容器C1-C3,单片机U1将处理的取样电压信号,按取样顺序、时间、送到存储器中储存,当发现有欠电数据时单片机U1自动识别并启动报警提示单元电路9的指示灯提示,同时启动锂电池充电单元电路4的充电开关。所述锂电池充电单元电路4包括:充电模块U3-1-U3-5的输入端与充电供电电源11,即独立隔离开关电源U4电连接,充电模块U3-1的输出端与场效应开关管Q1的D极电连接,充电模块U3-2的输出端与场效应开关管Q2的D极电连接,充电模块U3-3的输出端与场效应开关管Q3的D极电连接,充电模块U3-4的输出端与场效应开关管Q4的D极电连接,充电模块U3-5的输出端与场效应开关管Q5的D极电连接,场效应开关管Q1的S极与防倒流二极管D1的正极电连接,场效应开关管Q2的S极与防倒流二极管D2的正极电连接,场效应开关管Q3的S极与防倒流二极管D3的正极电连接,场效应开关管Q4的S极与防倒流二极管D4的正极电连接,场效应开关管Q5的S极与防倒流二极管D5的正极电连接,防倒流二极管D1的负极与储存锂电池E1的正极电连接,防倒流二极管D2的负极与储存锂电池E2的正极电连接,防倒流二极管D3的负极与储存锂电池E3的正极电连接,防倒流二极管D4的负极与储存锂电池E4的正极电连接,防倒流二极管D5的负极与储存锂电池E5的正极电连接,根据中央管理器单元电路12单片机U1存储的欠压信息,通过单片机U1的PB8-PB12口控制锂电池充电单元电路4中的充电开关对欠电的储存锂电池E1-E5进行补充充电。所述的信息传递单元电路5包括:串口转Wi-Fi模块U5、场效应开关管Q6、电阻R17、电阻R18,串口转Wi-Fi模块U5的RXD口与中央管理器单元电路单片机U1的PA10口电连接,串口转Wi-Fi模块U5的TXD口与中央管理器单元电路12单片机U1的PA9口电连接,当储存锂电池E1-E5欠电或充电超温时,中央管理器单元电路12单片机U1通过PA8与R17、R18电连接唤醒场效应开关管Q6工作给串口转Wi-Fi模块U5供电,串口转Wi-Fi模块U5传递其存储器中的地址、时间、欠电信息、报警信息。所述电压监测取样单元电路6包括:开关光耦J1-J5,开关光耦J1-J5的4脚分别与对应接的储存锂电池3,即储存锂电池E1-E5的正极电连接,开关光耦J1-J5的3脚均连接到电阻R21的一端,电阻R21的另一端接到中央管理器单元电路12中的单片机PB1口轮流按地址输入实现电压取样,开关光耦J1-J5的2脚均与公共地端电连接,开关光耦J1的1脚与单片机的PC0口电连接,开关光耦J2的1脚与单片机的PC1口电连接,开关光耦J3的1脚与单片机的PC2口电连接,开关光耦J4的1脚与单片机的PC3口电连接,开关光耦J5的1脚与单片机的PC4口电连接,使中央管理器单元电路12依次对开关光耦J1-J5电压按设置间隔时间进行控制,使储存锂电池E1-E5的电压信号送到中央管理器单元电路12进行数据采集、处理、识别和存储。所述报警提示单元电路9包括:发光管L1-L5、电阻R1-R5,所述发光管L1—L5的负极均与公共地端连接,发光管L1的正极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发光管L2的正极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发光管L3的正极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发光管L4的正极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发光管L5的正极与电阻R5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单片机U1的PC5口电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单片机U1的PC6口电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单片机U1的PC7口电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单片机U1的PC8口电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单片机U1的PC9口电连接,当有欠电时单片机U1将根据识别储存锂电池的定位信息、使发光管L1-L5发光实现报警提示。所述充电供电电源11为独立隔离开关电源,即为独立隔离开关电源U4。所述温度检测电路14包括温敏电阻TR1-TR5,温敏电阻TR1的输出端与中央管理器单元电路12单片机U1的PC10口电连接,温敏电阻TR2的输出端与单片机U1的PC11口电连接,温敏电阻TR3的输出端与单片机U1的PC12口电连接,温敏电阻TR4的输出端与单片机U1的PC13口电连接,温敏电阻TR5的输出端与单片机U1的PC14口电连接,且分别通过单片机U1的PC10-PC14口为相连接的报警提示单元电路9提供报警提示,并唤醒信息传递单元电路5的信息传递模块上传报警信号。本技术的智能管理锂电池的储存装置的优点是,适用锂电池带电储存,能够实时监测电池电压,对欠压电池对号报警并及时充电;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便于管理,使用方便;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和军事上,实现锂电池的反复充电、储存和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管理锂电池储存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锂电池盒体(1)、储存锂电池放置室(2)、储存锂电池(3)、锂电池控制室(13)、锂电池充电单元电路(4)、信息传递单元电路(5)、电压监测取样单元电路(6)、系统供电开关(7)、AC220V输入电源插头(8)、报警提示单元电路(9)、系统供电电池(10)、充电供电电源(11)、中央管理器单元电路(12)所述锂电池充电单元电路(4)、信息传递单元电路(5)、电压监测取样单元电路(6)、充电供电电源(11)、中央管理器单元电路(12)嵌在锂电池控制室(13)内,系统供电开关(7)设在电池放置室(2)盖板侧面,报警提示单元电路(9)的指示灯设在壳体侧面,系统供电电池(10)置在壳体底部,所述中央管理器单元电路(12)分别与锂电池充电单元电路(4)、信息传递单元电路(5)、电压监测取样单元电路(6)、系统供电开关(7)、报警提示单元电路(9)、温度检测电路(14)电连接,所述电压监测取样单元电路(6)与储存锂电池(3)电连接,所述储存锂电池(3)与锂电池充电单元电路(4)的充电开关电连接,所述锂电池充电单元电路(4)的充电模块与充电供电电源(11)电连接,所述充电供电电源(11)分别与 AC220V输入电源插头(8)和系统供电电池(10)电连接,所述系统供电电池(10)与信息传递单元电路(5)电连接,所述系统供电开关(7)与系统供电电池(10)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管理锂电池储存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锂电池盒体(1)、储存锂电池放置室(2)、储存锂电池(3)、锂电池控制室(13)、锂电池充电单元电路(4)、信息传递单元电路(5)、电压监测取样单元电路(6)、系统供电开关(7)、AC220V输入电源插头(8)、报警提示单元电路(9)、系统供电电池(10)、充电供电电源(11)、中央管理器单元电路(12)所述锂电池充电单元电路(4)、信息传递单元电路(5)、电压监测取样单元电路(6)、充电供电电源(11)、中央管理器单元电路(12)嵌在锂电池控制室(13)内,系统供电开关(7)设在电池放置室(2)盖板侧面,报警提示单元电路(9)的指示灯设在壳体侧面,系统供电电池(10)置在壳体底部,所述中央管理器单元电路(12)分别与锂电池充电单元电路(4)、信息传递单元电路(5)、电压监测取样单元电路(6)、系统供电开关(7)、报警提示单元电路(9)、温度检测电路(14)电连接,所述电压监测取样单元电路(6)与储存锂电池(3)电连接,所述储存锂电池(3)与锂电池充电单元电路(4)的充电开关电连接,所述锂电池充电单元电路(4)的充电模块与充电供电电源(11)电连接,所述充电供电电源(11)分别与AC220V输入电源插头(8)和系统供电电池(10)电连接,所述系统供电电池(10)与信息传递单元电路(5)电连接,所述系统供电开关(7)与系统供电电池(10)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管理锂电池储存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中央管理器单元电路(12)包括:单片机U1、存储器U2、时钟芯片U3、晶振CY1、电阻R20、R19、电容器C1-C3,单片机U1将处理的取样电压信号,按取样顺序、时间、送到存储器中储存,当发现有欠电数据时单片机U1自动识别并启动报警提示单元电路(9)的指示灯提示,同时启动锂电池充电单元电路(4)的充电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管理锂电池储存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锂电池充电单元电路(4)包括:充电模块U3-1-U3-5的输入端与充电供电电源(11),即独立隔离开关电源U4电连接,充电模块U3-1的输出端与场效应开关管Q1的D极电连接,充电模块U3-2的输出端与场效应开关管Q2的D极电连接,充电模块U3-3的输出端与场效应开关管Q3的D极电连接,充电模块U3-4的输出端与场效应开关管Q4的D极电连接,充电模块U3-5的输出端与场效应开关管Q5的D极电连接,场效应开关管Q1的S极与防倒流二极管D1的正极电连接,场效应开关管Q2的S极与防倒流二极管D2的正极电连接,场效应开关管Q3的S极与防倒流二极管D3的正极电连接,场效应开关管Q4的S极与防倒流二极管D4的正极电连接,场效应开关管Q5的S极与防倒流二极管D5的正极电连接,防倒流二极管D1的负极与储存锂电池E1的正极电连接,防倒流二极管D2的负极与储存锂电池E2的正极电连接,防倒流二极管D3的负极与储存锂电池E3的正极电连接,防倒流二极管D4的负极与储存锂电池E4的正极电连接,防倒流二极管D5的负极与储存锂电池E5的正极电连接,根据中央管理器单元电路(12)单片机U1存储的欠压信息,通过单片机U1的PB8-PB12口控制锂电池充电单元电路(4)中的充电开关对欠电的储存锂电池E1-E5进行补充充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博段桂茹刘鹏姚东伟赵玉玺韩涛李子传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市江机民科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